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地"考辨     
张锟 《中原文物》2003,(1):18-22
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以及文献记载表明 ,陶唐氏所居之“唐”地不在晋南地区 ,而是位于豫北地区。晋南的唐国始于晚商时期 ,此前本地无“唐”的地名。豫北地区作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中心区 ,正是最初的“唐”地所在 ,后岗二期文化为陶唐氏创造的文化。晚商时期晋南之唐也是由豫北迁去。因此 ,“唐”地所在应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 ,历来关于“唐”地所在的认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2.
帝尧系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据有关史料和典籍记载,尧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陶唐氏部落长,是炎黄(炎帝、黄帝所率两大部落合并为一)的首领;系黄帝嫡裔、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于甲申岁生,甲辰岁即帝位,辛巳岁崩,在位98年,晚年命  相似文献   

3.
刘铮 《四川文物》2015,(2):48-53
"唐伐西夏"一事见于多种传世文献。此处的"唐"、"西夏",即陶唐氏、夏族。"唐伐西夏"发生于大禹之时,地点在陶寺遗址,最终以夏族的失败、陶唐氏的胜利而结束。战败的夏族迁往晋南夏县一带并以安邑为都。获胜的陶唐氏赶走夏族后,因陶寺残败无法继续为都,便又返回"大夏"之地。  相似文献   

4.
史籍所见尧都之“平阳”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一带是可以肯定的。“王文”所采信的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始封于唐, 有徙晋阳, 及为天子, 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 即太原也”之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考古学提供的一条重要线索, 陶寺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古文献记载的“尧都”地望相合, 其放射性碳素年代 (距今4200—4400年之间) 也与古史传说中“陶唐氏”兴盛的年代基本一致。先秦“太原”指晋南, 现在的太原是战国末期才出现的地名。太原始称晋阳则是汉以后的事。太原之“晋阳”没有早于春秋之前的考古发现。太原之“晋阳”与唐叔虞之封地无涉, 与“尧都平阳”更无涉。今临汾塔儿山周围的汾浍平原地带就是当年“唐尧”统治的“唐国”属地, 其“帝都”之墟当为今考古发现的山西襄汾之陶寺遗址。  相似文献   

5.
<正> 易水左右是天鼋族高辛氏子唐尧故地。唐尧是黄帝曾孙帝(?)高辛氏子,史家因并称帝(?)、帝尧所处时代为“诰、尧之时”。”《大戴礼记·五帝法》记孔子说:帝(?)为玄嚣之孙,(虫乔)极之子也,曰高辛”,帝尧是“高辛氏之子也,曰放勋”,与《尚书·尧典》:“帝尧曰放勋”相合。《史记·五帝本记》:“帝(?)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可证帝尧是黄帝天鼋氏族商高辛氏之后,本姓姬氏,《帝王世纪:帝俈高辛,姬姓也”可证。帝尧既为高辛氏子亦当为姬姓。《路史·后纪》:“帝尧陶唐氏·姬姓。”注:“尧姓姬,缶于帝(?)”。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以“尧母(广尤)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亻入)家,年二十无夫…赤龙与庆都合而生尧”。《隶释·帝尧碑》、《咸阳灵台碑》等都有此说,皇甫谧因说:“尧姓伊祁氏”,“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亻入)之家,故以所居为姓也”。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届新编社会主义方志中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先进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是当代修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笔者在执笔《临汾市志·尧文化》编时,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用较大的容量来彰显本志的文化亮点。 第一,尧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直根和精髓,将其作为文化标志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相传诞生于本境(今临汾市尧都区伊村)。先为唐侯居于河东,后为帝建都平阳(尧都区金殿镇一带)。帝尧活动时限距今约2300年左右,是上古五帝时代的圣帝之一。如果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帝尧便是中…  相似文献   

7.
古城·宫殿·大墓·观象台——唐尧帝都考古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际,陶寺墓地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陶寺化族属问题的讨论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1984年,王清先生从陶寺化遗存的地望、年代、埋葬习惯、彩绘蟠龙纹陶盘以及其它出土遗物诸方面与献记载的帝尧陶唐氏的事迹相比照,首先提出了陶寺化“很可能  相似文献   

8.
刘国的来源和迁徙何光岳刘国为刘累所建,乃黄帝之裔,黄帝生昌意、玄嚣,玄嚣生桥极,桥极生帝喾,仍为姬氏。帝喾生帝尧,号陶唐氏。帝尧生监明、丹朱。监明生式,是为刘国君。一、帝尧之后的刘国据香港刘氏宗亲总会民国七年重辑《刘氏总族谱》古代世系载:刘国君讳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年4月至6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一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提前了近千年。襄汾县城东北10公里的崇山脚下 ,有一处帝尧时期的陶寺文化遗址 ,5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78年到1982年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这里进行了有计划的科学发掘 ,推断其为夏墟帝尧陶唐氏文化遗存 ,距今4500~4700年 ,确定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发掘是在陶寺村的南河 ,古城墙遗址从横断面观测宽6 6米 ,上面有夏朝人生活用过的炉灰…  相似文献   

10.
《唐风》是唐国的风诗。唐即是晋,唐地有晋水,所以后来改称晋,唐地相传为唐尧所居,故吴公子季札闻歌《唐》曰:“思深者,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班固《汉书·地理志》也说:“其民有先五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唐诗《蟋蟀》、《山有枢》、《葛生》之篇回:‘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宛其死矣,他人是愉’;‘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唐风》中有两组作品特别值得注意:《蟋蟀》、《山有枢》在及时行乐口气掩盖下隐含了“人的觉醒”的萌芽;《扬之水》、《绸缎》、《葛生》…  相似文献   

11.
先族考     
先族是陶唐氏部落之苗裔,因居住活动在临汾附近的汾水两岸“隰”地,商代晚期称“先”。初与商有战争,战败服从于商,到商末完全被控制,一些先族人听命商王朝,并被派到地方做官。周初,成王灭唐,作为殷人旧族被迁徙到陕西合阳地区。西周晚期宣王时,先人后裔杜伯被杀,其子隰叔奔晋,封为士师,居住在山西临汾附近先人故地,帮助晋国促成霸业,后因先轸之子先觳叛乱,先氏遂不被重用。其后先人励精图治,改先为范,成为晋国晚期重要的一支力量。春秋之末,范被赵氏联合的派系歼灭,先人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在钦明文思的帝尧之世,却有十日并出之难使得世间如炼狱一般,亦有妖兽横行攫老弱、食颛民,这还不算同时又有漫天的洪水为孽于世间。堪称圣德的帝尧之世,黔首却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何其怪哉!水、火两重天的灾难同时发生在帝尧之世那?悲哉!亦奇哉!笔者认为,帝尧之世即没有十日和众妖兽,也没有漫天的洪水,它们所喻指的乃是帝尧末年的战乱局势,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亦如近代的军阀混战等历史时期一般。在此期间中国人即受外族欺凌,又饱受列国争霸所带来的战火连绵之苦,黔首生活之惨烈犹如身处烈火、洪水。该段历史经过近千年的流传,渐与本有的神话母题"十日""帝(神)禹治水""英雄与野兽",黏合在了一起,最终遂形成了今日的"后羿神话"和帝尧之时的洪水故事。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尧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3月 2 9日至 4月 2日在山西临汾市举行 ,来自我国北京、陕西、江苏、内蒙古、山西太原、临汾、运城各地和台湾地区的近 8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的 5 5篇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唐尧时代的社会性质和帝尧的历史地位这是关于尧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 ,是研讨会的一个中心论题。学者们多依循苏秉琦先生关于“文明起源问题”是打开历史与文化迷宫的金钥匙的论断 ,集中围绕中国文明起源或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主要有两种见解 :(一 )认为唐尧时代已正式进入文明社会 ,帝尧是…  相似文献   

14.
尧庙位于清徐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的尧城村,古称陶唐城。东距太茅公路一公里,交通尚且方便。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为清徐粮食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清徐县八景之一的“陶唐古迹”即在此。尧城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居历史上大都(今北京)、太原至长安(今西安)的古驿道上。尧城城址不存,夯土墙垣仅存部分基址。城内古建筑颇多,周有龙王庙、财神庙、  相似文献   

15.
<正>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贸易发明了货币。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又曰:“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桓宽曰:“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郑樵说:“太昊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人、周人谓之布,齐人、莒人谓之刀。”彭信威说:“中国的货币不但产生得早,而且独立发展成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乾隆时期已很成熟,瓷器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古铜瓷器考》),便是对这一时期瓷业成就的赞叹。而“唐窑”则是当时的主要代表。一般说“唐窑”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其督造者是内务府员外郎唐英。《清史稿艺术传》四《唐英传》说:“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把用玺印盖压在陶器上所形成的印样,称之为“印陶”。这与印章加盖在泥土上形成的印样被称为“封泥”一样,均是古代用印的一种方法。郑州商城遗址东北隅附近发现大量的印陶,这对于探索夏文化及研究郑州商城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这批印陶,绝大多数是“毫”字单字印陶,也有极少量的“毫丘”双字印陶,“毫”字单字印陶当是“毫丘”双字印陶的省简。在地名中省却第二个字而留最重要的第一个字,在战国印陶中是不乏其例的。把郑州所出的“毫”字印陶,定为地  相似文献   

18.
晋昌唐氏为中古时期的豪门大族,崛起于十六国时期,并以河西晋昌作为自己的郡望,发展成为地方大族。后北魏陆续消灭河西等地的割据政权,晋昌唐氏家族逐渐转入北魏的统治中心晋阳等地,成为北方豪门。隋末李渊起事于太原,晋昌唐氏的代表人物——“唐俭”为唐朝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使得晋昌唐氏从地方豪门转变为唐王朝的新贵。本文以《唐履信墓志》为纽带,对于晋昌唐氏家族的崛起、迁转、壮大等过程进行详细的考述。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听到传说,旅顺博物馆藏有一张唐斲“春雷”琴,六十年代初曾送至北京,请当时的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查阜西氏鉴定过,他确认是唐代制品。唐“春雷”琴是古琴中的一件重器,相传为北宋宣和百琴堂所藏,在元人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著录过,被后人视为“最著名之古琴与最著名大家所制之琴。”而旅顺的这张“春雷’’是否就是那一张?前年有机会在旅顺看到了这张唐琴“春  相似文献   

20.
从浙江省武义县墓葬出土物谈婺州窑早期青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81,(2)
关于婺州窑,文献中曾有一些记载。唐人陆羽在《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清代的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也谈到"婺窑,亦唐时婺州所烧者,今之金华府是……"等等,所以在陶瓷界,长期以来都认为婺州窑创始于唐,它的产品比越州窑、鼎州窑的差一些,而比岳州、寿州、洪州所烧的要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金华地区的东阳、金华、江山等县,陆续发现了一批唐宋时期的婺州窑遗址,对婺州窑有了一些了解。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