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对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一号墓(编号M1)进行了发掘。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封土和墓道已遭破坏。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东、西边箱及棺箱四部分。随葬器物放置于头箱、边箱、内棺及内、外棺之间,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男性。根据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简文内容判断,安岗一号墓为战国中期偏晚阶段的典型楚墓,墓主身份为下大夫。该墓的发掘初步确认了安岗墓地的时代、等级和性质,为探索战国中期楚国中等贵族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7,(7)
1992年,襄阳市博物馆联合老河口市博物馆在发掘安岗一号墓的同时,又在其东侧勘探发现了一座土坑墓(编号M2)。随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二号墓进行了发掘。二号墓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南设墓道。葬具为单椁重棺,椁室分为头箱和棺箱两部分。随葬器物主要放置于头箱内,有铜器、木器、竹器、玉器及竹简等。经鉴定,墓主为女性。根据二号墓的墓葬规模、棺椁重数、随葬器物及其与一号墓的关系判断,二号墓属于战国中期晚段的典型楚墓,年代略早于一号墓,墓主等级应为下大夫一级,与一号墓应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相似文献   

3.
王树芝 《文物》2012,(10):82-88,96
一研究背景九连墩墓地位于湖北枣阳市吴店镇,地处大洪山余脉的一条南北向低岗上。200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九连墩墓地1号、2号墓及附属车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确定两座墓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葬。本文主要对1号墓出土棺椁的材质进行鉴定和分析。九连墩1号墓为二椁二棺,是典型的"大夫"级墓葬,外椁长8、宽6.82米,其内以隔板分  相似文献   

4.
西安老牛坡商代墓葬的发掘是近来陕西地区商代考古的重要收获。这一发现对于探讨当时的社会结构及相关的习俗、意识,对于研究殷墟以外边陲地区的商代文化,探索商朝势力在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现仅就老牛坡商代墓葬所反映的情况,谈几个问题。谬误之处,敬请指正。一老牛坡商代小型墓的葬具,一般只有棺而无椁,有的无棺却只有椁。规模稍大的中型墓则棺椁俱全。如 M5、M8、M11、M24、M25等葬具虽均腐朽,但棺椁遗痕清晰可见,椁宅是用厚木板在墓坑中搭成的,四壁木板以榫卯扣合。每座墓的椁室都用两条木板从头边到脚边分隔为三部分。中间部分较大,作为主(棺)室;两边部分稍窄,是为边箱。  相似文献   

5.
2002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山东省日照市海曲墓地的三个墩式封土墓。其中的2号封土呈圆形,封土为堆筑而成,其内共有38座墓葬,有木椁墓和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漆器等。根据地层关系、墓葬形制、随葬品的组合与特征等推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6.
夏晶  李则斌 《文物》2024,(1):23-45+98+1
联营汉墓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谢庄、赵庄组。2018~2019年,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仪征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相继清理西汉墓葬及祭祀坑136座,确认其为一处重要的西汉时期具有家族性质的墓地。其中,M58、M59为同茔异穴夫妻合葬墓,规模较大,M58为一椁一棺两箱,M59为双椁一棺四箱,出土器物丰富,包括釉陶器、铜器、玉器、漆木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判断,两墓时代为西汉早期,M59墓主为大夫级别或略高。M58、M59为本次发掘最重要的两座墓葬,为研究该墓地的布局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包山2号楚墓礼俗二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的一座名叫包山大冢的土岗上,发掘了一处楚国墓地,其中2号墓引人瞩目,这是一座有封土、墓道、台阶和腰坑的大型楚墓。值得庆幸的是,位于墓扩北部的盗洞顺坑壁而下,几乎近于椁盖板却未凿入椁室,棺椁保存完整,出土文物近一千余件。这在迄今发掘的大型楚墓中是少见的,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明确。这一发现,对探讨楚国的历史与文化又增添了一大批新材料,笔者也曾参加了该墓的部分发掘工作,谨就现场所见的礼俗,纂作二题,就其所睹,抒其所感。  相似文献   

8.
李林 《文物世界》2007,(5):36-37
2000年夏秋之际,骄阳似火,山西乡宁县历史上第一次考古发掘正在嘉父山进行。这是一处春秋时期墓地,其中的4号墓葬具为一椁一棺,椁长3.53米,宽2.30米,高1.50米;棺长1.76米,宽0.50米,高0.74米。椁下两头各有横木,垫着木椁。男性墓主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墓葬相继被发掘,为研究古代的棺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大量的墓葬考古材料表明,文献中记载的棺椁制度并不是西周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战国末期出现,西汉时期才形成的一种墓葬制度。一、周代棺椁制度与古籍记载的差异《礼记》中的《檀弓上》和《丧大记》两篇记载,天子之棺四重,棺外有“柏椁以端长六尺。”即一椁四棺。国君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大夫又分上大夫、下大夫,都用一椁二倌。但椁、棺的厚度不同。士用一椁一棺。  相似文献   

10.
彭浩 《文物》1982,(10)
湖北江陵马砖一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之际的一座楚墓,下葬时间在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前不久。墓葬内有一椁一棺,椁内分隔成棺室、头箱和边箱。随葬有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铜礼器主要有鼎二、壶一,仿铜陶礼器有鼎二、敦二、壶二和盥洗器。此墓保存完整,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有一定参考价值。据近年来的研究,江陵楚墓依墓主人身份不同,反映在葬具的使用和随葬器物的组合上也有等级差别。一般情况是:上卿(封君)用一椁三棺,椁室分隔成五室或更多。随葬品有成套的铜平底鼎((?)),配有成组的食器和盥洗器,同时备有成套的金石乐器。下大夫用一椁二棺,椁内一般隔成三至  相似文献   

11.
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被评为199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山东长清仙人台邿国墓地共清理了6座墓葬,其中5号墓为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深达6.2米,一棺一椁,有二层台,墓中出土铜、玉、骨角、陶器等100余件器物。铜器中有一件铜盘,上有铭文42字。据铭文推测墓主人当是某姜姓国嫁给邿国王室之女子。本期介绍了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在1994年第五次发掘以后,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1998年春,在晋侯墓地范围内,被盗掘大型墓葬一座,经钻探发现这里有两座墓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10月~2001年1月对这两座墓葬(编号M113、M114)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大批随葬器物。两座墓葬位于晋侯墓地的最东侧,均为单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114为一椁一棺,出土有殉车、殉狗及殉人,随葬品包括铜、陶、原始瓷、玉、金、蚌、漆和骨器共200多件组,其中叔矢方鼎有40多字的铭文;M113亦为一椁一棺,主要随葬品有铜、陶、玉、蚌器共144件组。从两墓出土铜器铭文可以肯定这又是一组晋侯及其夫人墓,而且是墓地中较早的一组墓葬,时代约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墓主可能是晋侯燮父或晋武侯及夫人。  相似文献   

13.
安徽天长三角圩27号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天长市东北的三角圩发现一座古代墓葬(M27),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27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一椁一棺。随葬器物多放置在棺与边箱中,主要有陶器、铜器、玛瑙器等。此墓属于三角圩西汉墓葬群中的一座,从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看,M27的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偏晚。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唐城花园C3M417西周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唐城花园建设项目发掘清理了一批两周时期的墓葬 ,其中C3M417西周墓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葬具为一椁一棺。随葬器物中的铜、陶器置于棺椁之间的头箱内 ;玉器则置于墓主头部和上肢附近 ;铜兵器等置于椁上。出土的一组保存较为完好、纹饰精美且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以及玉器等 ,为洛阳地区同等规格的西周墓葬所少见  相似文献   

15.
2018年2—7月,南京博物院和溧阳市博物馆对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蒋笪里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汉代墓葬25座,清理发掘23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种,其中带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坑木椁墓有11座。发掘的汉墓均被盗扰,残存铜、铁、石、漆木、釉陶、陶等质地器物121件(组)。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排列布局、残存的车马器等推测,蒋笪里墓地应是汉代溧阳地区一处身份地位较高的家族墓地。蒋笪里汉代家族墓地的发掘,为溧阳地区的汉代考古研究及汉代文明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20,(9)
199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平山中七汲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65座。其中M11、M3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M11葬具为一棺一椁,M37葬具为一棺。两墓均遭盗扰,出土有陶器、铜器、玛瑙器。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中七汲墓地位于中山国灵寿城外的王陵区附近,本次发掘为了解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土山汉墓位于徐州云龙山北麓、今天徐州博物馆院内,北魏以来一直误载为范增墓,多称之为"亚父冢",经过考古学家的清理发掘,其实为东汉彭城王墓地,包括3座墓葬(M1~M3)。本次公众考古活动项目的地点是2号墓,为土山汉墓的主墓,于1977年钻探发现,当时清理了墓道边的东耳室。1982年,徐州博物馆继续对2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封土至黄肠石,后来由省市文物部门共同发掘。2006年,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成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旬邑县博物馆对旬邑县下魏洛村一座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座墓葬为竖穴土坑,葬具两椁一棺。发掘清理中,在内椁上发现覆有白色麻织物痕迹,棺上则有竹席、帷帐痕迹。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有礼器和兵器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看,墓葬的年代应属西周初期,墓主人可能是周初的殷代遗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在配合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基本建设工程中,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清理了1座东周时期墓葬(编号2002LC1M7602,以下简称M7602)。墓葬位于洛阳市西工区解放路北段(图一)。墓葬基本保存完好。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7602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0°。墓壁规整平直,墓口长3 5、宽2 4米。墓口开在生土层上,距今地表3 2米,墓底距今地表8 2米。墓圹内填五花土。葬具为两椁一棺,棺椁俱已腐朽,只存灰痕,均为长方形。外椁长3 16、宽1 75 ;内椁长2 3、宽1 05;棺长2、宽0 64米。椁板与棺板均厚0 04米。棺椁的榫槽结构已不清楚。人骨已朽残,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抚顺市刘尔屯墓地抢救性发掘了21座墓葬,包括砖椁墓、砖室墓、瓦棺墓、瓮棺墓等不同形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筒瓦、铜钱等。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和东汉末至曹魏两个时间段。此次发掘为研究本地区中下层居民墓葬的发展和演变,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