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旅游业的标志是甘肃武威县雷台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这一富有魅力的标志,是中国文物考古学与中国旅游业相结合的突出表现,从某个角度讲,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引人入胜的中国旅游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本文拟就考古文物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作一论述,目的是为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促进两者更好的结合,以便适应我国整个旅游事业更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物旅游与文物造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旅游是所有旅游项目中最具吸引力的内容。它不仅能给旅游者以一般旅游所能提供的惊奇、新鲜、博大、壮美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受,而且还能以丰富的历史知识、睿智的科技含量和信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等,教育和感染游人。文物具有真实、生...  相似文献   

3.
陆霞 《沧桑》2008,(3):59-60
文物建筑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科研、美学价值,是属于人类的宝贵财富,同时,文物建筑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当前,一方面是全社会逐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文物建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旅游开发,作者提出了几项值得重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的文物建筑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建筑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科研、美学价值,是属于人类的宝贵财富。同时,文物建筑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当前,一方面是全社会逐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文物建筑进  相似文献   

5.
弘扬名士文化 发展文物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旅游可谓当今中国一大世纪难题。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名人辈出,文化丰厚,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弘扬名士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文物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成为一大课题,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对比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和物质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乔家大院即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荣幸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博物馆历经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今天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达2000多座,门类日趋齐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系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有赖于经济建设的腾飞,只有国民经济搞上去,人民才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结合我馆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文化设施的建设依于经济…  相似文献   

8.
古文物建筑     
《文物》1953,(8)
敦煌石窟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其中的壁畫、塑像、唐人寫經,和很多歷史文献的资料都是世界知名的。在建築上它還保存着唐末至宋初的六座木造窟檐,是我國建築史上的重要遺物。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個偉大的歷史文物,特撥款修繕,圖為四三七窟窟檐修理復原後全景。  相似文献   

9.
苗顺健 《文物世界》2007,(5):64-65,57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从文物的现实价值来说,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实现的只是文物的部分价值,它的未来价值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此前曾见有人在翻译中国的传统民居时,用了“Vernacular”一词,就随手翻阅词典,读到了该词的两个涵义:一是“乡土的”、“本地的”,二是“方言的”、“用方言写的”,颇感深受启发。的确,迄至今日,矗立于僻野荒陬的传统建筑,依然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人们展示着日渐消逝的生活方式。同时,传统建筑因其浓厚的乡土色彩,犹同方言一般,各地皆有独具的词汇,语法及音调。此种以视觉接受的“建筑方言”,凸显出中华地域化千姿百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姜传龙  刘向阳 《文博》2011,(2):78-83
标识系统最早应用于城市和公共空间领域。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起到了辅助游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文化遗产包含巨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被各地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遗产旅游热。但是,由于文化遗产地尤其是人文景观和遗址类遗产旅游景区普遍缺乏成熟、系统的标识系统,导致参观者对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产生认知障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标识系统这一体系引入遗址旅游领域,通过丰富和完善标识系统增加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谈文物下厂     
《文物》1955,(8)
文物下厂,是把文物送上工人的大门,是主动地向工人群众宣传中央文物政策法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我们讲这是首创之举。过去由于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认为文物一向是有知识的人研究的,如像(?)、鬲等名称,不大识字的人是否能懂?从思想上就否定了劳动人民能对文物有所热爱。另外,我们也顾虑到过去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全国文物建筑最多的省份之一,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附属文物砖雕、彩塑、壁画等遍布全省各地,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据调查发现,山西现存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座,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建筑物的功能不仅是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存在,而且也是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即反映了这些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保护好承德境内的珍贵文物古迹,是各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避暑山庄东路重点保护区域内长2000米、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造成从市内去外八庙的途中避暑山庄近在咫尺,却见不到宫墙,令文物专家痛心不已。欣闻承德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近期将动工迁走居民150余户、单位10余家,恢复绿地景观,于明年“五·一”前将影响避暑山庄风貌的这一败笔永远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抹去。同时还决定明年在外…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文物旅游的地位与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竹 《东南文化》2001,(5):12-14
一般而言参加物旅游的旅游具有较高的化素养、较强的求知欲,由此物旅游的核心应为——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17.
《旅游纵览》2015,(6):37-38
旅游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具有教育功能。生态旅游中的游客教育已经被学者重视和广泛研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形式,其对游客的教育功能却没有受到重视。本文以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为基础,阐述了文化旅游中开展游客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文化旅游地完善游客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万建怀 《南方文物》2005,(4):128-130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物保护事业,如何认识物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如何正确处理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是我国博工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锦州烈士陵园辽沈战役纪念塔北侧,总建筑面积11,801平米。这里环境幽雅,松柏常青,景色宜人。设计者把馆与塔放在同一中轴线上,绕陵园南门沿林荫路拾级而上,高大的纪念塔迎面而立。这座五十年代修建的纪念塔,处在高地制高点的中心位置。塔高16米,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二个鎏金大字,东西两侧的花岗岩浮雕,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锦州攻坚战和辽西围歼战中硝烟弥漫的战争风云和前仆后继的悲壮场景。塔顶威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观念增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对城市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发展城市旅游业,不断开发城市文化资源,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