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世界》2004,(9):40-43
由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办、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承办的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于2004年7月24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世界51个国家的2031位世界语者报名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美洲这一阶段被称为古代期(the Archaic Period)。但是,中石器时代概念在中国仍未被普遍接受,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1)意识形态倾向,选择西方学术概念有时犹如选择党派和信仰。(2)习用的类型学、地层学、年代学和文化面貌上难以对这一时段做统一界定和比较研究。(3)我国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分属不同的研究机构和领域,使得这一重要的转变时期被忽视。(4)新旧两个石器时代"成就"可观,文化特征鲜明,而中石器文化则乏善可陈。结果,全新世初的所有遗址都被归入"新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三大战略性课题之一——农业起源研究的关键时段,近来见证了我国学界对这一"过渡期"关注的升温。不管我们对中石器时代这个术语是否认同,但是国际学界研究的进展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启示:(1)过去这一时代以细石器、弓箭和狗的驯养为标志,但目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冰后期全新世开始到和农业引入之间的一段渔猎采集适应,表现为一种与新旧石器时代十分不同的广谱革命。(2)柴尔德早就用农业革命来定义新石器时代,并被国际学界一致认同。因此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也应采取经济学而非器物学的标准。(3)该时代是冰后期人类对环境巨变的重新适应,各地气候环境差异极大,适应方式也极其多样,文化面貌复杂,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单靠类型学的器物分析已不能胜任这一课题的研究。(4)各地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过渡差异很大,时间的长短也各不相同。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可能是旱地作物和稻作起源的主要区域,过渡期可能较短,而北方寒冷地带(农作物难以生长)和华南热带地区(野生资源丰富)农业可能出现很迟。(5)应该重视文化生态学的生计适应和人地互动研究,探究不同地区是如何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经济转变的。(6)农业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着人类在整个中石器时代的适应性调节,我们应该设法了解不同地区的先民是如何根据当地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慢慢驯化或引入动物和农作物,进而完成经济转型的。  相似文献   

4.
欧洲联合的语言困境与世界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广周 《世界》2002,(9):12-17,30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世界语与多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俊 《世界》2002,(8):6-10
  相似文献   

6.
1815年前,近代欧洲曾经出现过四次争夺大陆霸权的企图,但都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近代欧洲民族主权国家的兴起和欧洲均势国际体系的形成。欧洲均势的建立和维持,则主要赖于欧洲侧翼强大的海权国家的存在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海权国家通过其大陆联盟战略维持欧洲均势的同时,逐渐在海洋建立并巩固了其优势,海洋霸权由此形成。因此,海洋国家在建立霸权方面比大陆国家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8.
9.
10.
当前处在国内严重困境中的俄罗斯,面向21世纪中期前后的欧洲政策,已成为世人注目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当代国际关系的全局审视为基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全视野的战略性探讨。其中对有关俄罗斯决定全球结构的地缘战略张力、民族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特征与民族和国家的品格分析等提出了某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频频邀请海外学者作学术讲演,这些讲演往往反映了海外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方向,展示了史学研究的多样性面貌。对于其观点和方法,我们当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了解海外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促进我们自己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为此,我们开设了“学术讲演”这个新栏目,并恳请学界同仁惠赐此类稿件。本期刊出的这三篇讲演稿,分别由美国俄勒冈大学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教授,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京都大学狭间直树名誉教授,意大利罗马大学瓦尔多.费拉蒂(Valdo Ferretti)教授于2006年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2.
13.
时殷弘 《世界历史》2000,2(4):58-66
除美苏两个经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兴盛之至的超级大国外,20世纪世界政治史上还有几个力量规模较小的新兴强国。它们都经历了国力和国势的迅速增长,也都在这增长过程中面临过对自己的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选择,即对基本的国际现状持什么态度,走怎样的道路来加强国力和增长国富,要为自己争取怎样的国际地位以及如何争取之。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8,(8):168-169
什么是文化?书上的定义说文化是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我说文化就是你看到的一切,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是的.凡是去过欧洲的人,想必都对他们的“死板”和“傻”留有印象。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一爱认死理。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一个在近现代世界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近现代世界历史上很多大事的发生都和这个国家有关,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冷战的开始等,从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开始,欧洲大陆的均势就和德国的兴衰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标志.瑶族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的语言,瑶语体系复杂,内容多样.随着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瑶语的使用呈逐年缩减趋势,故加大对其保护和传承力度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瑶语进行分类,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探讨保护和传承瑶语的方法,以期对瑶语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蒋利民 《世界》2004,(3):62-63
在2003年瑞典召开的第88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Grabowski基金会向全球三位在世界语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世界语者颁发了Grabowski奖,其中,中国著名世界语者,《中国报道》杂志社前副总编李土俊先生荣获最高奖项。Grabowski是波兰世界语者,是世界上第一位与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用世界语对话的人。他一生创作并翻译了大量优秀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建构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这一秩序是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为其瓜分世界和殖民统治寻找法理依据而建构起来的,通过西方列强与非西方国家的互动而形成。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是欧洲国际法传统中"自我"与"他者"二元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刘昕悦 《文物天地》2021,(4):108-115
<正>一 "中式凉亭"引发的诸多疑点展开"中式凉亭"扇面图像的分析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中国风"的欧洲风格究竟是怎样出现的,其准确的定义是什么?考察欧洲和远东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史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1世纪初,中国已经开始通过扬子江,穿越亚洲大陆抵达地中海沿岸参与世界贸易,向西方运出丝绸和少量瓷器。13世纪,忽必烈统一中亚领土建立元朝,进一步打开了东西陆上通道,借助商贸来巩固和扩大统治领域。例如乔凡尼·贝利尼《诸神之宴》(图一)画面中央后排位置的女神和男神所持的中国明朝瓷碗,代表了"中国风"物品作为王室宫殿装饰及馈赠贺礼流行于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