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蜀史志》2012,(3):4-6
从事地方志工作,修志不是为修而修,而是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志书算不畅销的书,但它是最有质量的书;修志本身不是目的,用志才是目的;要加强方志理论的研究;编纂《抗震救灾志》是我们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西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方志起源地之一,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巴蜀史志》2012,(1):4-6
从事地方志工作,修志不是为修而修,而是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志书算不畅销的书,但它是最有质量的书;修志本身不是目的,用志才是目的;要加强方志理论的研究;编纂《抗震救灾志》是我们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西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方志起源地之一,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开展得轰轰...  相似文献   

3.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4.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方志工作者的任务。为担负起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方志队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如何为哈密绿洲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全方位服务,这是史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指出:“为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基本状况,以利于领导机关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决策。”“用以向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2年9月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纪要中也明确地指出:“方志工作必须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编写传世之作。但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为现实服务,发挥近期社会效益。”我们遵照这一指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6.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其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今天,我们编修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丰富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方志,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伟大祖国这一优良的文化传统,而且首先是因为地方志事业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并不是我们强加于这一届修志工作的新要求,而是自古已然,我们只不过是对此赋予了新的内容,即新方志必须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7.
为哈密绿洲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全方位服务,这是哈密地区史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仲指出:“为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基本状况,以利于领导机关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决策。”“用以向各民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2年9月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纪要中也明确地指出:“方志工作必须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编写传世之作.但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为现实服务,发挥近期社会效益。”我们遵照这一指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  相似文献   

8.
加强方志的实用性,把地方志资源优势转变为服务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书服务现实的功能,实现修志读志用志互动,是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新的生长点,也是方志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生机的关键所在。当今地方志工作在编纂出一部融资料性、便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志书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对志书的开发利用,形成鲜明的地...  相似文献   

9.
编修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其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今天,我们编修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丰富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方志,不仅仅是为了继承我们伟大祖国这一优良的文化传统,而且首先是因为地方志事业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并不是我们强加于这一届修志工作的新要求,而是自古如此咱古于然,只不过是我们对此赋予了新的内容,即新方志必须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方志的实用性,把地方志资源优势转变为服务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书服务现实的功能,实现修志读志用志互动,是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新的生长点,也是方志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生机的关键所在。当今地方志工作在编纂出一部融资料性、便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志书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对志书的开发利用,形成鲜明的地方志工作特色,真正实现修志为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新方志陆续出版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人们读志用志已成为修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研究和开拓志书的应用功能”,“把志书工作从以往的案头工作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服务工作。”将已出版的志书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12.
白艳珍 《沧桑》2011,(1):11+13-11,13
志书作为综合性的信息资源至今仍不能被广泛地利用,一方面缘于人们对地方志书的信息载体过于生疏,另一方面还是方志资源缺乏可使用性。信息社会将地方志置于一个十字路口上,要么固步自封而被历史所淘汰,要么营造一座连接方志和现实的桥梁而使之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新生。这座桥梁,就是地方志的信息化。地方志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方志工作信息化。这给资料征集、志书总纂、方志理论研究和志书编者的知识更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史志》2005,(5):18-20
随着龙海市社会主义新方志等各类志方,年鉴的陆续出版,读志用志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也悄然兴起,开发利用志书及地情资源,为龙海的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也就成为当地政府倡导和地方志部门义不容辞的任务。经过几年全市上下特别是地方志部门的摸索,推动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地方志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同时,《条例》还强调指出:“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首轮地方志书编修完成之后.方志工作者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主动服务当代.为地方四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们修志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这是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在2003年部署全省今后工作时,要求全省地方志工作人员树立的新观念。笔者认为,进一步理解和挖掘“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丰富内涵,不但对于做好地方志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作用,在方志学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个充满时代感的新课题,值得我们进行研讨。“大方志”,在地方志工作前面加了一个“大”字,绝不是普通和简单的修辞,而是地方志工作者的一种气魄,一种境界,是“天降重任于斯人”的使命感,更是对地方志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同。树立“大方志”的观念,对地方志工作者实属…  相似文献   

16.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为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所作的重要批示,也是全国方志系统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发展路径。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解读这一重大命题。"修志之道"所提之"道"既是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的历史之路,也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现实实践;中国梦之"道"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志书则是记述中国梦之"道"的独特载体。通过"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应成为当代方志人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7.
从1980年胡乔木同志倡导编修新方志至今,已有20个年头,省、市、县三级修志工作完成后,各级修志机构干什么?怎么干?《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拓宽地方志工作领域”、“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不仅是修志机构任务面临“战略性转移”的热门话题,也是事关方志事业繁荣发展的重大课题,笔者想就此作些探讨,供同仁们商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在很多人看来,地方志部门是二线部门、冷部门,工作宽松清闲,不显山露水,但是,近年来江苏地方志工作却冷事热做,主动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志文化异军突起,方志产品异彩纷呈,方志影响力与日俱增。省政府领导评价道:你们将冷部门做成了热部门,做成了一线部门,甚至是火线部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称赞江苏地方志工作“为全国地方志工作树立了标杆,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化载体,为传承几千年的化精髓做出了自己独特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地方志发展到今天,成为社会主义先进化的组成部分,继续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支持方志工作,积极编纂本地区、本部门的方志,使方志这一古老化又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方志改革面面观张桂江编纂新地方志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兴起。这种并非偶然巧合的现象,说明地方志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一个不协调的现象是强调修志为现实服务的同时,也出现关门修志的理论导向。似乎方志是传世工作,应当“隔现实远一点。”由于理论导向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