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珺 《神州》2011,(15):58-61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之邀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不料该片在中国受到了猛烈的批判。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安东尼奥尼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违背了中国的文化观念体系,使得当时的中国观众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误读。本文从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中国》何以不被当时的中国观众接受,而且对中外影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两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英国》展览为切入点,从史料和文物实物的实证角度,从更为具象的社会发展观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交流。再从"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的盛行,重点分析了中西文化交流在器物上的异同,阐释海上丝绸之路两端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在急剧变动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加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正在疯狂地吞噬着农耕文明,乡村社会正在成片地急剧消失,作为整个人类摇篮的、绵延了数千年的带有中古韵味的原始村落正一个个地被五光十色的现代建筑群所取代。虽然中国迟缓的近代化进程远不及西方那样,对乡村社会形成强劲的冲击并彻底改造传统乡村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孕积的矛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其实,现代化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持久冲击和无尽的困惑依然存在。这是我们今天也不能等闲视之的问题。刊发在本期“乡村史研究”的一组文章,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值得珍视也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观点。诚如本栏论文所言,历史研究者的优长则恰恰在于能够超越具体的理论模式,“拥有比当时的学者、思想家或政治家足够的历史检验认识的高度。因为他有着在历史演进与模式成败之间充分比较的认识条件”。我们期待着这一研究的深入,更期待引起更深层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孔陈焱 《世界历史》2004,(5):126-128
《1 8 50年前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西方著作》 (WesternBooksonChinaPublishedupto1 850 )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 (SOAS ,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图书馆中所藏 1 850年前西方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总汇。这批书籍已经由英国学者约翰·勒斯特 (JohnLust)进行整理 ,并被知名的国际文献公司 (IDC ,InterDocumentationCompany)制作成同名缩微胶片在全球进行推广 ,这是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和西方汉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库。对于长期缺乏相关外文资料的中国学者来说 ,弥足珍贵。约翰·勒斯特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的前任中文…  相似文献   

5.
柳若梅 《世界汉学》2005,(3):239-241
明末,千百年来天经地义地被认为是“天下中心”的中国的大门被西方传教士叩响,年轻的教士争相前往远东传播福音,中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便是这传教队伍中重要的一员。“卫匡国神甫宇济泰,意属提罗耳首府特兰托城人。在罗马学校肄业,并从吉尔切尔(Kicher)神甫特别肄习数学……初至浙江之数年中,适当朝代更易之时。因鞑靼内乱,不忘旧主者之擧义兵,地方不靖,  相似文献   

6.
张国刚吴莉苇合著的最新高教教材《中西文化关系史》集优美的文笔、缜密的思辨和卓越的史识于一体,一改过去人们印象中教科书枯燥乏味、观点肤浅的一贯形象,力求在骨架完整的前提下,做到血肉丰满、可读性强;在博采众长的情况下,适当地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自己独到的观点,是一部有血有肉、见解独到的高教教材。诚如傅斯年所言,"编历史教科书,大体上等于修史,才学识三难皆在此需用,决不是随便的事。"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前夕,朝尾直弘、安井三吉、古厩忠夫、笠原十九司等50位日本知名教授、专家共同发表《声明》,批判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撰运动,强调:“我们特此向国内外表明,作为历史研究家和教育家。基于自己的良心,对这样的教科书登场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陕西修志成就显著,具有学界公认的崇高地位,形成了优秀的方志编修传统。民国时期(1912~1949年),陕西在方志编纂方面的建树同样值得重视。以代表民国陕西县志较高水平的《乾县新志》《中部县志》为研究范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陕西编修完成的县志在指导思想、体例创新、时代性、科学性、大众性、编纂手段等方面,体现出承接传统方志优长、开启新方志编纂先河的鲜明特色,在中国方志编纂史上具有不可否认的地位,其历史经验对当前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反映了民国时期陕西在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努力与改变。  相似文献   

9.
近来,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史学家池子华新著《张乐行评传》,对张乐行这位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跨学科交叉分析研究的尝试,还原了英雄式农民领袖的本相,为我们研究历史、撰写人物评传,提供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东辉 《安徽史学》2007,(1):125-128
在中国近代启幕前夕,出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可以称之为人杰的学者,他在当时虽未被引起注意,更谈不上受到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他愈益显现得光芒夺目,睿智逼人.此公就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安徽黟县人俞正燮.历史的车轮转到了21世纪的开端,我们实在可以肯定俞正燮确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如果他有幸生活在我们这个历经艰难正在崛起的盛世,恰可以大展英才、畅抒抱负.以前虽也知道俞正燮其人,知道他早为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诸名家所青睐,他们三位都撰有专文,对俞正燮给予极高评价,蔡元培将其与黄宗羲、戴东原并称为有清一代的三大思想家,这是很有见地的.其它则只是在阅读有关书刊时东鳞西爪地了解到一些,很遗憾,所知仅此而已.最近在通卷浏览了新近出版的《俞正燮全集》①(以下简称《全集》)三大册以后,又重点拜读了他的若干名篇力作,深为折服,知之恨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卓越的思想家和设计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艰苦奋斗的进程中,邓小平坚持将中国实际与现代化一般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全民族整体动员、奋起直追的现代化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的观点,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他确定中国式的百年发展战略,设计了从温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知识和人才,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回答了怎么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发展战略和步骤方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汉末年儒生之归附王莽是因为西汉在制度及其运作的两个层面均不能满足其入仕的要求,而不是为了通过王莽实现其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刘秀“尊祟节义”重用儒生的本质一方面是满足儒生的利禄追求,一方面是在精神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对儒生的控制,把儒生彻底地吏化;儒生遂彻底放弃其批判、改造现实的传统而以“吏事”为业,导致了儒学衰退的同时,也消弭了儒生的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方豪(1910—1980)是我国现代名史学家、天主教神父。他学问精深、治学严谨,精通拉丁、法,尤矢志专治史学,造诣甚高。在中西交通史、宗教史、宋史和台湾史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卓成就,作出了开拓性、奠基性贡献。本主要对其在中西交通史领域的学术成就、特点及其在现代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白兰地望何在?初步归纳,中外史学界大体上提出如下六种观点:一、顾颉刚、李文实说:认为白兰在今果洛州属六县,白兰山即为巴颜喀拉山。见李文实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  相似文献   

15.
"中西交通史"列为大学课程之一,在中国为时并不太晚。1920年留美归国的陈衡哲在北大开设"欧亚交通史",盖为中西交通史进入大学课程之始。1930—1940年代,随着相关中外研究著作和译著的日益增多,在大学讲授中西交通史性质课程者明显增加,如张星烺、郑鹤声、郑师许、周传儒、王国秀、陈受颐、向达、孙毓棠、郭廷以、张维华、叶国庆、朱谦之、翁独健、姚从吾、冯承钧、韩儒林、白寿彝、方豪等。作为一种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课程,中西交通史并非一般教员所能胜任,而且因其在大学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没有制度化的保证,故该课程的开设常随教员流动而时断时续。  相似文献   

16.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两汉的边防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西汉前期 ,奉行“黄老学说” ,采用南抚北守、以防为主的战略思想 ;自汉武帝起 ,“尊儒”“重法” ,实行主力伐胡、开拓边疆的战略 ;东汉前期 ,在“柔道”治国方针的指导下 ,实行保境安民、俱存不扰的战略思想 ,废除更戍役制度 ,大力调整边防力量 ;东汉中后期 ,公卿大臣“多近儒” ,实行“恩信招降”、“以夷制夷”的战略思想 ,着力于组建与增设营兵 ,大量使用属国兵等。在不同历史阶段 ,由于形势不同 ,边防战略思想有别 ,战略思想的文化特征和所产生的效果、影响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李文海教授谈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李文海在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的第22次国史讲座中,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首发之地——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埠后租界城市空间扩展的微观过程为视角,系统探讨其河浜资源利用与相关环境变迁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力,并对深层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从城市建立的初期开始,租界工部局就仅出于实用目的对自然河浜的排水功能加以利用,以私人化的地产分布、地产开发需求以及马路的拓建规划为基本导向,对河浜进行无序填没和管道化改造,而忽略了方格状感潮河网的环境脆弱性以及河浜除排水以外的其他生态功能。这种受城市空间扩展自然驱动的河浜利用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河浜形态破碎与功能紊乱,成为近代以来上海地区黑臭河道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制度根源主要在于:租界直接承袭了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改造理念,并受到自治市制度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肖振宇 《民俗研究》2003,(2):172-176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著名的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它叙写的是东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故事。此诗问世后,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研究它的论文仍层出不断。统观人们的研究评论,大都集中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刘兰芝被体原因等几个方面。对诗中反映当时社会风俗某些方面的问题,则注意不多。《孔雀东南飞》不仅是一首优秀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东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春 《攀登》2010,29(4):27-34
本文尝试将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东亚合作议题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思考,以探讨区域文化传统的传承、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合作以及有益于共同利益的、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建构。首先,提出了观察和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和全球视野。其次,梳理了东亚文化传统的同质性内容和共同演进逻辑,讨论了以东亚文化传统为基石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其三,以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趋势为背景,提出应立足东亚三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既有优势、合作基础和共同市场,构造一条成熟有序的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