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渠余纪》是清代王庆云所著的一部对后世研究清朝开国至道光年间政治经济史影响深远的笔记。《石渠余纪》自问世以来,在历史上多次被刊刻,故其版本情况与同时期其他的笔记相比要复杂的多。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要想对文本进行相对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弄清其版本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对《石渠余纪》版本情况进行梳理,为学界研究此书的学者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2.
《不得已》,清杨光先(1579——1669)撰。光先,字长公,歙县(今属安徽)人,曾世袭明新安卫中所副千户。崇祯七年(1637),他因上疏弹劾首辅温体仁而遭廷仗,发配辽西。清顺治十七年(1660),先后两次上疏题参汤若望,猛烈攻击天主教和西洋历法。康熙四年(1664),借助鳌拜等四大辅臣之力,取代汤若望为钦天监副。康熙八年(1669)被撤职,“免死放归”,行至山东德州,病卒。《不得已》一书即完成于康熙四年,主要汇辑了杨氏不同时期的专、呈状等,凡 相似文献
3.
《清异录》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异录》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笔记,保存了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书中一半以上的条目分别被《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采录,其价值可见一斑。该书宋本已经不存,而传世各种版本甚多,内容文字差别颇大。现在的通行本是在元代孙道明的映雪斋残抄本和明代《说郛》抄本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梳理《清异录》版本源流,对认识其原貌以及进一步研究《清异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在考察现存主要版本的基础上,大致理清了《清异录》的版本源流,并对各本的特点、优劣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薛莲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5):82-83,74
本文介绍了大连图书馆所藏两种《清真释疑》,考证出《清真释疑》的版本渊源;纠正各家的著录错误,尤其是海正忠先生的舛讹;并强调乾隆三十三年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惠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1):90-93
徐复是北宋著名术数家,因其精通京房易数,获宋仁宗赐号“冲晦处士”。曾巩的《隆平集》、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及脱脱等着的《宋史》均收录了《徐复传》。从比较不同版本的《徐复传》,可以得出一项重要的启示,也就是《隆平集》的史书地位不但出类于宋代,更留芳于元代。 相似文献
6.
7.
《水经注疏》版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水经注疏》版本问题 ,自 2 0世纪 4 0年代以来 ,学术界多有探讨。从1877年杨守敬开始撰著《水经注疏》至今 ,该书形成的版本包括批注本、稿本、钞本、刻本、铅印本五种 ,其中批注本、稿本、钞本为最重要。批注本以王先谦《合校水经注》为主要底本。稿本包括部分成稿本、初稿本、“宋体净本”和全稿本四种 ;现藏台湾省“中央图书馆”的全稿本是《水经注疏》的最后稿本 ,而所谓“誊清正本”或“正本” ,只是汪辟疆、李子魁对初稿本的一种夸张说法。钞本有全稿钞本 (即北京本 )和北京本再录本二种 ;北京本再录本抄成时间是在 194 3— 194 4年间 ,而非传统观点认为 ,抄成于 2 0世纪 30年代 相似文献
8.
9.
俞平伯《红楼梦辨》是\"新红学\"史上的第一部研究专著。关于该书的版本问题,该书于1923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52年修订为《红楼梦研究》,是比较清楚的事实。但该书是否再版发行,红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而1929年版本《红楼梦辨》的\"发现\",为这一问题的解答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话。 相似文献
10.
《高丽史》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记载10-14世纪高丽王朝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社会、文化的纪传体史书,其历经五次修纂,先后有甲寅字本、乙亥字本和木刻本以及手抄本,但存世不多,流传不广。现存最早的《高丽史》版本,为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乙亥字铜铸字本,然已残缺不全。其所藏太白山史库本等和韩国东亚大学收藏的《高丽史》,则是以乙亥字本为蓝本雕版印刷的木刻本,并非活字本,但为现存较早的全本和善本。英国剑桥大学收藏的《高丽史》是流布海外抄本中唯一的全本。 相似文献
11.
《夷坚志》的版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祝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66-77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用六十年编纂的中国最大的言志怪小说集,是宋代言小说的代表,因其卷帙浩繁,随编随印,版记及其流传情况异常复杂,本对宋以后所能见到的版本以及选本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宋刻元修《夷坚初志》八十卷本部分,明胡应麟从京师所得的《夷坚支志》《三志》的百卷本部分,《分类夷坚志》五十卷本部分进行了清理,对前人未能关注的明祝允明手抄《夷坚丁志》,明万历王光祖的选本《感应汇征夷坚志纂》,万历间题名钟惺评点的《新订增补夷坚志》以及作为《夷坚志》重要选本的 《分类夷坚志》分类上的独到之处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4)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收藏书画的巨著,对书画鉴藏及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征引史料,对其编纂人员、编纂过程、编纂体例及版本情况详作考述,并讨论了<石渠宝笈>初编版本和内容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金建国于何年?国号年号又为何?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金史研究中也有不同的见解。在《金史》与宋、辽、元人所著文献对比运用时,更应重视《金史》的史料价值。在没有确凿证据以前,《金史》所记金开国史,即金于1115年建国,国号金、年号收国,仍是值得采信的。 相似文献
15.
16.
《毛诗注疏》版本流变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诣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70-72,39
《毛诗注疏》为儒家经典之一,汇集了汉、唐两代学者为解读《毛诗》而作的重要注释。本文对它的版本流变作了全面的考察和清晰的梳理,并指出了后世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部分失误。 相似文献
17.
18.
马丽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4):43-47
《困学纪闻》是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撰写的札记考证之文,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在元代有两种刻本,一种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完备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一种是没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不完备的刻本。清代藏书家多怀疑他们手中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为明刻本,而无序跋本才是真正的元泰定刻本。但是通过考察、分析中日藏书家的藏书志,《困学纪闻》在元代确有前述两种刻本,二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刊刻时间、版本形式不同,真正的元泰定刻本现藏日本,国内所藏元本只有无序跋本,而所谓的“元泰定本”其实是明翻刻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建国后《史记》研究书目内容方面的主要成果,指出《史记》具有系统的史学理论和述史方法,它所蕴藏的能量和价值很大一部分没有释放出来,需要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