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惠娥  邢乐 《民俗研究》2012,(6):97-101
“五福”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常见意象,与民间信仰紧密相连,源远流长,至今不衰。乡村妇女凭借手中针线,借助“五福”意象,将爱与希望、幻象和现实在民间服饰中表达出来。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服饰品为例,归纳、分析民间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福”意象,探讨民间服饰中“五福”的文化内涵,阐解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民俗寓意。  相似文献   

2.
洛阳民俗中的吉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百灵 《河洛春秋》2002,(4):42-46,62
中国的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吉祥”二字最早出现在《易经》:“变化云为吉事有祥”。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寄托愿望的“怪兽”与“鸟身”的雕刻绘画。华夏民族形成后,“龙凤”图腾被视为最受崇拜的象征。尧舜时代有象征吉祥的山、河、日、月、星、龙等纹样用于服饰。商周社会,在青铜器上盛行鱼、龟、龙、风、象、虎等纹样用于服饰。自秦汉以来,吉祥瑞应之说风行,便建立起完善的吉祥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曙斌 《收藏家》2008,(9):23-26
中国古代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丝织物除用来制作服饰外,人们还把它当作书写和绘画的材料。“帛”是先秦两汉对丝织品的泛称,实则只用蚕丝织成的细绢为书写、绘画的材质,再用笔墨书写文字,用重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神灵形象等各种图案。这些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和图画,被称为帛书、帛画。帛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4.
殷安妮 《收藏家》2013,(6):26-30
清代行服,是北方游牧民族——满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不仅传承了满族服饰束身窄袖的特色,还因其要适应游牧射猎的需要,具有其他款式的满族服饰没有的特点和功能,这种方便实用的服饰,在满族曾经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历史中,获得过“得胜袍”、“得胜褂”的美誉,在服饰制度作为政治制度一部分的清代,这种有军装意义的服饰,被载人清代史册。  相似文献   

5.
钟艳 《丝绸之路》2010,(10):72-73
本文围绕肖像绘画中形似与神似,对比中西方传统绘画的理论,认为“形”与“神”是肖像绘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并从中西美学和哲学的角度进一步说明肖像绘画中“形”与“神”的对立与统一,对于现代在日趋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的轻形、变形进行了详细解释,认为“形”与“神”在现代肖像绘画中是并重的一对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6.
《文史天地》2012,(5):F0004-F0004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鼓楼”位于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境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木质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共21层,总高35.18米,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在其附属建筑物上,有侗族沿革及服饰、习俗等内容的绘画和雕刻。2001年,该鼓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入选《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相似文献   

7.
唐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在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领风骚的一面,其唐朝女性的服饰更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在中国的服饰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唐朝女性服饰风格形成的背景,介绍其主要的特点,浅谈了唐朝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小蜂 《中华遗产》2013,(9):148-151
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件名为《吉祥多子图》的小画,高24厘米,宽25.8厘米。画面细致地描绘了一堆新鲜采摘的水果,一片叶子上蝇头小楷写着“鲁宗贵”三字,可知是南宋末年一位宫廷画家的传世孤本。在存世的宋代绘画中,这是最早的一幅以水果为主题的绘画,这便牵扯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宋代画家为什么要专门来画水果?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观看和欣赏这些水果图画?  相似文献   

9.
王晓莉  樊英峰 《文博》2011,(4):67-72
唐代的披帛是女性服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虽然只起陪衬作用,但是服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依据乾陵唐墓出土的丰富的绘画艺术作品从各个方面对披帛做了详细的论述。对于披帛研究者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明代服饰辉煌灿烂,突出特点为“汉官威仪”,集汉民族服饰之大成。明朝服饰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形成了明代服饰自己的特色,如明代官员补子,忠靖冠,六合统一帽等。明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重要一席。明代服饰在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明代服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赵连赏 《收藏家》2024,(1):22-29
“复衣冠如唐制”是朱元璋制定明代服饰制度时注重的原则之一,但从明代服饰制度的整体内容观察,其制度内容更多遵循的是“远仿周汉,近仿唐宋”原则,同时,参考辽金元三代服饰制度而制定。本文将以明代帝王礼服中冕服和常服所饰图案为例,说明其内容和使用并非均“如唐制”。  相似文献   

12.
崔荣荣  牛犁 《民俗研究》2011,(2):129-135
我国民间“乞子”习俗源远流长,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乞子”风俗在我国民间很是普遍,乞子的敬物和纹饰也特别多。江南大学丰富的服饰收藏,为归纳、分析民间纺织服饰中有关“乞子”主题提供了各类素材,从中可以总结民间服饰纹饰中从情爱到求子、生子、多子、繁衍不息的系列生殖表现过程,洞悉其背后隐合的深刻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13.
展忠宇 《沧桑》2013,(5):9-11
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多有《舆服志》专门记载历代统治阶级依据各自情况制定的一套规范社会成员个人装扮的等级制度。各种文献和绘画,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服饰实物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但近年来学者们多重视社会上层阶级的服饰研究,平民服饰研究多作为一种补充和陪衬出现在这类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中。本人认为平民服饰在中国服饰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比贵族服饰更贴近日常生活,更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变化。明代处于世界和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加之其史料文献丰富便于研究,因此研究明代平民服饰,并探讨其社会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从士人服饰、庶人服饰和民间女子服饰三大类来探讨明代民间服饰。  相似文献   

14.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刘复生中国古代传统地把服饰看作是“礼仪”的一部分。同前代一样,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服饰制度,三百余年间,尚文尚质,服饰“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①。服饰的具体制作或有不同,但服制维护上下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江西赣州慈云寺塔修复过程中,在塔身第四层内壁偶然发现一处暗龛,内藏供养绘画、经卷、造像及建筑彩画等各类文物残片四百余件。修复后得到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尤以五代、北宋时期的绘画最为重要,它为研究当时的服饰、庭院、建筑、山水、星象、家具、绘画等皆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16.
薛宏涛 《收藏家》2014,(2):35-38
明清时期是我国绘画流派林立的繁荣时代,是“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频繁活动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西方绘画流派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东西方绘画流派同时进入盛期,成为世界绘画史上颇为壮观的历史时代。“虞山画派”、“娄东画派”继承了明末“松江画派”的绘画观念以及绘画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先秦及秦汉时期彝族先民服饰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游牧为主的氐羌族群“巂”、“昆明”头饰皆辫发(编发)。巂人“穿长裤,老人多喜蓄长须,佩长剑,盘发于脑后为长形髻”。白狼人被发左衽。估计“旄牛”羌服饰与“白狼、服饰基本相同。叟又服饰特征主要是“英雄结”,披毡、赤足。川西南安宁河流域以滇为中心的靡莫之属和以邛都为中心的农耕民族头饰皆“椎髻”。滇池地区滇人男女均穿对襟无领外衣。哀牢人有“身”习俗,“衣皆着尾”。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对服饰有一定影响。彝族服饰有深厚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孙颖  邵长波 《神州》2012,(18):21-22
“绘画迹象论”是由钟孺乾首次提出的,井在绘画活动中可以作为一个共通的、基础的概念。“迹”指艺术束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痕迹,即笔墨、肌理、笔触、质感、色彩之类;“象”指艺术作品的轮廓、形泉、造型、构成等。“绘画遗象论”解释了绘画这种事体.是拿工具在材料上造成痕迹,并因之成“象”的绘画过程。这种绘画领域的“作迹造象”的过程亦可用来解释服装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过程。而随着服装艺术的产生、演变,社会的进步发展及媒介物质的自主自立等因素.服装艺术中的“迹因素”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因此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在许多作品中,“迹因素”占主导,“象因素”被挤出了中心地位,从而显示了“迹大于象”的艺术现象,而这种艺术现象在由非纺织材料构成的概念服装中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19.
屏边苗族妇女服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艳飞 《神州民俗》2007,(11):44-46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又是随着时代脉搏跳动的音符。纵观古今,伴随着苗族历史发展而变迁的苗族服饰,其历史就像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人们能从中感受到服饰语言的暗示,在倾听到时代底音的同时牢记本民族历史。文章通过对屏边苗族妇女服饰的初探,意在能对苗族服饰作个初步的了解并试着从中寻求苗族服饰之所以被称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穿在身上的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玉英 《文物世界》2004,(6):42-43,28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代的“威严庄重”,岗代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繁丽”,清代的“纤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