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杨妹 《旅游纵览》2013,(8):221-222
目前,日语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模式化;实践基地建设发展滞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指导教师工作有待完善等问题。推进日语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实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拓展导游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促进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从旅游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对旅游类专业教育的作用,提出了旅游类专业开设GIS课程"逆向阶梯式"教学内容体系和案例化、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为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薛武 《丝绸之路》2010,(22):109-111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师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与实习模式是完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旅游科学》2007,21(3):F0002-F0002
罗兹柏,男,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学院教授、院长,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带头人、《重庆蓝皮书》特约撰稿人、教育部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相似文献   

5.
任洪霞 《旅游纵览》2013,(7):206-207
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旅游类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旅游类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着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9日-3月11日,由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旅游院校联盟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届全国旅游学院院长、系主任及重点科学带头人联席会暨2018年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涵盖了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标准和文化旅  相似文献   

7.
王海英 《旅游纵览》2023,(17):55-57
中职学校是我国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旅游类专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中职学校亟须发展旅游类专业,更好地完成育人使命。然而,目前部分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思路,以旅游类专业为中心,深入了解当前旅游类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旅游类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由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2003年8月1日正式组建而成。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8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是上海市最早设立旅游管理本利专业的高等院校。多年来以培养旅游管理、地理教育、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专业设置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尤其重视为上海经济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期,旅游消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旅游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劳动密集、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得旅游行业出现基层服务人员较多,高端管理人才短缺的现象。因此,各高校怎么培养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是值得深思的。本文从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完善实验室及实训模拟软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探索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汪倩 《旅游纵览》2023,(16):59-61
从计算机技术到信息技术,再到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技术日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迎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加以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实践五个方面对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进行论述,旨在为相关高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吴国琴 《旅游纵览》2015,(1):276-277
旅游管理对口生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旅游业的开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通过对河南省旅游管理专业对口生的培养调查,总结出在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式、评价制度方面的改革经验,得到了加快专业转型、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启示,今后要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开设专业网站等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邓应华 《旅游纵览》2013,(8):320-321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我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生队伍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为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出相应对策。构建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结合调查与分析,以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际  相似文献   

13.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新业态新发展模式的出现,导致旅游行业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文章基于OBE理念,剖析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提出以行业和企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拓宽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解决路径,旨在提高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效果,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4.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旅游学科依托地理学科发展,1993年学校正式设置旅游专业,1998年5月成立旅游系和旅游研究所,2004年学科整合成立旅游学院挂靠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9年6月正式独立建制,2010年挂牌福建海峡旅游学院。学院曾获得2008-2009全国最佳旅游教育基地、2010-2011年度全国十佳旅游院校、2010年度中国优秀会展教育院校奖等荣誉称号。学院为亚太地区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成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26日,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怀士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朝枝教授、南京大学张捷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张玉钧教授、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荣丰、深圳市泰久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林伯  相似文献   

16.
毛芳 《旅游纵览》2013,(12):275
高职旅游类专业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要,该专业的英语要求突出实用性。而高职学生英语普遍基础不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旅游英语》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利于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通过英语与旅游业务实训结合,培养旅游专业知识及较高英语交际能力,工作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旅游专业实践性强、专业化复合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苏省范围内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对省内开设有旅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在国家对高职专业作出重大调整背景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结构调整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应对建议,以期完善旅游类专业结构,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为旅游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一流本科“双万计划”建设对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指引了新方向。以创新创业这一核心素能入手,剖析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能培养内涵及要求,从重构新文科课程体系、打造赛训结合长效机制、营造真实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能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旅游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素能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讨应用型地方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包括潜在的“知行”脱节、校企合作领域单一、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拓展合作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合与应用跨学科知识;强化导师指导;项目驱动,开展实践导向项目;构建多元合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等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应用型地方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03,(3):58-58
西北师大旅游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中国西北地区普通高校中惟一的一所旅游类二级学院。旅游学院以“面向西部开发,创建一流专业,服务旅游产业”为办学指导思想,是西北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西北尤其是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