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看到宁夏一些地方报刊上有关灵武与灵州的文章,把灵武与灵州混为一谈,说“灵武古称灵州”,就是说今灵武是由古灵州演变而来。由于编纂《宁夏水利志》的需要,笔者查阅了有关史籍和志书,得知从汉惠帝四年(前197年)置灵州到民国2年(1913年)改灵州为灵武县的2100多年间,灵武与灵州是两地两名的时间相当长,二者合而为一的时间比较短。现将了解到历史上的灵武与灵州的建制沿革整理出来,简要记之于下,就正于史志学者。  相似文献   

2.
陈永耘 《文博》2010,(3):55-60
本文通过对古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城城址的确证,以及历年来灵州古城所出土带有中西文化交流印痕的重要遗存的介绍,反映出灵州作为丝绸之路北方重镇曾有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出宁夏在丝绸之路上曾有过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嘉庆《灵州志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州(今灵武市),始建于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是塞上历史名城,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唐朝设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一跃而为宁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化的中心。明代改为灵州千户所,清代为灵州直隶州,属宁夏府。民国改为灵武县。1996年改设灵武市。  相似文献   

4.
唐朝与宋代初年的灵州,是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枢,也是丝绸之路灵州道穿越的大都市。唐宋时期穿越灵州有两条道:一是唐太宗时期的“参天可汗道”,即回鹘道,它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太宗平定突厥民族后,漠北各民族要求开通“参天可汗道”,以实施与中原的交往与贸易。唐太宗亲往灵州会见铁勒诸部首领,并赋诗勒石以记其事。在平息安禄山叛乱的过程中,唐肃宗以灵州为大本营,丝路灵州道仍起过重要作用。二是宋代初年的长安凉州道。晚唐、五代与宋初,由于长安凉州道受阻,灵州道成为中转、集散的交通枢纽。灵州道有两条走向:灵州凉州道是捷径,灵州甘州道走草原丝绸之路。宋夏对峙后,灵州道受阻,西域、中亚向宋朝的朝贡改道,秦州路取代灵州道。  相似文献   

5.
“古灵州在宁夏吴忠市!”随着2003年5月8日吴忠唐朝灵州吕氏夫人墓志铭的发现,现在宁夏区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且接受这样的观点了。自从2003年3月吴忠利通区唐墓群发现以来,区内外新闻媒体极为关注,从中央至各省、市、自治区的新闻媒体,以及宁夏的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银川晚报、新消启、  相似文献   

6.
三、任按察使 修筑河堤 1.臬台张公造福灵州天启壬戌二年(1622年),大明朝廷晋升河东兵备张九德为按察使,在宁夏治理黄河,修建灵州河堤、秦渠长堤、汉渠芦洞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发展宁夏河东水利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复芜田数百顷”、“岁额聚增数千石”,受到百姓一致称赞,成为宁夏地区明代治理黄河的功臣。  相似文献   

7.
在隋唐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灵州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隋唐两朝防范与抵御突厥、薛延陀南侵的重要门户。丝路草原道的出现、羁縻府州制度在漠北的推行和灵州会盟的举行共同促成了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为北方边疆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唐朝的强盛、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末北方的几大藩镇中.朔方(灵州)节度使是除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州节度使朱全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之外的京西北较为重要的藩镇势力,对唐末的政治格局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由于灵州位于西域、河西通向中原的交通要道上.加以朔方节度使管辖区域内蕃汉各民族势力繁杂.又是唐王朝西北边境重要的屏障.  相似文献   

9.
灵州城曾是中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城市。灵州治城有过四次移建,出现过五座治城。北魏孝昌二年废薄骨律镇改置灵州,初治胡城。西魏大统六年灵州首度自胡城迁至薄骨律镇旧城。明洪武十七年,灵州二度北移至灵州新城。明永乐中,灵州三度北移十余里,另筑新的治城。宣德三年,灵州四度迁至新的治城。  相似文献   

10.
明代,由宁夏黄河东部横城之北,向东经灵州北部至花马池(今盐池县)先后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称“河东墙”。是成化十年由徐廷章、范瑾负责修筑;另一道称“深沟高垒”,是王琼负责修筑。“河东墙”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由上篇补说做了介绍,本文再对“深沟高垒”长城的几个问题续说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塨 《丝绸之路》2012,(6):95-97
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也不例外。如何确立自身的艺术面貌,彰显地域艺术特点,这也是有关宁夏美术的现代性构建问题。本文结合宁夏文化的特点,通过对宁夏美术现状的简单分析,对该问题做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唐朝第四任灵州最高军事长官——灵州道行军大总管,是被誉为“盛唐战神”的大将、军事家、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唐初有4位有名的大将:李靖、李道宗、李勣、薛万彻,其中3位到灵州担任过最高军事长官,足见灵州在唐代战略地位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灵州道是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路网分布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腹地。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可以断定这一地区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西北最重要的盐业基地之一,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盐驼道,在沙漠戈壁中与灵州道交错重合。骆驼是古丝路的象征,在处于农牧文明交汇地带的盐运路网中,它们与驼客和谐共生,产生了颇具人类学研究价值的骆驼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26日上午,宁夏亘元集团公司在金能宾馆礼堂隆重举行《石嘴山煤矿志》(续)首发式,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忠礼、宁夏煤炭工业局副局长陈恕、石嘴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田希明、宁夏煤炭基建公司党委书记高志勤、宁煤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克忠、太西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赵长青、灵州煤业集团公司、奔牛集团公司、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灵州境内的主要驻军唐初沿袭隋朝兵制,李渊谋求恢复耕战兼顾实行府兵制.府兵为常备兵,灵州境内驻有重兵。唐初,关中有12道,共置12军府.灵州隶属关内道。各府之兵皆由骠骑、车骑(副手)两将军统之。  相似文献   

16.
唐代灵州(治回乐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灵州东与盐州(治五原县,今陕西定边县南)毗邻,西有贺兰山屏障,南与原州(今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北至黄河南岸.辖境约今陕西北部、甘肃陇东、内蒙古河套地区及宁夏中北部。唐初,灵州初辖回乐、呜沙、灵武、怀远、保静5县,后增加温池县。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书中所见晚唐五代宋初的灵州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中年间沙州使者循回鹘旧路 ,北趋居延海并假借天德军、迂回灵州而达长安 ,灵州道由是开通。咸通年间凉州光复后 ,灵州——凉州道空前活跃 ,并成为维系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必由之路。其大致走向 ,基本上是在横穿腾格里沙漠后 ,溯古白亭河 (今石羊河 )南下而行走的。  相似文献   

18.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在沙州起事,随即遣使入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文献P.2748号文书做了进一步考订,认为虽然文中提及灵州等地理名词,但由于灵州的出现与沙州使者入朝无关,且没有证据显示文中"定远"即为"定远军",所以学者此前所得出的大中二年沙州使者由天德军经定远军,再南下灵州并最终入京的推论恐难成定论。  相似文献   

19.
《宁夏史志》2004年第3期刊载白述礼先生《古灵州历史大事浅说》一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其中汉惠帝置灵州,北魏孝明帝立灵州一段,在谈论刁雍在古灵州地区修渠时说:刁雍“上表奏请开艾山渠。”艾山在吴忠以南,原富平县西南三十里,也就是今天的牛首山。引黄河水修渠,史书载“灌田四万余顷”。对此段叙述,我也有一些看法,与白先生商讨。  相似文献   

20.
《嘉靖宁夏新志》卷三中卫“建置沿革”条目记载:“秦汉北地郡地。唐灵州河西地。元置应理州,属宁夏路。国朝洪武初,州废,以宁夏左屯卫军余屯种于此。三十二年,复徙屯种军余于宁夏。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给‘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印’,属陕西都司。迁实在京、在外军官六千余员名,遂为河西重地。宣德初,以都指挥守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