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近四十个年头了.虽然已年过半百,但对童年的事情,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曾记得1947年10月,晋剧界著名演员筱桂桃的名师筱吉仙(张宝魁),在天津承办了一班  相似文献   

2.
筱桂梅,山西祁县人,本名赵玉梅,师从名伶筱吉仙(张宝魁),攻文武小生,善演赵云,岳飞、吕布等古代少年英雄,擅长各种舞台技艺,深得张老先生的器重,其扇子一技已成绝响.其后再无人运用其技塑造人物.她曾在二院(今年风剧场旧址)长期献演.  相似文献   

3.
在晋中、太原的晋剧爱好者及山西戏曲界,提起程玲仙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正当她展现其艺术才华时却于1999年11月18日去世了,终年64岁.程玲仙的一生,是坎坷而又充满敬业精神的一生,是为晋剧表演艺术升华而苦苦追求的一生,是为晋剧艺术发展贡献的一生.程玲仙是晋中地区晋剧团的刀马花旦演员,早在5O年代初就誉满晋阳了.她的唱腔别具一格,不知根底的人还以为她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呢!其实,她小时候嗓子的条件并不怎么好.  相似文献   

4.
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家中挂着一幅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条幅,这幅字是1964年秋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开会期间,周总理接见文艺界代表时赠给筱文艳的。上题“努力学习,精益求精”8个大字,这幅字虽经历了30年的沧桑更迭,但依然墨气凝重,挺拔圆浑。筱文艳把这幅赠言视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如今她虽已年过古稀,但当年周总理对她的亲切关怀和教诲却常常浮现在眼前。相见不相识1952年夏天,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筱文艳率团赴京参加演出。她与何叫天、杨占魁、武筱风等淮剧著名演员联手演出《兰桥会》、《种大麦》、《王贵与李香…  相似文献   

5.
“花女子”(1906—1959)是晋剧北路梆子早期一位著名的女演员,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在西口的绥、包和雁北一带,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她原名李桂林,出生于山西右玉县城鼓楼下.早年即父母双  相似文献   

6.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玉山先生为晋剧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晋剧发展史上,不论是中路梆子或北路梆子均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至今仍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闪耀着晶莹的光彩,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陈伯华是我国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尊敬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20世纪初,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世纪.她出身穷苦,贫困与苦难炼就了她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倔犟的性格,伴之天赋的戏曲艺术的灵性和才华,使她15岁豆蔻年华时便脱颖而出,以汉剧“筱牡丹花”艺名蜚声剧坛,名噪武汉和湖北,为她日后中兴汉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934年左右,我母亲在民众乐园的“新市场”亲自组建了一个实力雄厚、阵容强大的汉剧泰斗大王班,其中就有我十分崇敬的董瑶阶先生.人们为要在牡丹花与筱牡丹花之间作个区别,索性在董瑶阶先生的艺名上加个“老”字,这就是“老牡丹花”与“筱牡丹花”并称的来由.  相似文献   

9.
“女扮男装演须生,声情并茂艺惊人”,这是著名作家马烽对马玉楼精湛表演艺术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作为晋剧泰斗丁果仙的高足,作为丁派艺术的传人,马玉楼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她那高亢激越、独具个性的唱腔,挥洒自如、细腻传神的表演,至今仍回荡在广大观众的心中,戏迷们不仅留恋她的过去,更关注她的现在。为此,乙酉中秋,笔者专程拜会了马玉楼夫妇。  相似文献   

10.
荆晖 《文史精华》2008,(Z2):54-57
当年曾在北平、保定等地与芙蓉花、筱玉凤、赵连喜、赵丽蓉、新艳琴等同台献艺的评剧名家爱莲茹,其从艺生涯颇具传奇色彩,用她自己的话说: "幼年随母走江湖,少年自己闯江湖,青年一度弃江湖,难以割舍回江湖."她几十年与评剧结缘,为几代戏迷称颂与传扬.爱莲茹小名李大俊,大号李少萍,满族正黄旗人,祖籍北京,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农村.谈起她的从艺经历,还要从她的家世说起.……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以前,我在北平曾经看过一次丁果仙的戏,那时丁果仙的艺名叫“果子红”。虽然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但是关内还是很平静的。果子红来北平演出,为前门外二三十万山西商人提供了一次过瘾的艺术享受。据说,她演了一个月,场场满座。我出于好奇,到前门外的广和戏院买了一张票,在那儿看了一次果子红的演出。记不清我买的票是后排,还是站票,我远远地看见台上有个戴七  相似文献   

12.
著名晋剧老生邓有山先生,有个很别致的艺名——“舍命红”.晋剧界习称老生行当为“红”.那么,“舍命”二字又从何而来呢?说来有趣,此乃四十年前大同戏迷所赠.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30年代,晋剧“须生大王”丁果仙在上海百代公司制作并发行了第一张晋剧唱片,将晋剧在中国最大的都市叫响;时隔70多年后的2005年金秋十月,一部表现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命运的晋剧《范进中举》又一次征服了上海观众,赢得专家和广大戏迷的一致喝彩。在传统戏曲受到经济大潮冲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第二故乡”。她少年时随戏班来到张家口并唱红于此地,成为一名晋剧新秀。张家口既是她人生道路的起跑线,也是她灿烂辉煌的艺术业绩的奠基处。十年“文革”期间,郭兰英又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蔚县北洗冀村,经受了“心”的磨练,种种切切令歌唱家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5.
正1933年京剧传入牡丹江,由宁安兴宁舞台的文武老生筱月明来牡丹江组班。班底有筱金娃、张盛亭、李三胜、筱喜茹、筱宝玉、筱月秋、于宝亭等,在西长安街路北丹江舞台演出,这是牡丹江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建于1933年。到1934年10月共有艺人及乐手等46人。为京剧、梆子"两下锅"班社。此间,先后来搭班演出的有唐韵笙、李鑫培、筱万斌、娄少亭、刘瑞轩等。唐韵笙是长期在东北演出的文武老生,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文武兼备。除老  相似文献   

16.
湘西“刘三组”传奇──记民歌手张友桃柯云张友桃,又名桃妹,1916年7月7日出生于慈利、沅陵边境武家湾,因祖籍广西桂林,故人称她是湘西的"刘三姐",或湘西歌王.一逃婚友桃12岁时被送到比她小11岁的金渊章家做童养媳,受打挨骂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有一次....  相似文献   

17.
刘笃敬(1848—1920)字缉臣,号小渠、筱渠、筱邃,山西襄汾县(原太平县)景毛乡南高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优贡,光绪元年(1875)太原乡试中乙亥科举人.曾三次进京考进士,皆未中.后在京任刑部主事,加员外郎衔.《太平县志》协修,山西最早办电业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懒人,一年四季不想干活,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懒得出奇。有一天,他懒洋洋地来到院场心,看见种在院场心的那棵果树上,几个细小的果子已成熟了,不由得馋涎三尺,但又懒得爬树,就懒洋洋地就地坐下,张大嘴巴,等着果子掉进他的嘴里。他等呀等,等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果子掉下一个来。但他还是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下午,肚子也饿了,嘴巴也张酸了,果子还是没有掉下来。他一时火冒三丈,也不知  相似文献   

19.
杨畅 《文史月刊》2005,(3):45-46
张家口是晋剧的第二故乡。我是个戏迷,从小就爱看晋剧,还常爱唱几口儿。记得上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张家口有许多戏园子(现称剧场)。正如人们所说的“大境门,大清河,店铺商号戏园子多。”当时戏园子和戏班(剧团)不分家,晋剧很兴旺。  相似文献   

20.
朋友小E年初就打算结婚,于是4月的一天去婚纱店看婚纱,店里的老板娘十分开心,主动要求给她打对折。小E心中更是窃喜不已,直到已经“半年婚”的今时今日还谆谆教导我们大家,看婚纱的时间也是有学问的,之所以她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全因那天是清明节!婚纱对女人的吸引似乎是不分时间年龄种族地域民族的,9月13日在大连举行的日本著名设计师桂由美的婚纱专场,在业界引起了一个不小的震动。素来以多层荷叶边、精致刺绣、夸张花朵、不对称折叠而见长的“桂由美”风格,本次又将东方的婚宴礼服文化和日本和服的设计元素融入。极尽华美的优雅,让每一个新娘都光彩照人又别具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