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墓址情况及发现经过 1975年4月,邗江县杨庙公社殷湖大队蔡庄生产队,发现了一座五代墓的前室砖顶和墓门与甬道的券顶残迹。蔡庄五代墓位于邗江县西的蜀冈上,北距杨家庙二公里,东距七里甸二公里半,南距蒋王庙一公里半,西距仪征县界三公里半。  相似文献   

2.
1983年,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在成都市金牛区青龙乡发掘清理了一座五代后蜀墓葬。据出土墓志载,墓主为后蜀大将军、乐安郡王孙汉韶。  相似文献   

3.
成都永陵附近于1990年发现的一座大型五代墓葬,有人认为是前蜀后妃墓。本通过对墓室规模和出土器物的研究,认为此墓应是前蜀周皇后墓。  相似文献   

4.
试析广元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元历年来出土多件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反映出了五代时期后蜀币值、“利州绍兴监”、“第九都”及○七二医院南宋墓墓主人身份等相关的问题.对宋代利州绍兴监遗址所在地的确认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3月,浙江省上虞县蒿坝公社发现有纪年的古墓一座,出土了很多有"永初三年"、"己酉"等铭文的墓砖,省文物部门及时进行了清理,编号为上虞M52。现简介如下。一、墓葬结构墓位于蒿坝公社后旺大队狗尾巴山的南坡上,濒临曹娥江,西100米即为江堤。墓上半部已毁,下半部基本完好,墓内有顶上坍落的杂土和楔形墓砖。墓门方向正西。  相似文献   

6.
《文物》1979,(4)
1977年5月,扬州郊区城东公社的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唐代砖室墓。该墓南北向,由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残长9.6、宽4.9:米。墓底离地表2.6米。甬道和前室部位(向上约85厘米处)有一座简陋的五代墓迭压着。据当地群众说,这里解放前还是一片高地,解放后,由于平整农田,移土填塘,才被削平。  相似文献   

7.
王建墓保坎的修复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自建国以米,党和政府曾前后五次拨款维修。1983年,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王建墓文物管理所对王建墓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保坎维修工程。(图一,二) 我国目前已经发掘了的五代时期的帝王陵墓共有三处,即成都的前蜀王建墓和后蜀孟知祥墓,以及南京的南唐二陵。以上几座五代时帝王墓(除王建墓外)都是依山而筑,而王建墓则是建筑在地表之上,平地起券,券顶上加盖石板,然后由人工垒封土呈圆形的墓。冯汉骥先生《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说:“陵台现高约15米,直径约80米,圆形,  相似文献   

8.
2015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蜀冈村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梯形,方向125°。墓内木棺保存完好,呈前高后低的船形,前挡板外侧做成仿木门结构,其底端连接一木质模型拱桥,棺下为前部带栏杆的须弥座。根据出土的买地券可知,此墓墓主为田氏,卒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此墓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纪年明确,为研究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晚唐五代墓葬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南金 《四川文物》2020,(2):96-105
明代蜀藩墓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现颇多。结合对《明实录》等文献的梳理,推测潘家沟蜀王墓为明晚期的蜀端王墓,圹志碑未写蜀王谥号或与继任者"遽奏名封"一事有关。根据墓葬形制及蜀王文集、地方志等文献,凤凰山"蜀王妃"墓应是一座明早期的郡王级墓葬,墓主为崇庆王的可能性更大。结合部分亲王妃、郡王等略低等级墓葬的分布情况,可知蜀藩亲王墓可分为成都北郊、成都东南郊、黄龙溪、仁寿4个墓区。明初蜀王墓的选址经过较严格的规划;僖王使用了尚在郡王位时即已选定的墓址;此后的和王、定王选址较分散,距成都较远;怀王之后均相对集中葬于成都东南郊,或有政令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山东嘉祥英山二号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5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墓。我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由于同年2月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墓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英山一号"的隋墓,故将此墓编为"英山二号"。英山二号隋墓位于英山一号隋墓西南约12米处。墓系圆形单室砖券,穹形顶,白灰抹面,墓壁个别处隐约有壁画痕迹。墓室破坏严重,除发现少量陶片外,出土遗物仅有石门吏两件和石墓志一盒。  相似文献   

11.
临安县板桥五代墓,位于临安县东南约10公里,在板桥公社如龙大队金家畈村西北后半山南坡。1970年4月,该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开山造田时发现此墓,并报告了县宣传站。为了搞清情况,我们对出土器物的位置进行了了解,绘制了墓室结构图。编号为临安M21。现将墓葬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54-78,中插3-中插4
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9,(8)
1978年2月,山西省襄汾县文化馆在永固公社南董大队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清理了一座古墓。墓为攒尖顶单室砖墓,平面形,长580、宽570厘米。除北壁下砌一砖床外,东西两壁下各砌出砖二层台。墓内人骨架十一具,出土器物六件。计白粗瓷碟一件,漆绘小"木棍"一根,自汉至明洪武铜钱二十二种六十二枚和铁棍、铁车(车川)等镇墓物三件。另有一张木床,置于北壁砖床之上,保存较好。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1972年3月,在新建县乐化公社乐化大队老屋村和望城公社招贤大队"南昌市湾里砖瓦厂"工地先后清理了两座晋墓。这两座墓均为长方形券棚式砖室墓。望城晋墓中部两壁有一组对称的双砖迭砌的砖柱,墓室因被挖毁,其结构和器物出土位置均不明。乐化晋墓在墓室近中部2.48米处  相似文献   

15.
1973年11月,四川省大邑县五龙公社盐店大队一座有"建安元年六月造作"字砖(图一)的东汉砖室墓中,出土两件青瓷罐。此墓曾多次被盗,殉葬器物全部打碎,两件青瓷罐是在墓底淤泥中清出后修复的。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后蜀孟知祥墓与福庆长公主墓志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蜀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1973年市文物管理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  相似文献   

17.
成都永陵     
在成都西北方三洞桥北的一座青草坡,长期误传是汉代司马相如的抚琴台。1942年考古发掘,发现是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距今已1000多年历史。陵墓为直径80余米、高约15米的圆形封土,墓内由14道双重石券构成。分前、中、后三室,中室放置王建棺椁,后室御床坐立王建真容石刻像,为国内帝陵唯一皇帝雕像,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18.
1975年12月,山西襄汾县南贾公社东刘大队开挖水渠时,发现一座早年已被严重盗扰的砖砌券洞复室墓。墓前室顶部曾有不甚工整的"嘉庆五年"墨书题记一行。当地群众称此墓为"刘文虎"墓。墓内六棺皆被捣乱,骨架狼藉,随葬品仅余铸铁灯盏一件和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82,(12)
1980年12月,江苏省江阴县夏港公社三元大队发现一座北宋墓,出土了一批文物。此基位于江阴县城西2公里的澄常公路以北、在1978年发现的北宋工部侍郎葛宫墓(俗称"尚书墩")以南50米。墓室离地表1.4米(图一)。从出土的经卷和买地券题记得知,此墓为"故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  相似文献   

20.
薛登 《成都文物》2000,(2):8-19
1997年9月下旬,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五组,因当地砖厂取土,发现一座大型砖室墓。本区文物工作者闻讯.即刻前往察勘。探知这是五代时期前蜀开国元勋、魏王王宗侃及妻明德夫人张氏合葬墓。入葬时间是公元923年,农历十一月六日。该墓因已严重毁坏,报经市、区主管部门同意作为残墓,由成都市考古队指导龙泉驿区文物工作者按章进行清理。现场清理工作,于当年10月2日至11月10日完成。兹予择要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