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武《平阳志》是现存最早的山西方志刻本,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该志被发现时已是残书,全书并无编纂者信息。《山西地方志综录》《山西文献总目提要》中认为洪武《平阳志》作者是张昌。经考证,明洪武年间平阳府至少修有两部府志,一为现存洪武《平阳志》,另一部为张昌所修《平阳郡图志》,且张昌《平阳郡图志》成书于洪武《平阳志》之后。洪武《平阳志》作者不是张昌,应为序中所载之“二贤守”。  相似文献   

2.
年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特载是年鉴的独特形式。凡一地之年鉴,篇首大多设“特载”,以达到纲举目张之效。如《福建年鉴》、《福州年鉴》、《厦门年鉴》、《龙岩地区年鉴》等都如是。也有不设特载,而是以另外的形式替代的,如2000年《福建地税年鉴》设“文献篇”,选辑当年省地税务颁布的9份主要文件。2006年天津市《河东年鉴》却设“领导笔谈”,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长、区政协主席、区纪律检察委员会书记5人署名文章替代“特载”。1999年《秦皇岛年鉴》也采用领导人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3.
根据出土简帛文献,《论语》中的“即戎”当为“節戎”;根据《论语》的一贯思想和“教”、“以”的用法,《论语》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当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相似文献   

4.
山西,古称河东,为"表里山河,形胜之区",元代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为中书省直辖区.由于该区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有关文献所涉滋繁,虽多收录于《全元文》之中,但仍有遗漏.笔者在翻阅碑刻文献中又发现元代所涉山西文献六则:漆伯善《宣慰谢公述修考妣功德之记》、王思诚《重修晋祠庙记》、魏初《辽州重修宣圣庙碑》、卢懋《义...  相似文献   

5.
京剧名伶金少山,系著名京剧花脸金秀山之子。金少山幼年随父学艺,演架子花脸兼铜锤,曾与其父同台演出《父子会》、《洪羊洞》等剧,由此崭露头角。 金少山身材魁伟、嗓音洪亮浑厚,高中低音都能响堂。他对吐字、润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较一般铜锤花脸细致,有自己的艺术风格。金少山继杨小楼后与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一时声名大震,被誉为“活霸王”。他的《刺王僚》、《盗御马》、《二进宫》、《草桥关》、《锁五龙》、《牧虎关》等戏,均属黄钟大吕之音。  相似文献   

6.
张代春 《史学月刊》2006,(10):124-126
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段历史,自民国以降,占主导地位的有袁世凯“窃取”说(陈旭麓:《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孙中山“让位”说(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下,中华书局,第491页)及孙中山“还位”说(陈一容:《孙中山“还位”辩证》,《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我以为,单从某一方面某一立场来看,以上观点不无道理;但倘若把这一事件置之全局,则有说理不足之嫌。以下笔者试图将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这一“过节”置于当时的背景之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进入现场,从积极层面探寻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  相似文献   

7.
象征思维是《周易》古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同一事物具有多向多重象征功能。传统上从鼎是国家之象征的角度解释《鼎》卦及“鼎新”之义的发生与《鼎》卦本义不符。鼎之本用是一种烹饪器具,古代化中烹饪器具、食物、饮食行为等皆曾象征、隐喻“性”。作在对《鼎》卦中的隐喻、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对全卦进行全新的诠释,认为《鼎》卦本义是围绕男女婚姻性生活的占筮,其中以“鼎颠趾,利出否”隐喻停妻纳妾,因之发生“鼎新”之义。  相似文献   

8.
荀子与《诗》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六经”的传承,有着卓越的贡献。自清代汪中肯定荀子于“六经”之贡献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荀子与《诗》学的关系,多持怀疑态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郭店楚简等以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等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我们由荀子与《诗》的传流,地下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称、引情况,《荀子》一书引《诗》、论《诗》的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出发,可以知道荀子与《诗》学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诗》学的传承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比较国会图书馆、天一阁和东洋文库本的基础上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是迄今所见存世最好的刻本。同时围绕和田清和司律义有关明代蒙古史研究的成就与缺憾,检讨《两镇三关通志》的史料价值。以明朝为正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是《两镇三关通志》文本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管子》中有两个令人费解的“食”字,分别见于《君臣》上、下篇: 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君臣上》) 关於此句,尹知章注曰:“君意委曲随於女谒,若食之充口。”俞樾云:“古字‘食’与‘饱’通。《说文.虫部》:‘饬,败创也。”  相似文献   

11.
广西学者闵光弼所著《诗经大义》,因晚清古文名家、同乡友人朱琦所撰《后序》而为人所熟知,但闵氏生平因文献记载稀少、分散而不为人所知。目前通过汇考相关方志、笔记、文集、书信等,可略知其家世、仕履、政绩和交游。其交游对象包括广西巡抚梁章钜及其子梁恭辰、同乡士人龙启瑞、周必超,晚清名臣左宗棠及其子左孝威。而闵氏的著作除了《诗经大义》,还有任职桑植时撰写的《移建奎星楼记》一文。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2期载张旭束先生《“迦沙”非陨铁》,认为《汉语大词典》将“迦沙”一词释为陨铁是错误的。有关“迦沙”的记载,见於《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诸书,均作“天每雨铁,收而用之”。此处之“雨”(yù),意思是像雨一样降落,非指下雨。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常见,  相似文献   

13.
晚近姚华适为“通人”,他最为世人肯定的学问是曲学。姚华曲学在其“诗统”阐释中彰显出总结性、系统性,以其曲学专著《曲海一勺》为代表,“诗统”的主要内涵有:一、从曲学内部来看,依体制先《原乐》,辞乐合一,诗被管弦,乐变体变,故变而为曲;就诗本而《明诗》,诗关性情,千栽未易,曲最能传情;论功用必《骈史》,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可“化民成俗”,诗关世运,世变诗变。如是则曲最应时世。二、由是则形成诗一词——曲的发展统系,此统系皆薪火相传了“诗统”精神。三、今之曲当随世而“通变”,以继“诗统”。三者间,前二者是有意识的阐释,此种“温故”为历代所无;后者是介于有意与无意同的“诗统”续建,此种“知新”则多付阙如。  相似文献   

14.
西周金文中作修饰语之“王”字,有“大”“首”诸义,冠于亲称之前,一般表示年长。如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2158出土“芮伯作王姊”组器,铭文中的“王姊”即大姊,其身份当为芮伯之长姊。见诸伯庶父簋、应侯见工簋盖铭之“王姑”,则指大姑,也就是父亲的长姊。同理,西周金文中的“王父”“王母”之王,亦多指年长,而非辈分提升。此类亲称系统,显然有别于《尔雅·释亲》等东周文献之记载,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比对运用,应审慎处理。金文亲称“王某”内涵的准确把握,于推进西周婚姻、家庭和社会组织等问题之研究,以及相关史实的复原,当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旧约。创世记》中的犹太人之祖雅各在希腊文《约瑟祷文》、科普特文《埃及人福音》、《九姓回鹘可汗碑》粟特文残片、摩尼教中古波斯文祈祷文、伊朗语赞美诗中化身为天使,在希腊文咒文与护身符中成为人们祈求的天神,在敦煌摩尼教汉文文献《下部赞》中被称为“头首大将耶俱孚”,在福建霞浦文书中则被称为“俱孚元帅”、“耶俱孚大将”或“俱孚圣尊”,成为护法天神之一。雅各从以色列人之祖逐步演化为中国民间宗教护法的曲折过程,诚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引人入胜之一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2003,(3):79-79
《山西大典》是一部全面反映山西省情的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的大型典籍性工具书。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是包罗宏富 ,纵述历史。《大典》以全面反映当代山西省情为主 ,记事重点放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下限至 1 995年 ,适当追溯历史渊源 ,全面反映山西的历史与现状 ,纵贯古今。二是内容广博 ,点面结合。《大典》记叙内容囊括山西的方方面面 ,分别从宏观(卷一《省情综览》)、中观 (卷二《地市概览》)、微观 (卷三《百业要览》)三个不同的角度翔实反映山西的地情 ,由面到点 ,点面结合。三是资料翔实 ,准确可靠。《大典》的编纂工作始终…  相似文献   

17.
董常保  白瑞萍 《沧桑》2009,(5):42-44
本文对清康熙版手抄孤本《山西宁武守御所志》和乾隆十五年刊本《宁武府志》的"宁武县"部分史料的异同,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认为《山西宁武守御所志》对《宁武府志》具有填补空白、补充遗漏和甄别谬误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邦歌诗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2,(12):49-52
一、击筑慷慨歌《大风》,泣血深情悲《鸿鹄》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割记》中批评司马迁写《史记》不大重视文献记载,对“经术之文、干济之策,多不收入”。较之班固《汉书》,这的确是《史记》一个缺憾。但司马迁自有收文标准,对于自认为特别美好特别关键的文献,记载得就特别详细。比如刘邦的两次唱歌,既录其歌词,又记其背景,细节生动.氛围感人,千载之后读之,犹闻其声,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林光钊 《西夏研究》2022,(2):117-124
文学研究不能忽视作为边缘研究材料的旧志。清代宁夏进士梁栋之字相关文献记载不一,考之旧志,“飞虹”“南浦”皆为梁栋之字。梁栋所修《[乾隆]含山县志》有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传世,以纲目体行文,重视艺文,质量较为上乘;《[乾隆]新化县志》有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传世,以平目体行文,重视人物,质量亦甚佳。观此二部旧志之编修及内容,可为旧志编修缘起、体例设置、内容变化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古音系统的《大广益会玉篇》、《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韵镜》、《七音略》等述中的“邪”纽应归于几等?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之《检例》中云:“精清两头为真的。”说“邪”纽有一、四等。清际江永《四声切韵表》中《等位图歌》也有:“舌齿之头一四等”,“有禅三等有邪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