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5日,是我国杰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蔡元培先生光辉的一生,对中国社会有两大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第二、“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因此,蔡元培先生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一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89年中举,1892年在京殿试,被录为进士,擢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升补为翰林院编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是蔡元培思想发生剧变的重要因素,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他以极大的震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象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皱了中国社会因循守旧的一潭死水,使当时  相似文献   

2.
正蔡元培(1868-1940年),字孑民,浙江山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可先生苦学不辍,最终在文化、教育、救国图存、改良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在香港病逝后,毛泽东在唁电中尊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活于新旧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这也造成了他曲折多舛的人生经历。不论身在何处,他始终未忘记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3.
作家陈西滢早年与蔡元培先生有过一些交往。有一回,陈西滢和蔡元培先生,还有另外一个人一起在一家旅馆住宿。三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蔡元培先生不太聊天,所以,当陈西滢和另一个人聊天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做自己的事,看书或写东西。但有一天晚上,另一个人出去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鲁迅。可是,你未必知道,中国的另一位哲人和先贤蔡元培与鲁迅交往的详情,以及他对鲁迅一生的影响。还是郭沫若说的好:“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相当大,而他对于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最杰出的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 美育,是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美育实践上。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美育事业的真正首倡者和奠基人。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美育学说,也继承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美育传统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美育体系。他著书立说,阐述美育的理论;他大声疾呼,敦请文化教育界重视美育;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承认;他热情洋溢,满怀信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我国全民美育  相似文献   

6.
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先生,毕生致力科学文化事业。一九四○年他逝世时,毛泽东同志在唁电中称誉他为“学界泰斗”。他晚年创办主持中央研究院,倡导学术自由、扶植科学研究,对我国现代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喑不声。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二)几多恩怨争牛李,有数人才走越胡。顾犬补牢犹未晚,只今谁是蔺相如?以上两首七绝,是蔡元培书赠鲁迅的。诗笺上没有题署年月,只有"旧作录奉、鲁迅先生正之,蔡元培"上下双款,还有"孑民"之印。据《蔡元培先生手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启功、牟小东编)一书中的考证,书赠时间是1933年1月17日。蔡元培于何时创作这两首绝句,据现有资料仍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蔡元培全集>中误收的一篇名为<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的文章.指出<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不是蔡元培所作,而是王代之所作,澄清这一史实,并不妨碍我们承认蔡元培先生创办国立艺术院的功劳,相反,更能突显出蔡元培先生的用人之道,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9.
肖力 《江淮文史》2006,(4):71-76
出于对蔡元培先生的敬仰,2005年10月,我们专程去瞻仰蔡元培先生的故居,拜访了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蔡睟盎.当我走进地处上海市中心闹中有静的华山路303弄时,不禁感慨莫已,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是在附近的大胜胡同里度过的。看着这熟悉的环境,沿着那洒满法梧浓荫的鹅卵石小道,穿过一排排欧式小花园洋楼,径直走到倒数第二排一幢小楼前,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左侧耸立着一块约高2米,宽3米的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蔡元培先生故居”七个苍劲有务的隶体大字。  相似文献   

10.
贵阳教育界在30年代有“三怪”,他们是田君亮、李傲元和朱穆伯三先生。 朱穆伯,遵义市人。2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的老师是章太炎的门生黄侃,其孤高傲世的性格,博学精研的精神,颇受黄侃的影响。蔡元培先生办北大的工作作风,经常对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1.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时,陈独秀已僻居四川江津,此时,他也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历经艰险、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他早已没有了惊恐和慌张。但是,对于蔡元培的逝世,他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所以,当北京大学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两人过从甚密的交往。  相似文献   

12.
与蔡元培女儿谈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对蔡元培先生的敬仰,2005年10月,我们专程去瞻仰蔡元培先生的故居,拜访了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蔡睟盎。当我走进地处上海市中心闹中有静的华山路303弄时,不禁感慨莫已,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是在附近的大胜胡同里度过的。看着这熟悉的环境,沿着那洒满法梧浓荫的鹅卵石小道,穿过一排排欧式小花园洋楼,径直走到倒数第二排一幢小楼前,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左侧耸立着一块约高2米、宽3米的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蔡元培先生故居”七个苍劲有力的隶体大字,门侧挂着醒目的“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牌子,这正是我们要访问的地方。接待我们的是蔡…  相似文献   

13.
正《炎黄春秋》杂志2016年第9期刊登了《蔡元培的上海"朋友圈"》一文。文中蔡元培的这个朋友圈中也包括张元济。文中称,蔡元培"完成了从清朝翰林到革命党人的重大人生转型。这种转变的完成,与蔡元培当时所处的时代、城市,以及他的朋友圈均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之结果"。我认为,文章未提及蔡元培与张元济共同的老师陈鼎的影响,而这个人的影响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
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蔡元培,因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高尚品格,被学界推崇为“一位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毛泽东则称蔡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笔者仅就所见资料,谈谈蔡先生在用人上的两桩事。 一、空前隆重的康宝忠先生善后事宜 《北京大学日刊》第四百九十三号(中华民国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头版二栏刊登 校长布告 本日为本校已故教授康心孚先生开追悼会应  相似文献   

15.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元培掌校后,北大才转变为今天人们心目中开风气之先、自由包容的"北大"——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大"。而提到蔡元培,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北大校长、教育家。"思想自由、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与中华民国大学院制(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华民国教育史上,也即在1929年至1930年期间;曾试行过一个以“大学院”、“大学区”冠名的教育行政制度。这个新制度的肇创人即为民国教育界公认的“泰斗”蔡元培。然而,这一时有“奇葩”之誉的制度仅为昙花一现,试行不到两年便被废止,而作为“栽花人”的蔡元培先生,在这一制度试行之前,曾帮助蒋介石建立了南京政权,在这一制度夭折后,却愤而辞去本兼各职,出走南京,甚至与中共结盟,反对蒋介石独裁。这在蔡元培一生中称得上是一次最重大的转折,而这一转折的原因,显然与大学院制的兴废直接相关。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与张元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鹤庼、孑民)先生是“学界泰斗”,“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张元济(菊生)先生几以毕生心力将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驰名世界的巨大出版事业。他们两位对于中国的教育与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蔡元培一生中,历时最久交谊最深的,莫过于张元济。他们两人有着“六同”的关系:第一是同庚,他们都出生于清同治六年丁卯,张是九月二十八日出生,蔡是十二月十七日出生。第二是同乡,他们都是浙江省人,蔡原籍绍兴县,张原籍海盐县。第三是乡试同年,他们都是在清光绪十五年己丑考中举人。第四是殿试同年,他们都是在清光绪十八年壬辰考中进士,一同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第五是同事,他们同时在南洋公学任教,蔡任特班总教习,张任译书院院长。第六是一同创办《外交报》,他们共同致力于“定言论之界”,“  相似文献   

18.
翟媛 《沧桑》2012,(4):53-55
20世纪20年代,萌生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派别——古史辨派,形成了一股勇于打破传统古史体系的疑古思潮。虽然其孕育于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排斥、吸收、交融的大背景下,是传统与现代多种复杂因素混合下的种子,但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支持和保护者的蔡元培先生,却对这一学派及其思潮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元培先生中西交融的学术思想以及他在北大锐意革新中一方面提倡学术自由之精神,开创思想解放潮流的风气;另一方面倡导科学精神和方法,鼓励科学求真之精神,从思想与实践上对疑古思潮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力。他闪现着时代理性之光的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学术史的转型和发展具有开辟意义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学者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