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山 《百年潮》2007,(5):71-75
1954年2月6日至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揭露和批判了高岗和饶漱石在财经会议和组织工作会议上及其前后的反党分裂活动,一致通过毛泽东建议起草并修改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3月,东北局召开了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进一步揭发和批判了高、饶反党阴谋活动。2007年1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张秀山著《我的八十五年——从西北到东北》一书。张秀山时任东北局副书记,和高岗共事多年。本文节选了书中他讲述亲身经历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的情况,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
霞飞 《文史博览》2006,(1):28-32
1954年初,我党粉碎了高饶反党联盟。粉碎这一联盟后,高岗的表现和结局,人们已经十分清楚了。但饶漱石的表现和结局怎么样?对此,知道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反高饶斗争,是建国以后党内第一场反宗派主义斗争。邓小平和高岗本来共事不多,也没有多少来往,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交或直接的矛盾。但是,从1952年7月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后,因工作关系,与高岗有了一些接触,不久就遇上了高岗、饶漱石在党内搞宗派主义制造分裂的阴谋反党活动。在这场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4.
一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内部发生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严重事件。高岗,1905年出生于陕西横山,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仄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晌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相似文献   

5.
1952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一则“开除戴季英党籍”的消息。1955年1O月11日,在中共七届扩大的六次会议上,毛泽东在做结论时说道:“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很少的,比如陈独秀、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还有陈光、戴季英。”能和陈独秀等人被毛泽东点名批判,说明戴季英绝非普通人,但他的生平事迹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景玉川 《炎黄春秋》2012,(11):40-43
"高、饶事件"过去已半个多世纪,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披露与当年知情者的回忆文章面世,人们逐渐对这件曾震动党内外的大案有了更清晰、具体的了解。高岗1954年8月自杀身亡,饶漱石则因涉及"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入狱,1975年春死于狱中。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谈饶漱石与"饶、潘、扬"案的几点情况。一、杨尚昆的记述与《毛选》有关注释《杨尚昆日记》和杨的《回忆高饶事件》(原载  相似文献   

7.
黎辛 《纵横》1998,(11)
“舒、罗、白反党性质小集团”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1955年9月30日所作《关于丁玲、陈企霞等进行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的处理意见的报告》的最后写道:“对其他犯有相同或类似错误的同志,责成他们在适当的党内会议上进行检讨,并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高饶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发生的第一次党内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刚到中央工作的邓小平不但义正辞严地拒绝了高岗的拉拢,而且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粉碎高饶反党活动的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9.
读了《炎黄春秋》2012年第2期上《知情者谈饶漱石》一文,想起早年见饶漱石的印象和艾丁晚年谈饶漱石。艾丁是我的老领导,我与他的接触属于不疏不密的君子之交。1951年初,我由三野司令部青年干部学校结业,分配到华东军政委员会机要处工作,当时艾丁是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饶漱石的秘书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机要处处长。我初到  相似文献   

10.
张秀山 《百年潮》2004,(12):15-19
1954年4月,在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我因为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受到"高饶事件"的牵连,被定为"高饶"反党联盟成员,"五虎上将"之首,受到党内处分.  相似文献   

11.
7月中旬,承李维民同志将他的《康生、饶漱石在山东土改中大搞极左铁证如山》的长文草稿送给我看,十分感谢。文中说:“曾彦修同志的文章说:‘近20年某些报刊大讲特讲,康生在山东搞土改,是如何极左等,大约都是想当然信笔胡写的’。”李文举出大量事实,证明康生、饶漱石二人,特别是康生于1947年11月5日抵达渤海区党委后,在山东的渤海和胶东两个区,联同饶漱石在上述二区的土改、整党会议上,残酷迫害了渤海区党委书记景晓村、渤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李人凤,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洁、行署主任曹漫之等各级大量干部,确是铁证如山的。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2012年第二期刊载了《知情者谈饶漱石》一文(以下简称《知文》)。文中有关于刘少奇的记述:李振田谈到刘少奇到上海期间,饶在接待上确实有过"怠慢":刘少奇夫妇那年来(1950年)住了大概一个月,他左右的人对生活要求比较苛刻,如叮嘱房里气温不得低于22度,不得高于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2021,(6)
正任弼时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在指导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主持湘赣苏区工作座谈会和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指导西北高级干部会议:深入调查研究,住在西北局机关"蹲会"1935年九十月间,"左"倾教条主义的执行者在陕甘根据地实行错误的肃反,逮捕刘志丹等人,造成陕甘根据地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到达陕甘根据地后,立即把被捕的刘志丹、高岗等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1954年春,江青在杭州疗养时,突然收到一封由上海寄往杭州并转给她的信。信封左下角印有“华东文委”的字样,但没有署名——显然,这是一封匿名信。信中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已经在1954年2月开过,高岗、饶漱石等已被揭露出来。你江青的历史是堕  相似文献   

15.
张薇君 《百年潮》2003,(2):24-31
1955年我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案--"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案.潘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扬是上海市公安局局长.这个案子还和中共党内发生的"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中的饶漱石挂上了钩,扬帆被点名为饶的反党集团成员,饶则被内定为"饶、潘、扬反革命集团"首犯,在公安部专门设立了一个专案小组进行审查.此案长期被搁置,没有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也没有公布案情.直到1963年和1965年潘汉年和扬帆才分别被判决,认定是内奸、反革命分子,包庇重用大批特务反革命,扬帆还犯了向国民党提供情报,造成"二.六"轰炸上海的罪行.潘汉年被判15年有期徒刑,扬帆被判16年有期徒刑,二人均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江青在"文革"期间又布置重审,企图重判(未果).直到相隔二十多年后的1983年,中央和有关部门经过复查,才给潘汉年和扬帆平了反,但此时潘汉年已冤死在湖南劳改农场,扬帆被送回上海,受此案株连的700人也陆续获得平反.  相似文献   

16.
饶漱石,资深中共元老,曾有着辉煌革命历史:被党的领袖毛泽东及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小姚”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饶漱石野心大为膨胀,伙同高岗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为,结果身败名裂。若知饶漱石如何从共产党高干堕落为野心家的人生轨迹。请看翔实叙述文章《饶漱石:从“小姚”到“野心家”》。  相似文献   

17.
建国之初,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邓小平、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分别从西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北局调入中央和国家机关任职,史称"五马进京"。在这次调动中,作为西北局第二书记的习仲勋被委以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当毛泽东把这一变动告诉林默涵和胡乔木时这样说道:"告诉你们一个消  相似文献   

18.
巴西会议是我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它在我党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揭开了我党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的序幕。因此,很有必要搞清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根据《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注释的说法,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巴西会议是一九三五年八月召开的。最近有人提出“巴西会议不可能在  相似文献   

1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出的毛泽东“为巩固自己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而“一边倒”,高岗问题也是影响毛泽东作出“一边倒”决定的重大因素等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边倒”是新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流行的说法是,毛泽东率领全体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但是,查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后发现,在这一天召开的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举行政府成立典礼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56名委员,实际上并不都在北京。其中:彭德怀、叶剑英、林彪、邓子恢分别在前线指挥作战;徐向前在青岛养病;饶漱石在上海;康生在济南;林枫在沈阳;习仲勋在西安;龙云与李章达均在香港。因此,毛泽东不可能率全体政府委员登上天安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