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亲戚     
在广大农村,人们把相互拜年拜节叫转亲戚.过去,每当农历五月端阳、八月十五和过年时,阿舅外甥、岳父女婿等贴骨挨肉的主要亲戚都要转.现在大多数人家只在过大年时转一次,其余节日已不再转了.不少人家在农历二月田社后开始祭祖烧纸时,还要给主要亲戚家送两个馒头.  相似文献   

2.
《旅游》2009,(2)
北京请您来过年2009年春节黄金周,北京市将以"北京请您来过年"为主题,采取各种优惠措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节庆民俗活动,诚邀全国游客、包括港澳和台湾游客,到首都北京过大年。同时,在本市市民中开展"城乡互动和谐游"活动,城区将推出上百个新春旅游产品吸引郊区群众到北京城里办年货,观场馆逛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从宋科炳先生50多年所记的日记中,摘录了部分关于过年的片段。从一个国家省级机关干部的视角和经历,反映了七八十年代贵阳过年的情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关键的转型年代,由于"文革"所导致的物资短缺、精神贫乏和对改革开放的渴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碰撞,年文化的变化痕迹特别明显。与他的五六十年代日记(参看《贵阳文史》2013年第一期)相比较,可以看到收音机、电影、凭票购物等关键词变成了电视机、彩电、春节物资供应会、书画展、迎春灯展、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电视春节联欢节目、奥斯卡金奖电影颁奖大会等。对于过年,经过"革命化"春节"洗礼"的贵阳大众,到八十年代又在年的传统文化、习俗的恢复中涅槃。日记中选录较多的拜年礼仪的记述,可以看到拜年礼仪从亲友扩至同事、社会知交,从年前到年后。过年期间,对新年的渴望和激情,年文化的复活和更新,无形中盖过了日常工作。这是大众对未来新生活的幸福有"想头"、有"追梦"的体现。贵阳俗语常说:"衣食足,礼仪新",从日记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4.
南北过大年     
“天涯共此时”。过年的另外一大魅力在于它的地域差异。中华各地过年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黑土地上的雪原民俗、黄土地炙热的年味,或是江南水乡的脉脉温情、闽台沿海的妈祖盛典,可谓“年”之极致。更难得的是,南北过大年,却共奉“敬神祈福、礼天事人”的古训,溯古追风,获得内心的圆满和新的动力,完美地结合理想和现实去追求更好的人生。这才是中国年最大的魅力、最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皇帝过大年     
春节是中国古老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老百姓称过春节为“过大年”。除夕夜,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皇族也不例外。虽然皇宫的大年习俗充满威严的帝王色彩,但除夕夜宫中帝后妃嫔也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享受难得的家庭温情。  相似文献   

6.
“娃娃娃娃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八,宰公鸡;二十八,炒米花;二十九,贴“道友”;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这是一首曾在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的过年童谣,大意是说过了腊八这一天,接着就要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了。“腊八”是春节的前奏,从这天开始,老南京春节种种活动的大戏即将上演。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老镇江的过年风俗,许多人会提到春节贴春联、守岁、拜年、放鞭炮、送麒麟等年俗。镇江民间还有些年俗曾经风行一时。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些传统的年俗已经渐行渐远,永远定格在老镇江的记忆中了。走大局三十晚上,长辈们都要把云片糕、苹果、橘子等摆在晚辈的床头,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吃云片糕取其寓意"步步登高",吃苹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这些  相似文献   

8.
专家论过年     
过年和春节是中华民族民间的文化盛典,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宿,还是行将失落的先民旧习,或是需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诸位专家学者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张瑞迪 《沧桑》2011,(1):211-212
文章通过对前杨河村春节年关习俗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该村村民过年的真实状况及其各种细节。除夕"守岁"与大年初一至初八的"拜年"是年关的两项重要活动,村民在此活动中在心理及行动上完成辞旧迎新的各种仪式;同时,在迎新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禁忌。  相似文献   

10.
1944年春节请枣园人吃饭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每家的家长都来给毛主席拜年。吃饭时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作陪。毛主席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 过几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作客。自毛主席说了这句话后, 每天清晨妇女们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怕毛主席来了,怠慢了他。  相似文献   

11.
春节民风民俗趣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叫做过年。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侗、黎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等许多民族都过此节日。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也有过年的习俗(如今日本将元旦和春节合并,取消了春节)。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  相似文献   

12.
资讯     
《风景名胜》2015,(2):176-178
风景区横店影视城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活动横店影视城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2015年的春节活动,除了延续一贯的"红红火火"外,横店影视城添加了更"俗"、更"接地气"的内容。今年春节,横店影视城玩的就是——"有钱"和年味。18.18米纯黄金大道、20万个纯银毫子、景点门票、纯金纯银纪念品……快来试试你的运气!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春节1945年春节时,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的小礼堂里请枣园村的乡亲们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泽东就在桌旁和每个来赴宴的农民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带着软油糕、油馍、黄酒、麻花等礼物来给主席拜年。礼堂里摆了十几桌酒席,每桌都有一位中央领导人作陪,毛泽东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作客。  相似文献   

14.
1964年,我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在安顺县蔡官区白坟公社林场,1966年初,“文革”前夕的农历乙巳年春节就是在那里过的。48年飞逝而去,一个个春节匆匆而过,又一个个渐渐淡忘,唯独当知青的那年那月在农村过年的美好记忆留了下来。这是我知青酸楚生活中唯一有欢愉、岁月冲淡不了的记忆——那年春节乡下过年的3天。  相似文献   

15.
拜年     
①拜年的队伍摄影/达娃②城里工作的儿女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摄影/郭阿利③切玛—藏族人相互祝福的一种吉祥斗④初一的早上村民们都要向村上老人拜年⑤跟妈妈一起拜年去⑥寺庙僧人向前来敬神的村民们拜年拜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欢欢喜喜地吃个团圆饭。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931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正当家家户户忙着过大年,身在异地的人们纷纷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之时,徐州军人监狱却发生了一桩给囚犯放假的奇案,并且惊动了远在南京的蒋介石。这桩鲜为人知的奇案,说起来至今令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17.
泰州地区风俗历来淳厚,岁时节庆仪文繁多,仅过年(春节)习俗各地颇有不同,在京杭大运河以东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泰州(海陵) 清末及民国早期,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与祖先牌位(或像轴)前供茶果、圆子(汤圆),全家焚香叩拜。然后晚辈向长辈拜年,边叩首边称“恭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同胞过年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且别具特色,颇有趣味。 独龙族的竹子刺牛 独龙族同胞管过春节叫“卡雀哇”,卡雀哇最隆重的活动是“刺牛祭天”。首先,由一族  相似文献   

19.
袁鹰 《湖南文史》2012,(2):34-34
“文革”期间十个春节,几乎没有欢乐可言,印象最深的是1969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农村“牛棚”里过春节。20多人,挤在一间自己盖的棚子里。干校的“五七战士”们春节前大部分回城去过年,留下少数人看守干校,看管我们这些“牛鬼蛇神”。  相似文献   

20.
1976年的春节,是我至今难忘的一个春节。当时,我国各地笼罩着“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之中,这场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搞得人人自危。我家的亲友们为了避免惹出所谓的“阶级斗争新动向”麻烦来,采取了互不拜年走动的约定,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我父亲(马定祥)在节日期间恪守了这条“规则”,一直待在家中,以求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