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解放前后,石楼县城唯一的广场———解放台广场(地处县城中心)背后有一所年代久远的旧式四合院落,人称“楼房院”,也叫“道台院”,上百年里闻名遐迩。“楼房院”以其院内砖砌窑洞之上筑有二层木楼而得名。1938年8月日本军队进入石楼,实行“三光”政策时烧毁木楼及一层木门窗。至今正窑面出檐处尚留有撑栏(走栏)椽空三个。20世纪70年代,县广播局在此院大门外建水泥预制件厂房时,曾挖出外墙根基,其砖厚6厘米,宽16厘米,长32厘米,干砖个重5公斤,与现旧居用砖规格一致。原居有围墙两道,分为前后两院,两院相加,占地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规模不凡,…  相似文献   

2.
徐向前出身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在徐向前曾祖父以前,家庭状况还好,在村子中心建起一座四合院,正房3间为二层楼,是当时村中唯一的楼阁式建筑,所以村里人都称为“楼院徐家”。门楼上砖刻横匾大书“礼门也”3个字,显示着主人一家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追求。但到他  相似文献   

3.
<正> 栖隐寺塔位于香河县于辛庄村南,距县城30华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震毁。清理废墟时发现该塔的二层基台内有一个90公分见方的穹隆顶砖室,内存放文物19件,排  相似文献   

4.
台江文昌宫     
台江文昌宫在县城东南一小丘之上,与莲花书院毗连,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同知周庆芝捐建。文昌宫坐东朝西,前有阁楼式宫门一座。门楣榜额竖题红底镏金“文昌宫”三个大字。门前有青石台阶47级通往大街,门后两侧有左右配殿,中为天井,迎面是主体建筑──阁楼,组成一座四合院,布局紧凑规整。阁楼为三层六角攒翘檐尖顶木搭式结构建筑,底层四角,平面呈正方形。阁下面阔18米,进深13米,高18米。屋面小青瓦覆盖,阁顶置多色覆钵宝顶,上置风标,并以六条铁链与六个屋面上的塑像相连。翼角塑有卷草装…  相似文献   

5.
1982年1月,河北省雄县县城东北约18公里处,社员打井时发现砖砌地洞。经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5、6月间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120平方米,在离地表深3.3米处发现砖砌券顶,暴露出一段地道。从这里发现内部有主道、藏身洞及内室(图一——三)。地道全用砖砌。砖长30、宽15、厚8厘米。主道高90、宽80厘米,东北走向。在三合土夯实的基础上单砖砌十一层,再起券而  相似文献   

6.
北京密云冶仙塔塔基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2.5公里的冶山上。据《密云县志》记载,此塔建于辽代。现塔已毁。原塔的形制为八角形砖砌二级三重檐式。第1层有门。可以出入,六面有砖窗。檐下及须弥座上均有砖砌斗棋,每边一攒,须弥座束腰部雕有花纹和角神,栱眼壁上雕兽面纹。塔高12米,直径约6米。塔的第2层是清代重修的。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末期,我在一个名叫柏村的粮站工作。那粮站是一家大地主的宅院改建的,是那种称之为一颗印的四合院砖木建筑,很有些华贵气势的。四合院里有花园,鱼池,大院的四周围绕着几十棵参天的柏树和几棵高大的银杏,还有几丛青翠的竹林。大院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坝子,一条小河境延在一坝漠漠水田之中。坝子的四周青山叠障,山脚下散落着数百户农家的几个村寨,景致十分清丽而幽静。一到春天,坝子上就热闹了。这不仅是农人们忙于春耕而产生出的各种声响和歌唱,而更为壮观的是这个坝子上的村寨中的柏树上和银杏树上生栖着数以百计的鹭鸶和白…  相似文献   

8.
马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的杨家沟村,是以马氏家族地主为重要成员的窑洞民居。马氏家族原居山西临县,后迁居杨家沟居住。马氏家族在起步阶段并没有从整体上规划村落布局。清乾隆年间,马嘉乐从自己所居住的“光裕堂”开始,以堂号为自己的儿孙们建筑独立的窑洞式四合院,这些堂号依山顺势,按等级秩序,高低参差于山峁之间,形成了马氏庄园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1914年元月初,在扶沟县城西北15公里的吴桥村,发现一座西汉晚期的空心画像砖墓。扶沟县文化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墓已破坏,访问得知,该墓室为南北向,东西长约3米多,南北宽约5米。墓门朝南,墓圹全为空心砖所砌。上部砖已塌在底部,仅在墓室南端有一个猴抱砖柱和墓室偏南墓门的地方有两个执戟亭长的砖立在那里,其余的砖都堆在下边。  相似文献   

10.
开栏小语:提到武汉的老里份,就像提到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巷子,它们都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民居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后,长江岸线上建立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目睹租界里的近代化城市风物,以及沿海"得风气之先"的城市新出现的石库门住宅,使得在汉口租界内外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华商们,对这种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趋之若鹜,以至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略介绍攀枝花市农村农民住房概况,分析民居建筑式样的特点,阐释四合院式民居折射出的民俗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评述四合院民居式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92年4月,唐河县在修筑东环路起土工程中,发现两座古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和唐河县文管会办公室联合进行了清理。 这两座墓葬,位于县城东部。此处为一南北向高岗的东半坡,地势酉高东低。两座墓南北排列,相距4米。南面一座编号为92TM1,北面一座编号为 92TM2。 92TM1为单室砖券墓。坐北向南。方向209°。由墓门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门位于墓室南端,紧接墓室。墓门上部用8层顺砖,下部用一顺一丁砖封闭。墓室平面微呈梯形,用一顺一丁砖平铺。中部比边缘略高。墓室南壁即为封门砖,其余三壁用条砖错缝平砌1…  相似文献   

13.
1981年7月和1982年冬,嵊县文管会在县城北金波山麓清理了一座晋墓(编为31号)。此墓为砖室墓,方向135度。墓室券顶已塌,宽1.64、残高1.4米。墓壁用三顺一丁法砌筑,铺地砖两层,平铺作人字形。下有排水沟一道。葬具、人骨架已朽。墓砖平面饰钱纹和斜、直线纹。分两种,一种为平砖,一侧饰双鱼纹,另一侧素面;一端饰鱼  相似文献   

14.
宝严寺塔位于西平县城东门外宝严寺内。寺建于唐,塔建于宋,寺早废,唯塔犹存。宝严寺塔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七级砖塔,平面六角形。现高28.80米。铁铸塔刹,残存相轮二重,覆钵上铸受花和覆莲,再下为六角形铁铸刹座。塔刹各构件分铸后扣合而成,各构件有榫头,易于衔接,刹现高2.16米。此塔使用了三十七种不同型号的砖砌成塔身,外壁用白灰砌缝,内壁用黄泥垒砌。塔下两层于塔壁内砌筑盘旋梯道;从  相似文献   

15.
正定县城中心的马家大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中间三个院落。其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对北方民居建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省阳泉市西郊菜山的半山腰上,镶嵌着一座气势宏伟、建构独特而别致的古代山庄,属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群。山庄规模宏阔,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10层建筑,由11套院落组成,建在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上下落差50米。从底到顶分上下巷两级通道.上巷为三级式四合院,下巷为六级式四合  相似文献   

17.
张掖郭家沙滩汉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家沙滩在张掖县城东南约二十五里的党寨乡,附近是一片小沙滩。一九五六年春当地农业社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开荒掘渠,发现古墓,将墓砖挖出修了水闸,因此有几座砖室墓遭到破坏。我会于四月接到通知即去进行了解,当时发现有四座砖  相似文献   

18.
<正>李家山,位于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南2.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是各大美术院校师生,美术、摄影爱好者采风创作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9.
开平碉楼的分类从使用建筑材料分,可以划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类。石楼主要分布在开平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大沙镇最多。它是石材垒砌而成,一般有两到三层,楼体造型简单,顶楼多数是硬山式。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四川省西昌县城西北一所民旁内发现有"大顺"二字铭文的一方残砖,长28、宽17、厚6.5厘米(图一)。这方残砖原来是砌在西昌城墙上的。据文献记载,张献忠于公元1646年牺牲,但其余部仍然坚持斗争。公元1648年,张献忠旧部刘文秀的部队曾占领过西昌,并修建过西昌城。因此,这方残砖应是当时遗物,是我们研究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历史的重要文物。这方"大顺"残砖现在保存在四川省西昌地区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