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牧良印象     
从1938年到1973年牧良逝世之日止,我们相交近40年,我自认比较了解他,而且觉得他也比较了解我。从思想、修养方面说,他是我的导师诤友。他境界高,看问题深透,处处能从大处高处着眼;我视野不广,做事有点凭兴趣。从性格方面说,他刚毅、严肃,我软弱、散漫。我们之间似乎免不了会发生矛盾,但在几十年中,我们却一直欣合无间,久而弥笃。究原因,也许是他对我个人有点近乎迁就、担待、偏袒;而我对他又一直怀着敬佩之情,在他面前,我的自由散漫的习性有所约束吧。同他在一起,我感到亲昵,但无形中又像有一种威压;一离开他,又觉得失掉一股精神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杰明·史华慈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知识渊博,智能超凡,和我这一辈的话多东西方学者一样,我从他那里受益匪浅。封我来说,尤其幸逼的是几年前我又回到了母校任教,发现自己又成了他的同事了,兴奋之余,也有些不安。不言而喻,在我多年的任教生涯中,甚至在多少年前我由历史改行到文为的转变中,我都得益于他的学识和才华。  相似文献   

3.
把握今天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这样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挽留时,他又从挽留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  相似文献   

4.
丁黎 《名人传记》2015,(1):33-33
2014年11月25日,是巴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在初冬夜雨的静谧之中,我从书柜里拿出巴老的《随想录》,打开后,书中夹着的一张照片落了下来,一看.是我当年拍的巴老的半身照.那是他在看我送给他的照片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需要哀悼的人太多,悼文占了我所写文章的相当部分。没有想到,现在我要来为杨述写悼文。他死了。他和我一起生活39年,一起经过了胜利,也经历了无数酸辛和惨苦。现在,他所有的书籍、药包、亲手写的小条子、电话本,都还塞在抽屉里,与他自己为别人写的悼文手稿和别人吊唁他的来信混杂在一起放着。他的毛巾、脸盆都还在洗脸架上。我不愿收拾起这些东西。这样摆着,使我觉得我们的生活秩序还是照旧,他并没有从我的生活里消失,好像不久就会回来。几个月中,由于他已经病重不能行动,我又得工作又得护理他,负担沉重,曾使我挺心烦…  相似文献   

6.
罗川 《百年潮》2008,(8):36-42
胡耀邦的许许多多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从各自的角度写了大量纪念他的文章,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我作为他的晚辈,一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一直想写点儿东西纪念他。每当回想起我和胡耀邦伯伯及他的家人相处的往事,我的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几次拿起笔写了又放下,2006年6月11日下午胡德平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为他父亲胡耀邦写篇文章,并且还提醒我要写上哪些事情。于是我又下了决心写。  相似文献   

7.
正1980年8月15日10时,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和保健办公室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邓小平身边做专职医疗保健工作,并说次日就把我送过去。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我又惊又喜,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深恐力不从心。领导看透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放开胆量,试试看。"我给邓小平当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高龄了。让我惊奇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坎坷,但仍红光满面、精力充沛,身体非常健康。邓小平从不吃补品,唯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几丸大粒维生素。我在他身边工  相似文献   

8.
我在2005年第5期《纵横》上看到《画家吴子深父女》一文,大喜过望,又感慨万分……吴子深先生是我60多年前的救命恩人。王铿先生在《画家吴子深父女》文中说:“吴子深富而仁”,的确,他不仅仁,而且具有仗义疏财之风;他既工于山水,又精于岐黄。他不仅曾为大名鼎鼎的杜月笙看过病,还为我这个在沦陷区里的穷孩子治好病。我又拜他为师,在他家足有三年之久。为什么无亲无故的我会在先生吴子深家有三年之久呢?这还得从1941年初说起。那时我12岁,由于父早亡,家贫,我母托亲戚把我从浙江海宁乡下介绍到上海东自来火街(现金陵东路附近)一爿典当做学徒。…  相似文献   

9.
登紫金山     
正邻居李爷爷是一个70多岁的独居老人,而且他是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尽管如此,他却乐观开朗、心地善良,整天看起来乐呵呵的。李爷爷平时总是坐在自家门口,常常边晒太阳边听广播,或者躲在树阴下边乘凉边听广播。李爷爷特别喜欢小孩,我路过他门前,常常会被他叫住,然后他像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小零食给我吃,有时还会讲故事给我听,高兴起来就用胡子蹭我的小脸蛋,又痒又疼的,每当我使劲地躲他,他就哈哈大笑像个孩子似的。  相似文献   

10.
我和画家张省是同乡,从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办画展起,就关注他的创作,写了不少文章,后来又出版了《神笔墨意——画家张省写真》。经他介绍,我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钱君匋先生。在中国,很少有人像钱君匋那样,  相似文献   

11.
<正>我闹不清我们俩是谁先进车厢的。说真的,有好一会我压根儿不知道他在车厢里。这是打伦敦开往中部地区某市去的末班车——是一列从容悠闲之极的慢车,乘上这种列车能使你领略到永恒的真谛。车厢里最后一位旅客下车后,我发现了那位旅伴。他飞过来坐在我的鼻子上……是一头长翅膀的、伶俐的、勇往直前的、我们一般含糊地称之为"蚊子"的昆虫。我把他从鼻子上撵走,他在车厢里兜了个圈,又转回来对我  相似文献   

12.
原谅的灯笼     
有个十几岁的男孩,从家里偷了一笔钱离家出走了。父母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他。在外面混了半年之后,这个孩子把钱用光了,又冷又饿,这才想起家的温馨。犹豫了好久,他才给家里写了信,他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错了,只有出门在外才想到家的温暖。这些日子我无时不在想念你们。由于对你们怀着深深的内疚,无颜见人,我准备在某个黑暗的夜晚回家。假如你们肯原谅我,  相似文献   

13.
吴丹妮 《神州》2013,(17):22-22
时光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地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抬头仰望湛蓝而透明的天空,仿佛又看见了他,温暖阳光散落在他慈祥和蔼的脸上,银色的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极力想要去触碰、拥抱,他却微笑着摆手,离去。于是,我醒来,意识到这是记忆和想象。这位离开的老人,是我的外公,  相似文献   

14.
一生求索——记著名影剧编导严寄洲□李炎严寄洲从1939年起从事戏剧编导和电影、电视剧的编导,至今已58年。今年,他已80高龄,但仍奔波于影视事业。我知道他的名字,是在50年代。1956年,我看了他编导的电影《这决不是小事情》给我留下了印象。以后,又...  相似文献   

15.
本杰明·史華慈教授是我的良師益友,他知識淵博,智能超凡,和我這一輩的許多東西方學者一樣,我從他那裏受益匪淺。對我來說,尤其幸運的是幾年前我又回到了母校任教,發現自己又成了他的同事了,興奮之余,也有些不安。不言而喻,在我多年的任教生涯中,甚至在多少年前我由歷史改行到文學的轉變中,我都得益于他的學識和才華。對我而言,多年流落蠻荒之后又重新在哈佛與他再度相逢,  相似文献   

16.
1978年7月28日,是我人生中应该记下来的一天.在那一天,我和大姑姑、大姑爹一起,从长沙动身去看望软禁在安徽大别山中的父亲——李锐. 那一天,距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已经整整11年又两个多月了,我对他已经非常、非常陌生.确切地说,其实我从来也不曾非常地亲近过他.小时候打有了记忆起,父亲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我,他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人.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头5年半都是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在那些周末,他很少在家.  相似文献   

17.
浩然与我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1,(5):117-125
赝品结缘 “清心乐道,自然人生。”这是浩然从他三河县的蜗居泥土巢给我寄来的一幅字。我将其出示朋友欣赏,他们都好奇地问我,你又从没为浩然出过书,他又从不事书法活动,缘何专为你写这张条幅?我说,这是他还20年前欠我的一笔“冤枉债”。  相似文献   

18.
忆亦侠同志     
1998年9月14日,吴亦侠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令我极为惊愕。没有料到亦侠同志竟这么快就走了,我深深地陷入了悲痛之中。霎时,他的音容笑貌,他与我们共事的情景,他与我相处的一些往事,不由涌上心头,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亦侠同志是1996年7月从农业部调到贵州工作的。他调贵州不到二个月,我就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恰好,农业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宋树友同志与我是党校同学,并同在一个党小组,他多次向我讲起亦侠同志。他说:“亦侠同志政治上强,很有工作能力,为人朴实、正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工作既很有魄力,又非常踏实,农…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钟枫看上去稳重干练,温尔雅,少言寡语。其实,他是个意志坚定、谦恭和蔼、感情丰富而又非常细腻的人。他从少年时代起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严峻考验。是革命队伍养育了父亲,使他从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  相似文献   

20.
罗章龙 《神州》2008,(3):42-47
李守常同志英勇就义以来,每当忆起和他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岁月,他那谦虚、持重、英姿勃发而又气韵沉雄的音容笑貌,总是使我激动不已。自从我进入北京大学起,就亲聆他的教导,直到1926年9月我离开北方止,前后历经4年之久。我与他谊兼师友,肝胆相照,所受教益,终生难忘!我在中学时代,就从《新青年》杂志上读到过李先生的学术与政论文章,心仪其人,却又无缘晤见。1918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后,在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