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冉冉 《神州》2011,(12):205-206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的争议,对法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定罪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罪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历来为我国刑法重点打击。但由于立法对文字简明性、概括性的要求,使得法条不可能明确而全面地表述所有实际情形。对于抢劫罪的许多方面,历来多有讨论,首先,在罪与非罪方面,因为涉及是否需要立案、采取侦察措施、提请逮捕、起诉等问题,因而是个首要问题。本文试选择几个对定罪有着重要影响且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讨论,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吕楚楚 《神州》2014,(15):165-165
文章从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抢劫罪认定中一个重要的疑难争议问题,即抢劫手段的认定,包括暴力行为、胁迫行为和其他方法的认定三个方面,以期对抢劫罪适用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4.
赵永光 《神州》2013,(36):253-253
本文对转化数学学困生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秦汉法律与刑事司法实践中对各种犯罪形态的认定与处罚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则,即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犯罪行为是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并决定其适用刑罚,体现出了较强的法律逻辑。并且,秦汉法律以重刑吸收轻刑的方式来并罚数罪,减轻了犯罪人的执行刑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在处理犯罪时的恤刑,也反映出帝国早期的法律尤其是秦代法律并非只有严苛暴虐的一面。秦汉法律认定罪数形态的方式以及处罚原则对后代法律也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龙莎 《神州》2013,(32):151-151
专名和通名统称为名称。名称的研究一直是当代哲学、逻辑学与语言学三大领域的共同课题。现今,对于名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意义和指称这一问题上。一般认为,与通名不同,专名只有指称没有内涵,然而它们的区分并非总是界限分明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专名和通名有相互转化的潜在可能。本文在分析现有名称理论的基础上,旨在发现专名与通名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持有型犯罪问题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缓 《攀登》2002,21(5):92-95
本文旨在通过对持有型犯罪问题的基本形态、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评析,以期阐明规定持有型犯罪对于推动刑法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指导司法实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河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目标、行动主体和功能定位以及产业转化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构建出一个"环境-目标-角色-策略型"文化资源产业化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曹建平 《攀登》2000,19(4):23-26
实现由知识水平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是青年领导干部面临并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这一转化,需要相应的条件,即主体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结构及理论联系实际本领等。  相似文献   

10.
亚洲国家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认定和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引领性的探索和尝试,结合经济发展,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非遗"资源的传统文化样式,用当代设计语言转化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当代设计创意产业转化传统文化产业,以及通过当代设计创意产业发展转化传统文化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经验。从"解决问题的模式"角度看,形成了原生态、聚落化传承和发展的"手艺农村"范式和凝练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的"设计产业"范式。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广泛互联的智能终端格局正在形成和发展,尤需进一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计算条件下的数据化、信息化及其广泛的互联传播与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属性是影响城市犯罪的重要的空间因子。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分异格局、布局形态、相互作用等基本属性的空间显现形式,系统论述了这些属性对城市犯罪种类、犯罪率、犯罪要素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冬梅 《黑龙江史志》2013,(15):107-107
<正>所谓公文,就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我们知道,公文与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档案是公文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形态,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和源泉,所以,公文的质量与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到档案的质量与档案工作发展状况。作为公文处理者,即单位的文书人员,在了解公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青铜文物锈蚀机理及有害锈转化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护好出土青铜物,防止“青铜病”蔓延,必须除去有害锈,为此作了青铜器锈蚀机理的模拟性验证实验。依据电化学原理,经6次配方筛选和多次工艺条件试验,研制出能将青铜器中有害锈转化为无害锈的转化剂,它可特有害锈中的CT转化成Cl2、Cu^ 转化为Cu^2 和Cu,从而制止“青铜病”的蔓延。用此方法对青铜物进行保护,在大气中存放7年,至今保护完好,无锈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秦汉犯罪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贾丽英博士的新作《秦汉家族犯罪研究》,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成果。该书27万字,分五章对秦汉时期以家族为主体的犯罪和侵害家族关系的犯罪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从犯罪的角度探讨秦汉时期家族的形态、国家与家族的关系以及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杨振红《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依法保护环境,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已成当务之急。环境犯罪可分两类,一类是污染环境类犯罪,一类是破坏资源类犯罪。我国虽然没有使用公害犯罪这一称谓,但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内涵与之大体相当,本文所指的公害犯罪即污染型环境犯罪。论文就公害犯罪概念的界定、公害犯罪特点及立法建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解楠楠 《神州》2013,(11):181
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是犯罪构成结构和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二者并存时就产生了所谓的共同犯罪的中止问题。我国目前的犯罪中止理论是就单人犯罪而言的,实践中关于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往往引发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共犯中止问题。又从共同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组织犯四个方面具体的阐释了共犯中止问题在司法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提出一些粗浅建议,望推动共犯中止问题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张莉 《沧桑》2011,(2):209-210
当前,我国反腐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腐败案件实际定案罪率低,死刑威慑力不大。本文在对比国内外贪污受贿犯罪量刑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贪污受贿犯罪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对此类犯罪适用死刑是不恰当的。生命权是人首要的权利,此类犯罪只要剥夺其犯罪能力即可防止再犯不需要适用死刑。此外,对于贪污受贿犯罪分子来说,要害不在于判多少年的刑罚或者是否判处死刑,而在于送上法庭的可能性有多大,他们对判刑的可能性的关注远胜于对判刑轻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人大公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所引起的激烈议论,主要集中在其中的第三十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所意指的如下内容:在"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下,当局可以对当事人实施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而不受"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  相似文献   

19.
花丝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具历史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对其进行了当代转化,使其得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进行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文章拟以原创作品《天宙大观》为例,从文化溯源、审美走向、工艺转化、材料多元四个方面对我国传统花丝工艺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