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旧志编纂源远流长,从明代至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化大革命”时期、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历史阶段旧志整理工作延续不断,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2年底,山西全省整理刊印旧志达122种,超过了历朝历代整理刊印IE/志的总和。旧志整理的形式,采取了或点校、翻译、重印或方志辑佚,或编辑旧志资料汇编或编制旧志书目、索引等方式,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汀州府志》是现存旧汀州府郡志中最为完整详尽的一部旧志,经由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整理.长汀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点校,于2004.年3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笔者作为点校人之一,就该志作一粗浅评介.并请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3.
从目录编纂、影印出版、点校和数据库4个方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旧方志的整理与出版概况。尤其是对旧方志的整理影印,细分为"中国方志丛书"及台湾旧志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以收藏机构命名的方志丛书、新编区域或地方丛书、专志汇刊与分类编辑、大型综合文献里的方志、其他类型旧志影印七大类,进行了集中展示,对了解、利用和研究旧志,编纂新方志有一定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由黄山市徽州区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整理,黄山书社出版的民国《丰南志》点校本正式出版发行。《丰南志》是徽州区迄今发现并被《中国地方志集成》辑录的两部乡镇旧志之一(另一部为清代《岩镇志草》),20世纪30年代末西溪南村(旧称"丰南")人吴吉祜编纂,内容包括舆地、人物、选举、艺文、杂志等共10卷,全书50余万字,较为详实地记载了唐宋以降特别是由明迄清西溪南一地的自然、人文、社会诸方面历史,记述全面、内容丰富,极具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首倡方志"前志列传"思想,主张于志书中为纂者作传并总结前志得失。在《和州志》《永清县志》《湖北通志》的编纂实践中,章学诚设《前志列传》并撰写序例,阐述设前志列传的必要性并编写凡例。章学诚方志前志列传思想拓展了方志列传外延,创新了旧志编纂体例,集中体现了其志属信史的方志理念,是章氏方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志前志列传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章氏方志思想研究,同时也对新旧志书编者署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编地方志民族问题入志基本原则与实践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冼光位新方志与旧志比较就是它具有鲜明的统一指导思想和编纂原则。但由于新方志入志门类众多,各门类之间既有同一,又有差异,因此,在同一的指导思想与编纂原则基础上,根据15年来的修志实践,总结和探讨各...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整理点校的民国《福建通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该志是民国2年(1913年)由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开局倡修,继由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督修,聘沈瑜庆、陈衍任正、副总纂。从民国11年开始,陆续以单行本付梓,后合称《福建新通志》。民国26  相似文献   

8.
《方志学新探》一书 ,是河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原省方志办副主任王景玉同志研究探索新方志编纂理论的著述。内容包括导论、新方志编纂研究、新方志评论、续修新方志初探、方志学书评与方志学者评介、旧志研究、旧志整理等 7部内内容 ,包括 43个论题。并附有历史照片及绘图资料等 17副图照。全书 2 4万余字。该书由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主编、编审诸葛计先生和原河北省地方志编委副主任、省方志办主任、编审卢振川同志分别作《序》。序言指出 ,该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注意总结新经验…  相似文献   

9.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本届修志中如何在吸收旧志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我们《桂林市志》(以下简称市志)在编纂过程中,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和谋篇设目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旧志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是可以理解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而桂林又拥有得天独厚甲天下的山水,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此,如何突破旧志的模式,全面真实地反映桂林新时代的新面貌,使市志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是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市志在编纂过程中,主编带领大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方志论》     
《江苏地方志》2010,(3):32-32
《方志论》,著者王晖为《安徽省志》编纂处处长,副编审。全书分基础理论、志体设计、志书编纂、数字方志、旧志整理、方志评论、法制建设、修志问答、志鉴家谱等9编,计85万字,内容全面,理论系统,观点独特,对第二轮志书编纂、  相似文献   

11.
随着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活动的蓬勃展开,全国各地乡镇志编纂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不论从编纂宗旨和形式,还是从编纂体例和内容上与旧志相比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的很多现实服务功能已经显现。我们要顺应时代对乡镇志编纂的新需求,做好深入研究和悉心指导工作。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镇志(简称“新编乡镇志“)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推动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方志中的自然实体志从继承关系上来源于旧志的山水志。旧志山水志主人文,新方志自然实体志重自然,由于时代不同,其定性定位、记述对象的重点和范围均不相同。可以看成是新方志自然实体志在编修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在整体设计、篇目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有目标地减少旧志中有关人文的容量,以符合新编志书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新方志编纂概论》是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共同组织各市 (地 )史志办公室和省史志办公室有关处室参加编写的关于新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的一部专著。该书要目为 :绪论、新方志的指导思想、新方志的编纂原则、新方志的内容特色、新方志的体例、新方志的资料、概述和小序的编写、大事记的编写、人物的编写、新方志的图表、照片和数字、新方志的编纂程序、序言、目录、索引和编纂始末、省志编纂、城市志编纂、地区志编纂、县 (市 )志编纂、城市区志编纂、专业志、部门志编纂、乡 (镇 )志编纂、村志编纂、厂矿企业志编纂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从事地方志工作的缘故,笔者喜欢将新旧志书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历史的比较中,传承旧志编纂理念的精华,从而不断创新新志编纂理念。在比较研究中,笔者发现新旧志书在记述内容上,很大的区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志较于旧志,更加注重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记载;二是旧志较于新志,更加注重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艺志》是旧方志的重要组成部份。“艺”这个概念内涵比较单一,特指艺术当中的学,其作品有多种体裁式样。在首届新方志编纂中,依例设《艺志》的不多,设《化艺术志》的却很普遍。新方志将化与艺术合为一体设置,其篇目的涵盖面已大大增加,不仅继承了旧志传统,而且有所发扬创新,体现了方志化的进步。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新方志的《化艺术志》忽视甚至放弃辑录学作品,不能不算是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方志》在反映和引导基层修志工作实践的同时,对方志理论的研究也极为重视,尤其是在研究方志学科的基础理论、汲取旧志传统的内在价值、探索志鉴编纂的创新方法三个维度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设立专题板块、构建起集中探讨和专门研究方志理论的学术平台,《广西地方志》刊登一批涉及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旧志传统价值分析和志鉴编纂科学方法探索的重要成果,不断为新时期、新阶段的续志编修工作提供内在的思想指导与宝贵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山西的旧方志是山西省重要的历史化遗产,是研究山西政治、经济、军事、化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料。回顾本届修志工作,无论新方志有多少创新和发展,都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而是旧方志的继承和发展。而如同旧方志编纂理论始终处在不断发展中一样,新方志理论仍然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方志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真搞好旧志整理工作,不仅可以为摸清地情,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化建设服务,而且可以为编纂新方志创造良好条件。山西在历史上,就有翻刻旧志的传统,但大规模的整理旧志却是在本届修志工作开展之后兴起的,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明、清和民国的总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编纂志书,是修志单位的重要任务”,“用志是新时代方志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用志是服务当代,以志为鉴的重要任务。用志的方法要改革,各地和方志界要大胆探索”。修志是用志的基础,用志是修志的目的,历代修志都强调“经世致用”。我的体会是:方志工作者要把修志“服务当代”贯穿到修志的全部过程,即在修志的过程中,利用搜集到的地情资料,搞一些“短、平、快”的产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在修新志之前,要以旧志为借鉴,要读旧志,用旧志,要在“用”字上下功夫。读旧志可…  相似文献   

19.
续志是我国传统志书的一种体例,其特点是以前志的下限为新志的上限,编纂新时期的方志。其体例基本依照前志,有的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传统的续志不是通合古今的通志,而是一种断代志。从全国来看,传统的旧志续志以明清时较多。就江苏而言,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江苏旧方志提要》统计,  相似文献   

20.
正由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和整理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乾隆《江南通志》点校整理本先后于2019年10月和11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乾隆《江南通志》点校整理本,由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主编,全志12册。乾隆《江南通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江苏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好、价值最高的地方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