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试析江西楚文化钟立飞一楚国原是立于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小国,到西周晚期时始壮大,并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张,向南达到洞庭湖一带,而到达江西赣西北地区的时间至早应在春秋中期左右。也正是这个时期,东边的吴国也开始把统治触角伸到江西赣东北一带。在春秋以前,江西地区是...  相似文献   

2.
杨哲峰 《文物》2012,(4):50-63
所谓江东地区,通常是指长江下游北流干流段以东至大海之滨的区域[1]。该地区在先秦时期本为吴越故地,其考古学文化面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然而依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战国中晚期到西汉初期,江东地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先是越国在和楚国争斗过程中最终败北,楚人的势力进入江东地区;不久之后,秦又灭掉楚国,将江东地区纳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版图并设立  相似文献   

3.
试论楚国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出土的早期铁器大都集中于楚国,目前出土的楚国早期铁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0余件增加到40余件,时代上限从春秋晚期上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最早的铁器发现在今鄂西,开始使用的铁器主要为农具,还有一些小型利器。至春秋晚期,楚国已有了锻造的铁器。楚国铁器,从战国初开始容器变大,刀剑变长,新器形大量出现。到战国中期,精工铁器和铜铁合铸的铁足铜鼎流行。楚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冶铁、用铁,到春战之交,社会已进入了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端午习俗大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吴国的贤相伍子胥费尽心机,兴吴伐楚,平定越国,但后来却被昏君吴王夫差赐死。百姓可惜他的忠节和目光远大.就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他。后来,吴国被楚国兼并,整个南方都成了楚国之地,吴地习俗也就融入了楚国习俗之中。闻一多先生曾在《端午考》文中作过深入考辨。他认为:中国的端午节是从南方吴越地区传播开来的祭祀龙图腾的民俗节日,  相似文献   

5.
一些史家认为,春秋时越王勾践在兴越灭吴中,实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计划或谋略,事实不是这样.若果有此事,有关史书一定会有所反映.然《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墨子》、《吕氏春秋》、《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涉及吴越史迹的典籍中未提及,可见此事并未发生,但我意它亦非后人虚构,盖因于引用史料失当所致.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语,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话出吴国老臣伍子胥之口,显然,它并不是越国的兴国计划;第二,伍子胥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在吴败越、越提出求和之际,当时,越王勾践还未入吴为奴,自然就谈不上越国后来的兴越灭吴的计划了,而伍子胥更不可能提前道出数年后越国实施的计划;第三,伍子胥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退而告人曰”,这种私下对人所谈的话,断不会为越国君臣所获致,自然也就不可能作为越国的兴国计划.由此可见,“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乃是吴国老臣伍子胥在吴王夫差不听其谏言,轻率地同意与越国讲和的情形下,从内心发出的哀叹,实非后来越国君臣所为.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黄梅县刘岳墓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漆木、玉石、陶、皮革等各类随葬器物160余件套。该墓是一座战国晚期楚国大夫级别的贵族墓葬,同时随葬一批具有吴越风格的器物,有利于研究楚文化在鄂东南地区的发展进程以及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7.
2022年9~12月,为配合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肖家冲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周墓葬125座。M8、M9是此次发掘中收获较大的两座墓葬,为战国晚期同茔异穴夫妇合葬墓。根据墓葬规模和随葬品多寡,推测M8墓主身份为士一级贵族。两墓对研究战国晚期楚国墓葬制度、楚国与吴越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楚镜     
我国北方地区的铜镜起源甚早,而楚镜兴起较晚。根据目前的资料,最早的铜镜出于距今约4000年的青海贵南齐家文化墓葬中,以后在河南安阳出土商代铜镜,陕西凤翔、宝鸡,河南浚县、三门峡,辽宁宁城等地发现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铜镜。但在南方地区,未见有这一时期的铜镜出土;典型的吴越文化中也不见有铜镜。考古所见,直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国的铜镜才开始出现。但到战国时,情况突然变化,出土铜镜的数量和种类都已大大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代表了我国战国时期铸镜工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春秋中期楚人子上和春秋晚期晋人叔向都说楚国实行幼子继承制。对此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楚国从西周至战国八百年的世系绝大多数都是嫡长制继承,而不是幼子继承制。本文通过讨论指出,楚国幼子继承制的否定论者所列举的证据是难以成立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实行幼子继承制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择其吉金”是春秋中晚期流行于楚国的金文辞例,春秋晚期传播至楚系国家以及吴、越等国。“择其吉金”与另一辞例“用其吉金”关系密切,它们最初可能都是起源于周文化中心区域,而后在豫南鄂北地区流行,并同时为楚国青铜器铭文所采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早期楚文化因素的形成并非只是通过楚国一个国家而是经由一个区域来完成的,而这个区域应当在豫南鄂北。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初,潜江县博物馆在小黄家台西部配合农民挖掘精养渔池发掘清理了六座小型楚墓。在此之前的1987年上半年荆州地区博物馆和潜江县博物馆对邓家湖渔池、放鹰台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掘,收获甚大,发现了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型宫殿遗址。这一重大发现曾引起考古、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有的认为此即楚章华台故址。由于这六座墓葬位于潜江县龙湾镇的上述大型宫殿遗址附近,被视为该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报导者就将楚墓的年代定在春秋晚期,并认为“这批仿铜陶礼器的出土,把荆州地区——楚国腹地楚墓中随葬仿铜陶礼器的时代从战国早期。提早到了春秋晚期,这在楚墓发掘中是一次较重要的突  相似文献   

12.
襄樊市区附近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为邓国地盘,都城就在今襄樊市樊城西北的邓城,公元前 678年邓被楚国灭掉,成为楚国邓县。四百年后,被秦攻陷,成为秦邓县所在地。秦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驻军、移民等措施,如《史记·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是连接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枢纽。大约在春秋后期,巴国势力进入,在此创造出璀璨的巴文化。战国中期,楚国一度占据涪陵以东地盘。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后,在巴国故地设置巴郡,郡下再设县,并且设置官吏,与巴人大姓共同统治。后来秦“浮江伐楚”,与楚展开拉锯战,最终将楚的势力逐出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4.
江陵九店墓地是东周时期一处由多个人群(或家族)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甲组墓中多随葬磨光黑陶器不见陶鬲,墓主为春秋早中期楚势力进入以前当地土著人群,内部包含若干分支,春秋晚期以后完全楚化或为楚所灭.乙组墓中可见相同的楚文化传统,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在九店墓地.根据空白地带、墓向、墓位排列方式可将其划分为若干小区.社会基层组织以血缘关系为主导,但亦呈现出地缘化趋势.此外九店墓地甲、乙组人群不同的发展脉络亦反映出东周时期楚国势力在江汉地区的兴衰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5.
江陵九店墓地是东周时期一处由多个人群(或家族)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甲组墓中多随葬磨光黑陶器不见陶鬲,墓主为春秋早中期楚势力进入以前当地土著人群,内部包含若干分支,春秋晚期以后完全楚化或为楚所灭.乙组墓中可见相同的楚文化传统,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在九店墓地.根据空白地带、墓向、墓位排列方式可将其划分为若干小区.社会基层组织以血缘关系为主导,但亦呈现出地缘化趋势.此外九店墓地甲、乙组人群不同的发展脉络亦反映出东周时期楚国势力在江汉地区的兴衰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6.
程亦胜 《东南文化》2006,(1):31-39,i0002
越国建都会稽之前的早期越国都邑在何地有说在诸暨,也有说在萧山。根据太湖南岸,尤其是安吉古城遗址及其周围的古墓群等考古调查资料,结合史书关于吴越两国疆界及吴越罸李、夫椒两次战争等相关史料研究分析,早期越国都邑应该在古钱塘江以北的太湖南岸,秦汉时期的鄣郡郡治所在地,今安吉古城。  相似文献   

17.
越文化青铜乐器有铙、甬钟、纽钟、镈钟、句鑃、铎、鼓等,除铙、部分甬钟的年代可拟定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外,其他皆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可分属于越建国前、越国两大时期。越建国前的乐器中,南方风格的铙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越国时期的乐器中,出现了成组的中原风格的编甬钟、纽钟等,说明越国的上层贵族已华夏化。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遗存。从商周之际楚人建国时算起,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灭亡为止,先后经历了800余年。"楚文化"一次很早就出现在历史研究中,但在考古学中真正对"楚文化"进行的研讨始于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上。驻马店地处中原,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部,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盛,驻马店大国蔡国逐渐沦为楚的附庸,成为楚国淮河流域北部的重要城邑,该地大部分地区一度纳入楚国版图。近几年来的考古工作,楚文化遗址和墓葬的调查、发掘成绩显著,楚文化繁荣一时。本文拟的发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墓葬坟丘在殷代后期已经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封土为坟的埋葬习俗开始普遍流行起来.南方楚国地区,战国时代大、中、小型楚墓都有封土堆,而且数量巨大,仅楚故都郢城周围就发现近400座.但目前发掘的大批春秋楚墓中,除了晚期大墓有封土遗存外,春秋初期楚墓至今未发现坟丘的痕迹.因此楚墓坟丘来源于什么,产生于何时,就值得研究了.  相似文献   

20.
沈融 《中原文物》2005,(2):58-61
郢侯戈是一件春秋早期青铜戈,郢为楚国国都.楚国最早的政治中心坐落在丹江流域;西周晚期,楚国政治中心"丹阳"以原名迁抵沮漳河流域;春秋早期始筑城而居,名"郢".郢侯戈的"郢"就是沮漳河流域的"丹阳郢",今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有可能就是"丹阳郢"的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