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法租界有一片高级住宅区,其中一幢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楼被称为“伯尔尼公寓”。这是一座高级公寓,人住者几乎都是外国人。1929年初夏,从天津、北京等地辗转抵达上海的德国《法兰克福日手艮》派驻中国记者史沫特莱即下榻于此。  相似文献   

2.
纸币中的上海中国银行大楼包黎华曾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上海六千年文物展”中,有三张不同时期的中国银行纸币,这三张纸币背面的建筑图案,记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外滩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大楼的前身是1908年建造的德国总会会所(也称协和总会),...  相似文献   

3.
玩转摩天楼     
四年前.建筑师大卫.费希尔在纽约一位朋友的公寓中欣赏窗外的风景。“我的朋友说:“看看这景致!别人家的公寓可没有这么好的视野!。于是我想,何不让整座大楼旋转起来,使所有人都能欣赏窗外美景?”  相似文献   

4.
鲁人  张毅 《炎黄春秋》2004,(2):12-17
1976年10月6日,被称之为“四人帮”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束手就擒,中国历史开始了转机。“四人帮”中有三人是从上海发迹的:王洪文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的一名工人造反派头头,后来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张春桥原为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姚文元原为上海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汉魏时期形制比较特殊的器物:铜质,喇叭形底座,柱身,柱头为一蹲坐的熊,憨态可掬。柱身上部靠近柱头处有一半圆状穿孔。通高54.9厘米,底径27厘米,重7.82公斤(图1)。关于此器物的名称及用途,依《东官旧事》(《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引)所记,应称为“熨人”,是放熨斗的架子;此外,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器物中,有与此造型类似的陶  相似文献   

6.
曹伟明 《世纪》2022,(6):48-51
<正>上海是个海。“上海滩”,一是毗邻大海,二是成长于海滩。在阳光澄明时,人们可以肉眼看到“淀山湖底下有村庄、街巷”。“大小金山”都面朝大海,走进“海洋”。上海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上海先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以开拓奋斗的进取精神、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无穷无尽的创造创新、坚忍不拔的卓越追求,铸就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海上明珠、风水宝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当年,我在任青浦县文化馆长时,对青浦的文物博物已有接触了解,那时“三馆一园”(文化馆、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邯郸出土的“蜀西工”造酒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先后发掘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南郊张庄桥村北的两座砖拱多室墓(居南的一座编号为M1,居北的一座编号为M2)。墓葬虽遭多次盗扰,但仍出土了陶器、铜器、玉器、骨角器、铁器等文物160余件和5万多枚五铢钱。在出土铜器中,既有战国早期的铜鉴,又有东汉建武廿三年造酒樽托盘和“永元三年”、“永元四年”造铜鉴,还有带支架铜熨斗等。故关于张庄桥墓的年代,或说东汉,或说魏晋,目前学术界尚存不同看法。舍此不论,器物中确有东汉“蜀西工”造铜器。在M1出土了1件鎏金银铜酒樽;在M2出土了1  相似文献   

8.
沿江大道洞庭小路口的大楼和后面的仓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北大楼”和“三北仓库”,此处江边有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码头,现为长江航道局汉口航道站打捞专用码头,但也还是有人称它为“三北码头”.“三北”的字义,本是慈北、姚北、镇北.慈是慈溪、姚是余姚、镇是镇海,是浙江省杭州湾南岸,东海西岸的三个县.在清代,慈溪、镇海属宁波府,余姚属绍兴府.这宁、绍二府的人最善经商,店铺遍及全国大中城镇.就是在上海,宁、绍二帮也始终执商界之牛耳.本文要提到的三北轮船公司,其创始人虞洽卿就是宁绍帮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丁耀琳 《炎黄春秋》2011,(11):76-78
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是百多年来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江海关自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开始设立,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口通商的约定,江海关征税事宜由当  相似文献   

10.
"熨斗"古称"熨斗",说文解字说:"熨,从上案下也,从曰,又(手)持火,以尉申绘也"。徐笺说:"置火于铜斗,从上按下,以申绘之尉,所以使其平也。"  相似文献   

11.
上海“孤岛”时期,以外商名义注册的“洋旗报”,是“孤岛”抗日进步力量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利用英美在租界的特殊地位,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一“孤岛”初期,由于日寇强行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施新闻检查,并通过租界当局取缔抗日报刊,因此,自1937年11月下旬起,除《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刊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继续出版外,大批抗日报刊纷纷迁往内地和香港,或毅然停刊,以示决绝。据1937年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载称:“自11月华军退出上海后,出版物之停刊者,共30种。”上海“八一三”抗战后…  相似文献   

12.
不知起于何时,出现了一种标榜“贵族”的现象。不久前,我就曾接连看到这样两则显眼的广告。一则是某公司出售公寓的广告,词曰:“贵族身份绅士风范”。另一则是推销羊毛衫的广告,广告中赫然五个大字:“贵族的象征”。在广播中,也听到过“贵族沙龙”的广播词。前些时候,还出现过以贵族教育为宗旨的所谓“贵族学校”。在商店里,有以“贵族”命名的商品……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在新中国,贵族早已不复存在;它的含义本来很清楚明白,在人民心目中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东西。《辞海》对“贵族”一词的解释较为详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文史》2014,(5):32-32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泛指军事,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武术”。“武术”一词的普遍使用,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1911年在青岛就有“中华武术会”的组织,1917年北京有“武术传教所”,1923年4月在上海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可见从1911年以后,武术的名称逐渐为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初,张春桥在小范围内讲过:马天水是一匹好“马”。张春桥可是不轻易说人好话的,对马天水却作了如此高的评价,可见马天水在“四人帮”眼里是何等的得力了。马天水这匹“马”从1968年初“亮相”算起,在上海为“四人帮”卖力地跑了八九年,几乎为“四人帮”取得了天下,其功可谓大矣!我是1970年才认识马天水的,那几年,我作为江苏省计划委员会的一员,每年参加全国计划会议。马天水是上海市的带队人。那几年全国计划会议是马拉松会议,一开就是两三个月,有一次从穿单衣开到穿棉衣。上海同江苏两个代表团的房间,总是紧挨着安排在…  相似文献   

15.
陈翔 《纵横》2010,(5):49-52
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相似文献   

16.
周子信 《文史春秋》2014,(10):33-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于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不一,有的叫“中国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其他地区党的早期组织也都离不开这三个名称,但没有一个叫“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7.
“孤岛”时期上海《文汇报》介绍丁孝智,张根福《文汇报》创刊于1938年1月25日,是“孤岛”时期上海最有影响的一份大报,它曾以积极宣传抗日,激励上海人民与日伪斗争而闻名于全国。一、概况孕育和创办《文汇报》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新俱乐部”,它的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侨乡”的字面意思是“华侨的家乡”。现在这个语辞为人耳熟能详,似乎由来已久,但根据笔者粗浅的考察,它开始出现的时间并不很早,距今大约只有60年。就笔者见闻所及,“侨乡”这个语辞以书面的形式出现,时间似在1948年左右。这一年,上海《求是》月刊第一期有“侨乡简讯”栏目,刊载《南竿塘著匪落网》等8篇报道;另外有《石光月刊》第二卷第三期杞人《侨乡教育之隐忧》、第三卷第二期征漠《侨乡资金的运用问题》两篇文章;《上海洪声》第二卷第七、八期合刊“侨乡通讯”栏目,有前锋《新会械斗始末》一篇报道。1948年至今,不过60年的时间。至于第一本以“侨乡”命名的著作,应该是1951年12月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美洲侨界元老司徒美堂(1868-1955年)所撰《粤中侨乡土改前后》一书。这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最足以表现丰子恺爱憎态度的,莫过于1962年他在上海第二次文代大会上的发言了。现在大家都已经清楚地看到,“四人帮”所以能在上海发迹,能以上海充当他们的基地,决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的、政治的原因的。1961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广州会议”,不是在上海被污蔑为“黑会”吗?用以抵制“双百”方针的所谓“写十三年”的口号,不也是从上海发出的吗?出现在上海的文化专制主义者,横蛮采取“一言堂”的霸道行径,大肆挥舞“五子登科”的棍棒。当时面对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不畏强暴的作家艺术家们,在第二次文代大会上发出了愤怒的…  相似文献   

20.
邱健 《炎黄春秋》2001,(4):36-42
一个雪后放晴的初冬下午,笔者来到京郊亚运村附近一所幽静的公寓中,走访了刚从港岛参加香港中华总商会百年庆典归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席经叔平及夫人。笔者与经老夫妇相识于建国初期的上海,虽已相隔四十多年未再有机会谋面,但这次访谈,仍见风姿潇洒,思维敏捷,使人很难置信他已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