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
4.
志书述体形式、功能与编写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一般可分成图、照、序、例、述、记、志、传、录、表等多种文体。其中“述”本义是陈说、叙述的意思。根据在志书中所处的位置,述体可分成卷首述、部类述两种形式,具备着不同的功能。志书述体形式主要有总述、概述、综述、小序、无题小序等。但述和序是不同的文题,志书中称“序”实为不妥。为使述体形式更加规范,志书编纂者应掌握述体的编纂知识。 相似文献
5.
宋时轮上将是我军一位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著名战将。他早年毕业于黄埔五期,曾在红军、八路军中担任要职。1947年1月,他出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在国民党军队精锐云集的华东战场上,他率部迭经战,屡战强敌,尤其是在几次事关全局的阻击作战中,他率十纵在敌人的狂攻面前浴血拼杀,岿然不动,以至于在国民党军中流传有“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说法。首战梁山,背水列阵试身手1947年7月,宋时轮率十纵在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编成内出击鲁西南,掩护我苦战中的叶(飞)陶(勇)兵团转移西进。任务完成之后,他随即奉命指挥所… 相似文献
6.
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存在"硬伤",严重影响着志书的质量。本文结合第二轮修志工作实际及对已出版的二轮志书进行拜读,对志书"硬伤"的特点及危害、主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就如何彻底消灭"硬伤",提出了见解,以全面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7.
篇目即志书的提纲,要编修好志书,首先要编好篇目。而要编好篇目,在设置篇目时则要根据人员结构、地方历史、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可利用资料、前志详略等具体情况,以目统志,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
魏收笔下的《魏书》"西域撰述"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西域历史与人文景观画卷。其中对前代正史"西域撰述"有继承,也有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正史中"西域撰述"的内容。因此,《魏书》"西域撰述"中西域历史人文的充分展现是它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承上启下又是通过前者内容在其他正史"西域撰述"的前后继承中来具体反映的。 相似文献
9.
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中.浦城县方志委组织修志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志书编纂的重要文件.按照“以提高志书质量为核心”的要求.把质量意识贯穿志书编纂的全过程。严把资料、篇幅、文字三个关,致力打造精品志书。 相似文献
10.
"引申义"与"比喻义"是我们在汉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正确理解他们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辨,有助于我们在文字语言的实际应用,更好地表文达意,减少分歧和异议。如何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一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应用,从理论上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1.
第二轮修志的创新需求和途径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已有修志规范原则中不合理、不科学和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不相符合等因素的改进和完善,破除不合理的传统观念桎梏,寻求与时俱进的合理性创新发展。比如对述而不作这个通行志界的编纂原则,需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完全意义上的述而不作不可能做到。志书中的"作",可以理解为研究、编排和论证、论述、评论等。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方志的数量与修志制度--兼答张升《明代地方志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答复张升《明代地方志质疑》,对明代方志数量进行重新统计,并归纳出官定体例、申详呈报、乡绅呈请、公告等修志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历代方志的整理和出版,不仅是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走向繁荣和成功的一个关键性标志。方志作为古籍整理的一部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色所在。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次古籍整理的发起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4.
述而不论是志书编纂的重要原则,但与揭示客观规律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述而不论不等于没有观点,述而不论同样可以揭示规律。在编纂实践中,也可以通过特色内容升格设置、充分利用三级概述特点、精选材料合理取舍、写作技巧加强记述深度等途径,达到既遵循述而不论的原则,又能发掘志书资料的潜在价值,较好地寓观点于记述之中。但在追求揭示规律的时候,要尽力避免编纂者个体的主观色彩和编纂者随机、无度的评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方志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区域传统文化的发掘在各地旅游发展中渐受重视。在区域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方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保护现存文物方面作用显著;二是在各区域复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居功甚伟;三是在开发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然,利用方志发展旅游事业,要适当的取舍,并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与实地考察,认为深化第二轮志书内容与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一是要重视地情的动态变化与地域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二是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做到溯源有度;三是开门修志,深入社会基层进行访谈;四是修志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经济部类中人文精神的记述,又要在修志工作中尊重编纂者的知识、人格与权益以及加强修志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是地方化的一种,地方志与地方化的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地方志是社会化体系构建的根基。地方志在建设地方化中的标识作用不可忽视。作为系统的化工程,地方志承上启下的历史功效应充分加以利用。本就地方志对地方化建设的意义,地方志与地方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地方志在建设化大省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黄山市地方志系统读志用志的情况进行了论述。一是发挥资料库的作用,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二是发挥咨询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黄山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四是发挥联络作用,为黄山市的招商引资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以34部第二轮县(市)区志篇目及4部志书为对象,从篇目设计、入志资料选取和表述3个方面,思考党的地方组织入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