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兰 《风景名胜》2011,(9):76-77
乐清的名字来得十分具有诗意,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御鹤来此垒台吹箫,乐音清和,故而得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绘的天下奇秀雁荡山,就位于乐清境内。这座根植于东海,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石室、层峦叠嶂而著称的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形成于1.2亿年前...  相似文献   

2.
刚开始出发至雁荡山景区的路上,导游娓娓道来“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的佳句,就牵引出了雁荡山那份与天下众山所不同的灵动。相传秋雁曾年年飞临山顶栖息于苍苍蒹葭之中,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村野之山的雁荡倒因此多了份潇洒风流。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曾四次考察北雁荡山,赞其为“天下奇秀”。说到这个奇,灵峰、灵岩、大龙湫这三大精萃,很早就被誉为“雁荡三绝”。它的美既奔放,也含蓄;既雄浑,也灵巧;它山灵水清,婀娜多姿,似美卷;它亦似一曲轻灵的乐章,等有心的你走入其中,然后就醉进了这飞水云山的流韵中!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1,(9):84-89
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东南雁荡""寰中绝胜"之美寓,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其"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的《雁荡山》一文中称雁荡山为"天下奇秀",从此雁荡山名扬四海,进入名山之列。雁荡山之美,以至于三顾雁荡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相似文献   

4.
雁荡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北雁荡山背依莽莽括苍山,面对浩瀚乐清湾,是一座大  相似文献   

5.
乐清市有文字记载的旅游活动可追溯至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描绘的即是乐清 境内的中雁荡山的胜景。北宋沈括的“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更是让雁荡山名扬四海,跻身中华名山之列。在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乐清的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2005年1-9月份,旅游总人数达128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9.06% 旅游总收入达5.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54%。乐清的旅游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 市共有旅游宾馆、招待所268家,拥有客房4023间,星级饭店共有11家,其中三星级8家。  相似文献   

6.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05年2月1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它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区型火山带中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年)破火山的杰出代表,是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一山一石记录了一座白垩纪复活型破火山的演化历史。中生代巨厚流纹质火山岩在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嶂、锐峰、柱峰、方山、石门、岩洞等组合,有别于我国花岗岩岩石地貌(如黄山)、碳酸岩岩石地貌(如桂林山水)和砂砾岩岩石地貌(如丹霞山、福建泰宁地质公园),这类流纹岩岩石地貌以雁荡山最为典型和完整,因而称为雁荡山地貌。  相似文献   

7.
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是世界罕见 的早白垩纪复活型破火山,流纹质火 山岩在外动力作用下形成叠嶂、锐峰、 柱峰、方山、石门、岩洞等组合,称为 雁荡山地貌,有别于我国花岗岩岩石 地貌(如黄山)、碳酸岩岩石地貌(如 桂林山水)和砂砾岩岩石地貌(如丹霞 山、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嶂峰洞谷湖瀑层层递进回环曲折, 却又浑然一体,山外近有江南绿野平 畴铺垫,远有东海万顷碧波衬托,四季 轮回昼夜变幻,雁荡山集山水美学、历 史文化、地质奇观于一体,是中国罕见 的风景名山、文化名山、科学名山。  相似文献   

8.
方山-长屿硐天是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东园区。方山是由流纹质火山岩构成的“方山”地貌,四面千仞绝壁,气势磅礴,被称为空中花园,而与雁荡山遥遥相对。南嵩岩危岩绝壁,清幽奇秀。长屿硐天原是白垩纪时期火山爆发空落火山灰构成的巨厚的凝灰岩,由于岩石性质适于开凿,加工石材,成为历史悠久的古采矿遗址。其规模宏大,共有1314个硐室。矿硐互相连通,硐体形态奇特,是采矿工程与工艺史的真实写真。  相似文献   

9.
鸡足山由于山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象一只鸡脚前三爪后一趾而得名,简称鸡山。在方圆二百余里的地理环境中,有笔、满月、象鼻等四十余座山峰,又以凤头等十三峰最为有名;有罗汉、舍身等三十四座岩壁;有传经等四十五个洞窟,有乌龙、洗心、玉龙等一百多个溪泉瀑布。从生态环境而言,松柏成荫,古树参天,苍藤盘结,缨络万千,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由于鸡足山的雄奇山川、特异地貌、丰富的植物资源,构成了幽静、深邃、险峻、奇异的自然景观,为此清代苏州人陆翼在为《康熙鸡足山志》写《序》时曾说“鸡山奇秀天下,与峨眉、九华、天台、雁岩为伯仲”。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2,(12):34-35
最美名山雁荡山温州雁荡山寰中绝胜,是人们对它的赞美;东南第一山,是人们给它的排位;"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是它名字的由来。雄奇的山石峰峦,秀丽的泉瀑流水,共同造就了属于它独有的浑然天成的美。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北雁荡山以峰岩绮丽飞瀑飘逸著称全国,那么中雁荡山则以流泉飞瀑峰石洁白而博得游人的赞美。南朝谢灵运诗云:“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王争)”,这些都是对中雁荡山的称赞。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2,(12):36-39
最美名山江郎山一座山,三爿石。山聚岩、洞、云、瀑于一体;石集奇、险、陡、峻于一身。这一山三石,组成了中国最为奇秀瑰丽的丹霞美景,徐霞客也要极力盛赞它的美。它的名字叫江郎山,它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有一处古老的皇家园林建筑——晋祠。晋祠古园林里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圣母殿。圣母殿里供奉着一位慈祥的母亲。那么这位慈祥的母亲是谁呢?周武王趁商朝"内虚"之时,突然发动讨伐战争,结果商朝"突然死亡",西周王朝便建立起来。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在有关场合说了一句肺腑之言,《论语·泰伯》记载了这句话:"予以乱,臣十人。"在周武王看来,周朝能夺得天下,并且最终坐稳江山是与十个人的辅佐和帮  相似文献   

14.
奇秀雁荡山     
雁荡山为首批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 名山之一。雁荡山根植于 东海,素有“海上名山”、 “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 南第一山”。雁荡山形成于 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 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辟 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 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 为“雁荡三绝”。  相似文献   

15.
雁荡山的水     
正雁荡山的水,有的是潭,有的是瀑布,还有的就属小溪了。这些水,在夏天能给你清凉的感觉。上山时,你的耳边总能有溪水那脆耳的声音,再仔细听听,就觉得这溪水的声音谱出了一曲动听的歌,在这首歌中,还有轻缓的伴奏声。顺着向上走走,那溪水就急了一点,拍打在石头上的溪水,如同深情地打击着"三角铁"。向上的山坡越陡,溪水就越急,你听,那不就是大合唱吗?我忽然发现,这些拍打在岩石上的小浪花,晶莹剔  相似文献   

16.
仙桥景区是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位于雁荡山最北端,景点比较分散。其中许多景点都跟“仙”字相关,传说有位仙人骑鹤飞临仙桥,飞临之处的桥、亭、洞、峰、山、岩、坪都沾上了仙气。  相似文献   

17.
米兰 《风景名胜》2011,(9):83+82-83
浙江本身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省份,但若要说起浙江的山川美景,恐怕有近一半的风光集中在这条线上。一切皆缘于这条线路上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个是衢州的江郎山,一个是温州的雁荡山。前者是浙江省的第一个世界遗产,后者则是世界地质公园,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在说这两座山之前,我想先讲讲金华。  相似文献   

18.
名山名茶伴君游○李盛仙“名山出名茶”。此话一点不假。我国的名茶常与名山名水相伴,如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的“龙井茶”,湖水相映的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君山上的“君山银针”,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上的“白云茶”,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上的“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华山,是人所共知的五岳之一的"西岳",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东华山"。"东华山"是指位于徐州市丰、沛两县中心位置的华山。东华山一峰嵯峨,万灵拱卫,自古以来是丰沛两县赖以依存的根据,甚至黄河决口都要冲着这座山峰而来,形成大沙河依着华山流淌的奇观,这座百里以内唯一的一座山峰,其超高的知名度一直以来让丰县不同凡响。早在清代,徐州知  相似文献   

20.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游山玩水”成了人民生活中的一大追求和乐趣。在旅游中面对着如画的风景,不管是自然山水还是人文古迹,或神话传说,风土民情,都会有所感触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引发很多思索和联想。北宋时的科学家沈括,晚年在镇江东郊梦溪园闲居,著写了他的杰出作品《梦溪笔谈》,文中记载了由对雁荡山的地形认识到水的侵蚀作用;由对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的鉴定推论到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寓科学研究于旅游之中。笔者本文中所要论及的是,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分类、风格特征,以及对自然地质风景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