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禹贡》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4年初,顾颉刚、谭其骧诸先生在北平发起成立“禹贡学会”,随即出版《禹贡》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1934年3月1日,除了不署名的《发刊词》和颐颉刚先生的《编后》外,刊有杨向奎、王树民、高去寻等作者的十一篇论文。刊物之所以名为《禹贡》,《发刊词》上说:“《禹贡》是中国地理沿革史的第一篇,用来表现我们工作的意义,最简单而清楚,所以就借了这个题目来称呼我们的学会和这个刊物。”顾先生在《编后》中也指出:“为了简单而明了,这个刊物采用了‘禹贡’二字,因为《禹贡》是研究中国地理沿革史的学  相似文献   

2.
略论禹贡学会的学术组织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引人注目的兴旺时期,当时学人辈出,学术团体和刊物如繁星满天。用群星璀璨形容此时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发展,并不为过。成立于1934年的禹贡学会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禹贡学会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正中山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有着较为悠长的传统。早在1920年代,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先生就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并讲授"古代地理研究"等课程。此后,随着禹贡学会的成立,顾先生所倡导的历史地理研究取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学科发展历程中,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分支的中西交通史及边疆史地一直是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如岑仲勉先生对历代黄河变迁和西域史地的研究,陈寅恪先生对中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历史地理是一门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学科,可是中国历史地理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和运用,却是近五十年前的事情。推本溯源,是由禹贡学会开始的。禹贡学会是顾颉刚先生领导创立的。禹贡学会发刊《禹贡半月刊》。当时英文译名,其初为The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四年三月,顾颉刚、谭其骧诸先生创办了历史地理专业刊物《禹贡》半月刊。《禹贡》的出版和禹贡学会的成立,是我国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初具雏形的标志,《禹贡》半月刊反映出来的爱国史学思想是突出的,我们应当加以总结。《禹贡》半月刊的爱国史学思想,是经世致用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历史地理发展到清季已经成了一门很发达的学问。清人治舆地学大致可分为两个方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理研究》是2018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创办的学术期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历史地理研究》为中文季刊,英文名称是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沿用《禹贡》半月刊英文名称),期刊编辑部设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出版单位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师范大学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早在1935年,张家驹教授就在《禹贡》杂志上发表了历史地理名作《宋代分路考》,此后又发表了《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较早提出了宋代中国社会中心南迁的观点。1980年代,王育民教授撰《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和部颁教材《中国人口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通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从《禹贡》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 〔苏〕RC.热库林著论班固以后迄于魏晋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史念海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黄盛璋论两汉时期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谭其骤等地理学报2陈桥骤史学史研究3韩光辉译历  相似文献   

9.
地理的论述,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上,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一定范围的地理学的发展之研究,是史学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作者对于《禹贡》的著作年代,作了详审的研究,是关于地理学史的一篇重要论文。故乐于向本刊读者推荐。原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10.
《侨史研究十年》是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十周年编写的纪念刊,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该书着重介绍了从1981年至今国内侨史研究的发展状况,总结了这十年来侨史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有:回顾与展望,学人寄语,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概述,十年来国内侨史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函     
史学史研究编辑部:顷在我所阅览室见到《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有一篇《顾颉刚先生和禹贡学会》的资料,其中《禹贡半月刊发刊词》署为顾先生所作,实误。因此文发表时未署名,在顾师生前,我曾问过他是谁所作的。他说已记不清了,可能是我作,也可能是谭其骧作,我改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沈智1997年9—10月,我应日本“中国女性史研究会”的邀请,赴日作短期访问。“中国女性史研究会”成立于1977年,最初仅由4人发起,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名会员的学术团体,研究成果累累。现将日本多年来对中国女性史的研究作一简...  相似文献   

13.
乾嘉学者钱大昕与王鸣盛治学以考据见长,二者在历史地理领域的研究各有特点。钱大昕擅长运用缜密的考辨方法,致力于建置沿革的考证纠谬,成果丰硕。王鸣盛则重视地理考察,贯通古今史事,辨析形势险要,探究地理条件与历代兴亡、战争胜负的关系;同时又以《禹贡》为中心,将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篇章纳入地理考辨的范围,反映其学术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钱大昕与王鸣盛的考证成果及历史分析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细密考证与归纳、概括的综合分析也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学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地学会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第一个地学科学团体。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该组织为现代中国地学事业的发展,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边疆研究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开创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学会的组织与活动1、关于学会的发展历程。1909年9月28日(清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中国地学会成立于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学术团体,该会是成立于清代仅有的三个科  相似文献   

15.
<正>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建立于2005年5月,仅有10年,但暨南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传统。建国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曾在本校文学院工作,讲授中国沿革地理。建国后,又有李长傅、陈代光、汤开建教授等继承不绝。20世纪末以来,又陆续引进一批历史地理专家、博士,初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2014年与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院海洋史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由本中心主任郭声波教授担任首届会长,并在本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新式学会的基本功能,是增进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学会、期刊与年会,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学术体制:有学会必有会刊,有会刊必有年会。学术社团之建立及其活动,学术研讨会之举办,为中国现代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近代学科是新式学会创立和发展的基础,新式学会是伴随着西方近代诸多新学科在中国的引入而逐渐建立并发展的;同时,新式学会又反过来促进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式学会不仅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体制之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学科的确立及学术发展。学术团体数量之增多,是学术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学术团体活动的频繁,是学术活跃之重要标志。故学科、学会与近代学术发展呈现出互动多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八十多年来,基本上走了一个之字形。1934年顾颉刚先生与谭其骧先生发起成立禹贡学会时,提出要将传统的沿革地理改造成为现代的历史地理学,当时急需的是地理学的技术手段和思想资源。抗战中史念海先生在重庆与顾先生讨论历史地理学该如何发展,顾先生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向地理学学习。显然出于同样的考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是我国博物馆学从荒芜走向兴旺发达的年代。1982年3月,中国博物馆学会的成立是80年代博物馆学发展的第一支春歌。它标志着自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之后,博物馆学研究长期涣散无组织状态从此结束。第一次从组织上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下,把全国的博物馆学研究者集合成一支队伍,协同一致地从事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学会10年来的方向是正确的。还在学会刚刚筹建的时候,就明确了集中精力从事博物馆学研究的目标。198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批示中指出:“名称以‘中国搏物馆学会’较好,更加符合学术团体的性质。”中国博物馆学会作为由许多博物馆学学术权威领导和组成的国家级博物馆学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从成立伊始,就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学会章程规定:  相似文献   

19.
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顾颉刚等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继承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传统和清季西北史地学派之余韵,高举民族主义旗帜,组织“禹贡学会”,创办刊物,编辑丛书,整理旧籍,致力于边疆史地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在学术界以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禹贡学会的工作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积极意义,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地理学、民族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孔祥军新著《汉唐地理志考校》,对汉唐正史地理志及唐宋地理总志进行校理,纠文本之讹,正史文之谬,辑失佚之地志,探史志之史源,考其断代,辨其书例。在对地理志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孔氏考汉代三辅称谓沿革,盐、铁官之分布,新莽改亭之通例,北魏政区之沿革,并对隋代关官、水道和唐代诸渠进行了辑录和考察。本书以文献考校和政区地理研究为主,广涉经济地理、交通地理、军事地理、佛教地理等诸多领域,重视学术传承和演变,善用图、表的方式来明晰思路脉络,为汉唐地理研究之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