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满族现有人口1000多万,是中国唯一的两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它建立了清王朝并统治中国200余年。清朝是距今最近的一个王朝,它的版图奠定了现在中国版图的基础。公元16世纪的最后一年,额尔德尼和刚盖奉努尔哈赤之命创制满族文字,他们借鉴蒙文的字母创造了无圈点满文,即"老满文"。皇太极继位后提出了"振兴文治"的方针,为了解决自身文化典籍不足的问题,皇太极命令达海等文人将汉族文献译成满文书籍,供满洲贵族及全体满族人学习。达海对"老满文"加以改造,创制了有圈点的满文,使满文成  相似文献   

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历时290余年之久。有清一代,满文的地位十分显赫,称清字,定为国书,因而在清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这些满文档案,虽  相似文献   

3.
吴元丰 《满族研究》2008,(1):99-114
满族作为曾经建立过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这些满文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就满文及其古籍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人们进一步了解满文及其古籍文献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满文是在我国清代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自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巴克什和噶盖札尔固齐二人创制老满文始至清朝末年(1911年)止,满文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使用时间。在清代,满文成为满族统治者记录当时时事和满族子弟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有清一代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满文古籍的形成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时期,从满文创制起到整个后金时期,这时使用的文字有老满文和新满文,并以新满文为主,其内容以历史古籍文献为主,有极高的价值。如《满文老档》…  相似文献   

5.
俄藏满文文献中由传教士翻译、创作、抄录的满文著述,数量庞大,但并未中国学界视为真正意义的满文文献.俄藏传教士满文著述或无题,或被重新冠名,且多为中国所未藏.对俄藏传教士满文著述的整理,不仅可以拓展满文文献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熟悉俄罗斯的满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 ,岁月沧桑。回眸 2 0世纪 ,中国满文文献的整理研究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清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长足进展。当我们走进 2 1世纪的时候 ,回顾过去 ,总结经验 ,探索未知 ,开拓向前 ,对于促进新世纪学术研究 ,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满文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满文文书档案 ,包括清代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形成的满文文书档案 ;一类是满文图书、谱牒和碑刻等。清朝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 ,数量浩大 ,价值珍贵 ,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学术界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从 2 0世…  相似文献   

7.
满文的创制是我国满族发展史上、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金代,女真人参照汉字创制了女真文,但随着金王朝的衰落。至明末,女真人已经完全丢弃了女真文字。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女真人讲女真语,写蒙古文,随着军事形势的飞速发展,这种语言与文字的矛盾已经不能满足女真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努尔哈赤命噶盖和额尔德尼创制满文。这种草创的满文仿照蒙古文字母,根据满洲语言特点,没有加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老满文在女真地区推行33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很不完善,亟需改进。天聪年间,皇太极命达海和库尔缠对其加以改进。经过改进的满文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较老满文更为完备。总之,满文的创制促进了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加速了满洲社会的封建化。满族人用自己的文字进行思想交流,书写公文,编写历史,翻译典籍,保存了大量的民族遗产,也丰富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8.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民族。满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齐命人创制满文,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又使人加以改革,顺治元年(1644年)后满文被尊为“国书”,在清政府的公务活动和满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有清一代,形成并保存下来一大批满文文书档案、满文著述、和由汉文译成满文的典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满文的创制、改革、发展、衰落及其历史作用试作论述,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专家安双成等编纂的《满汉大辞典》由辽宁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巴达荣嘎、安俊、佟永功先生参加了外审工作,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嘉禄先生任特邀通审。这部170万字的辞书,凝聚着作者30余年的心血,是当代中国满文工作者对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和满学研究的一大奉献。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王钟翰教授说:“《满汉大辞典》的出版问世,是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自满文创制之日起迄今已有395年历史。由于满语是清代国语、国文,所以满语、满文又有“清语”、“清文”之称谓。有…  相似文献   

10.
满文月折包是清代军机处按一定秩序打包保存的满文公文档案的总称。满文月折包内文件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均居军机处其他满文档案之首,具有重要的利用研究价值。只因种种原因,至今鲜为世人所知。本文现就军机处满文月折包的形成、特点、内容及整理编目状况,作一概述。一、满文月折包的形成及其特点军机处是清代办理军机事务处之简称,雍正8年(1792)设立,宣统3年(1911)撤  相似文献   

11.
卢秀丽 《满族研究》2007,(2):122-126
本文“满文古籍书”是指1949年以前形成的满文、或者是满文同其它文种合璧的图书。关于满文古籍书的著录和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汉文古籍书,有自己的著录规则和分类法,著录员都在遵循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进行著录。现在传世的几部满文古籍书目录是在借鉴汉文古籍书著录规则和分类法的前提下进行的著录与编目,它们中多数采用汉文著录,也有的在采用汉文进行著录的同时,在书名项增加了满文书名的著录。在满文古籍书著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不同的著录员各自有着自己的处理方法。满文古籍书名情况复杂,问题也最多。因此,本文结合满文古籍书目著录情况,就满文古籍书名著录涉及的若干问题,力图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综合,提出满文古籍书名分“书名”、“并列题名”、“书名附注”三项著录的建议。同时通过对满文古籍书名存在诸多情况的列举,归纳总结山相应的满文古籍书名著录的具体方法,希望对今后满文古籍书的著录工作有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满文始创于1599年,完善于1632年。史学界将前者称为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将后者称为新满文或加圈点满文。满文属于一种拼音文字。它由38个字母组成。其中辅音字母22个,元音字母6个,用以拼写汉语借词字母10个。满文具有特殊的书写格式。它在书写过程中,每一单词的结构及单词中的圈点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先为无圈点满文,后是新满文。满文的重要作用是对汉文化的传播。清政府处于统治的需要译介的主要是儒家文化中的经典,推行尊孔重儒。乾隆末年满文开始走下坡路。自嘉庆、道光后满文已基本停止使用。在东北,同治时期还能满汉文兼存,其后满文被废弃。满文的废弃不是对少数民族的同化,恰是证明着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1599年努尔哈赤命臣子根据蒙古文字的构造方式创制了老满文。17世纪,达海受命改进老满文,改进后的新满文较之老满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满文不但书写形式楷化,最重要的是它在音位标音时运用了增点加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满语辨认、读音混乱问题。新满文运用的是一母一音的标音原则,所以它的音韵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它严格遵守元音和谐律和元辅音的发音协同规律,二是它能将满语当时的实际语音真实地转写出来。满文的音变表现出三种鲜明特点:一是元音和谐律的松式化音变;二是切韵清字的连续省略式音变;三是入关定鼎后重音前移的弱化、脱落式音变。清代满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曾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政治文化作用,因此研究它的创制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字音韵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满文篆字初创于后金太宗时期,完善、详备于清高宗时代。弘历于乾隆十三年"指授臣工"全面效法汉文古文字成果,对应创造了满文篆书三十二体,并将其中的十体应用于玺印之中,创造并形成中国历史上字体使用最多且最富民族特点的民族文与汉文篆字合璧的玺印制度,沿用长达174年之久。文中首次披露清代传国御玺满文篆字中存在着的迄今为止两个半世纪以来未为人发现指出的拼写失误,并对其舛误详加析正,有助于对清代满文篆字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具体了解和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6.
历时5年时间整理编译,由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辽宁民族出版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完成的《内阁本满文老档》出版了。《满文老档》是清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编年体档册,记载了清入关前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族、文化、习俗、天文、地理以及与周边邻近国家、部族的交往关系等方面事宜。用无圈点的老满文写成。  相似文献   

17.
1983年8月,我在呼和浩特内蒙古档案馆翻阅满文档案,四海馆长嘱托我为他们编个简目,因此把馆藏满文档案大致浏览了一遍。我见到的满文档案大致有几种,散档——一些另散折奏和残篇,包括一些裱糊修整过的档案,例如《顺治年间清字记事档》,三姓副都统将军衙门档,其中最早的一册为乾隆朝,大部分是道光、光绪朝,以及一些满文文书,这篇关于苏鲁克蒙古的满文记载就是其中之一。得到四海馆长的许可,我把这篇满文复印并作了翻译。封面上的满文意为““康熙六年编制”,是指苏鲁克设置的时间,并非此篇史料成文的时间。两行汉字显然是后人加上去的。其中一行所云“鄂勒特蒙古民族流入察哈尔情况”明显是因为不通满文造成的错误,本文围绕这篇史料做一扼要介绍,标题为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浅论锡伯文与满文的传承及其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以前锡伯族先祖固有语与女真语的关系;锡伯族融入满通古斯文化体系,满语满文成为锡伯族的语言文字;1947年锡伯文概念的形成;锡伯文与满文之间的传承关系;锡伯文出版是清代满文“出版”的继续;锡伯文出版内容与清代满文读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封面满文书影──《满文额宜都自述稿》佟永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于吏部库内所贮叙功袭职升官无圈点清字(即老满文)案件内查得巴图鲁弘毅公额宜都自述稿,遂译成汉文,同时又用新满文转出。此书影即《新满文额直都自述稿》的一部份。此件现存辽宁省档案馆。封面...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19日到11月21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偕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承办的"纪念满文创制四百一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郊区的蟹岛生态农庄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就满文的创制与改革、满文档案的贮藏与整理、满语及其文学的研究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来自北京、辽宁、黑龙江等省份的满文研究机构和历史档案机构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