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月31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华国锋同志的人流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曾在华国锋同志身边工作,晚年又与他保持着颇多的交往。"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会是我最后一次给华老拍照片。"被际为"红墙摄影师"的钱嗣杰,双手捧着8个月前给华国锋同志拍的一组照片,对记者说:"你看,华老当时  相似文献   

2.
我跟左参谋长工作三年多,他的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对同志的关怀和热情,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1933年,左权同志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任参  相似文献   

3.
陈德邻 《炎黄春秋》2010,(10):23-23
<正>1950年下半年,我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六区工作,担任六区区委书记,当时经我之手处理过两次李昌同志的信件。第一封信是1950年土改前夕,我带领七个村寨的贫农与李昌同志的母亲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并开会斗争了李昌同志的母亲雷田氏。在此之后,雷氏给李昌同志写信告我的状,李昌同志给他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此信虽然是写给他母亲的,但对我们的土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肯  相似文献   

4.
岳祥 《百年潮》2012,(9):46-52
正我曾于1958年至1966年、1979年至1981年担任彭真同志的秘书。在纪念彭真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回忆自己在他身边工作的那些日子,很多事情仍然历历在目。彭真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以及对我的悉心教育与关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获益终生。上任之初,当面考试在担任彭真同志秘书之前,我曾经见过他,但没有直接接触。1958年,在我担任机要秘书第一天,他见到我时说:"噢,原来就是你啊!"他表示,在这之前对我是有印象的,但是不知道我叫岳祥。  相似文献   

5.
秦川同志是我上世纪50年代在中央宣传部工作时的老领导,2003年1月29日去世了。他走得那样匆忙,没留下一句遗言,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怀念和崇敬。我想不起他对我有什么说教,在我心目中都是他的身教。  相似文献   

6.
华楠 《百年潮》2003,(2):36
我和梁必业同志相处40多年,他是我的好领导、好老师.当我突然得知他不幸去世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悲痛、惋惜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一些往事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1976年1月,正当"四人帮"猖狂时,叶帅找我谈话,他称赞说:"梁必业同志肩膀硬,是个好同志啊!"  相似文献   

7.
2002年"五一"期间,我接到河南省文物局常俭传局长的一个电话,说:"欧潭生在北京,打算节后来郑州拜访你,希望不要外出."欧潭生要来郑州,我心里十分高兴.自从他回福建老家之后,好多年没有见面了.这次突然来郑州,引起了我的回忆.大概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住在河南省博物馆办公楼上一间寝办合一的房子里,由王与刚同志引荐,欧潭生与我相识.他当时是一位英俊的青年,朝气蓬勃,谈吐不俗,我非常喜欢他.欧潭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1976年调到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工作.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廉舟同志就对我说,他正编一本记述个人师友情谊的小册子,并嘱我写一个简单的个人概况给他。我说我好事迹平平凡凡,实在没有多少可写的,以后也真的未完成他交给好的任务。现在,廉舟同志的新文集《良师益友集》已摆在我的书桌上。我在工作之余,手不释卷地翻阅,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杜任之先生是我一生中永远不敢忘记的师友之一.193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太原,在海子边中外语文学会偶遇翟新亚同志,经他介绍,认识了杜先生.他简单地介绍说:“这是李毓珍,崞县人,是在监狱里同时被关押的朋友.”杜先生很亲切地跟我交谈起来.知道我是学俄文的,还未找到工作,他就说:“那很好,懂俄文的人很少,给我们的刊物翻译点东西,多少还有点稿费.”随后,我就给学会的刊物《中外论坛》翻译了一篇《苏联货币》(以后每期有我译的一篇).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我从市委接回了接替我在区委班子中分管工作的同志,回到区里,把他交给了时任江岸区委书记.随后,我给区委办公室主任打了电话,请求另外安排一间办公室让我临时过渡.19日上午,我召集最后一次班子成员会议,我说,感谢大家7年多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大家原谅我不细致、不周全的臭毛病,请求大家一...  相似文献   

11.
李滔 《百年潮》2001,(7):38-43
1948年我由蒋管区到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经中共中央城工部分配,到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工作.1949年9月,我被调担任刘鼎同志的秘书.刘鼎同志是老共产党员,又是党内闻名的技术专家.我在他身边工作了三年多,一直到1953年初,他被撤职为止.这一段,正是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刘鼎同志担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为兵工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许多往事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作者附记:我这篇文章送何方老征求意见,请他指导,他给我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告我许多实际情况,弥补了我知识的缺欠,我对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无限感激,兹将他的信一并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又说:"一九三五年一月,在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在贵州省遵义城召开的扩大的中  相似文献   

13.
黄景略同志给我讲,希望我在这次会上跟大家在一起谈一谈关于提高学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的问题。据老黄讲,跟一些同志交换过意见,具体跟多少同志交换过意见,我说不清楚。不过我想,他提出这个问题,有道理。怎么说有道理呢?不管老黄同志跟多少同志交换了意见,我相信我们这次参加会议的同志,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是绝大多数,思想上从来就有这些问题,我也提出过这些问题.大家是在第一线的多,我是属于第二线也罢,第三线也罢,也没忘记这些事,也没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让我来给大家谈一谈,无非是让我来讲一讲我自己的意见。讲完了以后,大家还可以议论。在开幕式上老黄同志的讲话当中,夏先生的讲话当中,都提到一点,就是考古发掘要写出报告。我们这个会不是叫“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吗,可能有人会理解成考古发掘就是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第3期《炎黄春秋》刊有《"异化"问题的讲座和周扬的遭遇》一文,追叙了周扬同志晚年的一些遭遇,读了令人感慨万千。文中插了一张照片,文字说明是"1983年4月8日周扬与人民日报同志交谈"。我初看时有点诧异。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在报社文艺部工作,除十年动乱时期外,同周扬同志常有接触。多次听到他在大会小会上的报告和讲话,报纸文艺宣传计划和重要的文艺评论请他审阅,在他晚年也有不少  相似文献   

15.
一位从不发脾气的领导人1962年6月,组织上调我去当赵紫阳的秘书。当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心里有点胆怯。推荐并向我移交工作的前任秘书汤戈夫说:"你不用担心,肯定行,紫阳同志(那时不论对多高职位的干部,都称同志)的脾气很好,他也不需要秘书帮他写什么东西。"并举例说:"有一次,紫阳同志交代我通知办公厅,明天晚上七点开全省  相似文献   

16.
各位执行副主编、各位发行代理服务点负责同志:邱中建同志在外地开会,会前我专门向他打电话作了请示,他非常支持召开这个会议,并且委托我和大家共同协商把这个会开好,把史志工作很好地向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同志和党史研究室同志做一个汇报。今天,我本来去向王乐泉书记汇报别的工作,也附带把我参加史志会议的情况顺便作了汇报。王乐泉书记听了非常高兴,他说:"做这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既是宣传石油,也是宣传新疆的'一白一黑'战略,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今天,我们把各位请到驻乌鲁木齐办事处来,召开首次联合编辑部编纂业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李修仁同志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在中共离石县委书记任上,他任中共山西省汾西煤矿管理局党委书记。一次他来吕梁谈工作,中共吕梁地委书记王铭山请他吃饭,因离石有汾西煤管局的矿,便把我也叫了去。那次,他讲了许多关于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的关系问题,对我启发很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的第二次交集是在1983年3月中央调整山西省领导班子之后,修仁同志任省委常务副书记,我任省政府副省长。但由于修仁同志分管党务,我则分管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57年"文参"第2期李廷俭同志"在征集文物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中谈到关于英雄、模范人物的奖品怎样征集和处理的问题,对这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据有关部门向河北省博物馆提出的意见"你们展览可以向中央去要一份,何必要这份呢?"或"耿长销同志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出席一些重要的会议都要带奖章,可是他的奖章、奖状都给博物馆征集去,不给拿回,这不大妥当"。固然这些意见反映出对博物馆收藏原物,并通过陈列展览向广大群众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和罗荣桓主任的指示,于1950年5月正式成立文化部。就任第一任部长的就是我们尊敬的陈沂同志。我是1952年底调到总政文化部工作的,在陈沂同志领导下工作五年,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难以忘怀。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思维敏捷,处事果断,勇于开拓,敢于负责,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而且大胆实践,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非常热爱军队的文艺事业,十分重视军队文化艺术工作的建设,他确是一位称职的文化部长,也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同志和朋友。现在他虽然离开军队的文化工作岗位30多年,但人们见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