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元培掌校后,北大才转变为今天人们心目中开风气之先、自由包容的"北大"——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大"。而提到蔡元培,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北大校长、教育家。"思想自由、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云南大学学生主持的《自由论坛》,冲破国民党人对宪政民主运动的话语垄断,注重探讨宪政民主的学理基础,澄清人们在宪政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回应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现代极权主义的挑战等世界宪政史上的新问题,重视构建宪政民主的社会基础,关注言论自由的宪法保障。《自由论坛》是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学术互动、师生之间学术路径与自由理念薪火相传的象征,展现出抗战时期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学理层面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养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将科学精神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他从民国教育为宗旨“齐成健全之人格”出发,指出科学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蔡元培将力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引入科学方法等归结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以“诚、勤、勇、爱”四字真言培育公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德国大学制度,世界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自德国思想家洪堡1810年创设柏林大学始,德国的大学模式,直接影响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大学的现代化,也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提供了鉴照。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留德四年后,返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等理念,将北大改造成现代史上著名的学术教育重镇,其思想迄今仍有隽永的现实魅力。本刊此次访问德国,大学制度是考察的重点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的大学教育制度也在改革。革新的重点有二:一是引进英美大学的学位制度;二是大学收费。德国有悠久的“福利国家”传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实行免费入学,为何会酝酿改革?具体措施是怎样的?这对已经启动了大学收费制度并引起极大争议、被称为“新三座大山”之一的中国教育来说,无疑会有参照作用。本刊共采访了三所著名的德国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问题。中世纪大学建立初期,教会曾经多次干预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其中以1277年巴黎主教唐比埃颁布的学术大谴责最具代表性,学术谴责似乎阻碍了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自由。但从13、14世纪巴黎大学对"异端学说"及学者研究活动的态度,以及牛津大学教师威克利夫及其追随者的学术活动经历来看,教会以行政手段限制教师的学术研究,作用有限,大学这个教师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成员提供了保护。事实上,在教会允许的范围内,大学教师们有一定的教学和研究自由,其自由的程度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这是教育总长蔡元培启用教育部印信的当日发布的。5月,教育部再度下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7月,蔡元培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博物馆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我国近年倡导的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建议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引发了博物馆学界关于博物馆传统功能、教育使命与社会责任的新一轮思考与讨论。当此时,总是有一个历史的回音不断响起,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学者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出的声音: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博物馆应作为学校之外的教育机关;博物馆应免费参观;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博物馆陈列是美育的社会教育机关……应在首都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回望此后的八十年历程,不独这一建院宗旨始终被今天的南京博物院所秉承,诸如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免费开放以及大学博物馆建设等等也均在不同时期得以实现与实施,充分反映出一代宗师的远见卓识。有感于此,本刊将我国著名博物馆学家宋伯胤先生三十年前著就的这篇文章整理、刊发,以期让今天的人们再次循着蔡元培先生当年的思想去思考新时期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但将美学场域内部的理论命题"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极度简化为涉及不同的场域"以美育代宗教"命题,这其实违背了现代性工程的场域伦理,并最终产生了场域越界问题。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一出,林风眠、陈独秀、梁漱溟等人"以xx(艺术、科学、礼乐等)代宗教"的说法随之而至。事实上,他们的话语方式不自觉地陷入到蔡元培设定的"叙述圈套"。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模糊的概念,从而以"自由"为学理范畴的各种"主义"和学说呈现出家族性和多态性,以致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化"症结,产生了诸多似是而非、莫明其妙的论争话题,借助语言分析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解读家族式"自由"命题,可以厘清当前我国学界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概念含混与意图谬见,并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学说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11.
《民俗研究》2021,(2):106-114
《民族艺术》立足于"多民族、大艺术、跨学科"的办刊理念,坚持"发表最新学术成果,展示一流学术水准"的办刊宗旨,倡导"有学术而无学科限制"的办刊定位,通过"有特色而无传统限制"的栏目设置,组建"有学问而无学术界限"的作者群,妥善处理与相关学科的学术关联,关注传统文化艺术,总结中国经验,突显实证式研究的学术风格,以最新学术成果引领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学术共同体,在众多学术期刊中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别样风采,构建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学术平台,呈现出具有中国原创风格的新时代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常河 《江淮文史》2013,(3):133-138
(一)提及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不提及北京大学;提及北京大学,不能不提及中国大学校长"第一人"蔡元培。蔡元培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可与世界一流国家相媲美。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后来的北大。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中国共产党所敬重的朋友,这不仅因为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名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塑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来担  相似文献   

14.
<正>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构建的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新的社会文化建设,也为近代博物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文章提出了以军国民主义(体育)、实利主义(智育)、公民道德、美育教育等为内容的新的教育导向与方针,并特意指出博物学"在应用一方面,为实利主义。而在观  相似文献   

15.
正谈到近代教育家,人们总会津津乐道于执掌北大、开学术自由之风的蔡元培,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徐特立、吴玉章、杨贤江等人,人们更是耳熟能详。但对黄炎培,人们总以政治家视之。其实,黄炎培不但是民国著名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赤诚的爱国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作作出  相似文献   

16.
正旧时信纸多由竖排的红线条由右而左,分为八行,因此又称八行书。这种八行书,蔡元培一生不知写了多少。这之中不乏工作及学问的联系和切磋,也有朋友间的往来问询,更多的是为他人写各类不一样的八行荐牍,即八行推荐信。蔡元培有广泛的人脉和推荐遴选人才的社会资源。在兹任上,他乐于慧眼识天下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于是,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他虽然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殊途同归。他一生救助过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  相似文献   

18.
周密 《神州》2008,(5):27-29
巴黎和会召开后,蔡元培为我国领土完整而四处奔走,在参加游行的学生被捕后,他又不惧压力出面多次营救,而他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更是影响深远,这一思想成为了五四运动解放思潮主流。  相似文献   

19.
深厚的学术功底,尤其是强烈的现实精神,是萧一山违背"为学问而学问"的学界潮流,高扬"经世"旗帜的主要原因。在理论上,他赋予传统现代意义,使"经世学"变成一种可以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各种分支学科,并处于指导地位的学问。在实践上,他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从文献考释、清史著述,到传统文化研究——经世精神都有清晰地体现。可以说,萧氏学术是一个在"经世"精神推动下,从故纸堆逐步走向现实的完整体系,以"经世之学"称之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20.
<正>何谓史学?从学理上讲,自古迄今,由于各人认知的不同或视角的差异,答案众说纷纭,见解歧出,莫衷一是。按我的朴素理解,所谓的史学,不过是一门吃灰尘的学问而已。学问之事,或广或狭,或深或浅,其中的甘苦自然是冷暖自知,非他人所能知,亦非足为他人道。学科分类不同,治学抑或稍异:研治文学,温柔敦厚,虽说以"思无邪""文以载道"为终极归趋,但有时不免会激发出一些浪漫的情怀;探究哲学,玄思冥想,虽说以"修齐治平""内圣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