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彦霖 《东方收藏》2023,(1):137-139
蓝印花布是在唐代兴盛的夹缬、蜡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制作工艺包括制布、制版、制缸(制染料)、刷浆(草木灰制成的防染浆)、染色、晾干、刮灰等流程。明清两代是灰缬蓝印花布生产和使用的鼎盛时期[1],目前景象保存较完好的蓝印花布亦可追溯到明末。因而,本文选取明清蓝印花布景象,结合当代传承人对蓝印花布的创新实践,从视觉效果出发,初步分析建构蓝印花布景象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就材料说名"药斑布";就染法说名"浆水缬"。转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时,必然是在明代松江棉布大量生产以后,但其发轫也许会早至公元前,可联系到西南地区织作的白  相似文献   

3.
我省14人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月11日,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161位民间艺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中我省有14人榜上有名,成为获得“大师”称号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传人吴元新还是建国以来蓝印花布领域获得“大  相似文献   

4.
乐山,初名嘉州,后称嘉定,曾是州、府治地。有州之名始于魏,有府之名始于宋。州府志始于宋,由嘉州刺史吕昌明“本图经而增广之”。明清间相继有《嘉定州志》、《嘉定府志》等问世,详细地记载了乐山的历史与现状,但历经沧桑。逸失颇多,现唯存清嘉庆和同治《嘉定府志》两种版本,前已残缺不全,后有完整版本的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李含芝  陈辉 《东方收藏》2022,(10):123-125
结合“互联网+”模式,解决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市场销量少、传承方面后继无人等困境。本文从南通蓝印花布现有的市场营销模式、传承模式、制作设计模式入手,总结阻碍其发展的原因,结合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营销成功案例,探索蓝印花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战略:传承方面,打造数字化信息平台,记录并保存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引进先进的机器生产。创新方面,设计上形成品牌化营销的同时注重IP的打造,突出南通蓝印花布悠久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品牌进行联名,利用互联网搭建直播平台、建立话题等模式进行引流,实现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 《东南文化》2005,(1):56-58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美学价值,探究南通对民间蓝印花布的保护做法和引发的思考,旨在提高我们对保护民间蓝印花布重要性的认识,使民间蓝印花布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印花缘     
出福建泉州向西北驱车六七十公里,就是安溪县。安溪置县可上溯千年,安溪文庙就是见证文物。该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现存建筑为康熙年间重建,其古建筑群有“秀甲东南”、“名冠八闽”之誉。 进正门,迈高门坎,右行寻门票出售处,却见一屋蓝印花布制品,凡兜肚、十二生肖、布包、背包、椅垫、桌布、台布、被面、裤兜、短褂、上衣、长裙、对襟长衫、旗袍、挂图种种,或吊挂墙上;或叠放柜中;或齐整排列,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竟忘了门票之事。 有介绍文字写道:“安溪的蓝印花布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介绍
  某社区地处龙港镇西北部,因驻象湖南而得名,宋淳化年间已成村落,宋嘉定年间形成街道。在这片渊源深厚的沃土上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志士,远有吴宝秀,近有吴第、朱秀三等。  相似文献   

9.
时鹏飞 《文献》2022,(6):25-35
迄今为止,除去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等赝本,流传有绪、信而有征的宋本《曹子建集》,只有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本和清《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底本所出的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两种。但是,根据《四库全书考证》所反映《四库全书》底本面貌,以及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明舒贞刻本、明郭云鹏刻本、《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篇目文字等来看,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与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一样,都是明嘉靖郭云鹏刻本伪托。证伪所谓宋嘉定六年本,另外重新比对明活字本、舒贞刻本、郭云鹏本、《四库全书》本等篇目文字异同,不难发现,既有种种说法尽管都十分富有洞见,但是曹植集版本系统仍然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08,(10):59-61
商县蓝印花布 民间染色工艺品,产于陕西东南商县民间。 商县蓝印花布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纹样题材广泛,内容淳朴,工艺技术精巧,印刷方法简便,格调清素明快,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1.
《文献通考》卷 4记载了“宋咸淳六年 ( 12 70年 )江东饶州乐平县士民白札子”一条史料 ,文近 60 0字。这份札子的作者 ,虽标为“饶州乐平士民” ,但实际作者是马廷鸾。《文献通考·自序》称 ,此书记事下限为“宋嘉定之末” ,嘉定为南宋宁宗年号之一 ,咸淳是宋度宗年号。显然 ,此条记载为破例 ,马端临对此有解释。此事似小非小 ,它能够说明乐平加赋始末 ,马廷鸾在乐平减赋中的贡献 ,马廷鸾和马端临对财赋的“上供”与“留州”分配关系的不同态度 ,等等 ,故特为文以说明之。一 饶州乐平加赋始末乐平 (今江西乐平 ) ,南宋属江南东路饶州。乐…  相似文献   

12.
有雯雯 《神州》2012,(14):15-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虽然一些文化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中断,但因其独特之处也能成为人们的新宠,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蓝印花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蓝印花布的装饰元素在悠长的历史传承中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文化内涵,其造型努力突出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味道,受制作工艺及颜色条件的限制,善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但有经验的人总是能够把握整体布局,善于在蓝印花布的花纹和斑点做文章,表现出蓝印花布特有的审美效果。比如用线段和点来塑造对象,组织构图,通过线的断续及点的疏密对比来产生种种层次,在单一的蓝色之中出现多彩之感,形成了具有凝聚力的审美符号,成为人们心中的艺术佳品。  相似文献   

13.
吴若峰 《旅游》2006,(6):84-89
提起蓝印花布,对于许多上了年岁的女性来说并不陌生,她们是在蓝印花布衫的包裹下长大的。这种发明于农耕时代的技术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情感,使得许多中国人有着特殊的蓝白情结。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的《汉中府志》及清代、民国《南郑县志》,记载古南郑城(即今汉中市)自秦筑城以来数度迁徙。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隋大业八年(612)移南郑县城(亦为汉中郡城)至旧南郑城(简称秦城)西南二里,即宋代以来的南郑城;二是宋嘉定十二年(1219)“徙筑今城”(简称宋城),出自《舆地纪胜校勘记》卷四十八,为旧府、县志所引用。关于这次迁徙,实为误记:《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二年十二月己亥,筑兴元城”。  相似文献   

15.
张榜奎 《百年潮》2012,(8):51-52
一件普通的大衣,却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这件布质的黑面蓝里中间装个羊皮筒的长大衣,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穿过的。后来,它辗转传到中华全国总工会退休职工宋振先老人手中。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千里辗转,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收藏家》2004,(11):36-40
中国竹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最早起源于战国, 而文献记载亦可追溯至唐宋。然而竹刻真正形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则是在明中期以后。江苏嘉定成为竹刻艺术首先兴起的地区。朱鹤、朱缨、朱稚征朱氏祖孙三代成为嘉定竹刻技艺的代表,所形成的“嘉定派”竹刻技法,风格鲜明,自成体系。“嘉定派”不但是明末清初时期竹刻艺坛的主导流派,而且还是清康熙以后嘉定地区各种竹刻新技法流派创导的启蒙,因而在明清竹刻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四川华蓥市东郊南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现、发掘过程,指出它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墓主身份最高、墓区规模最宏敞、墓室雕刻最精美的南宋古墓群;所出土安丙墓志、“嘉定元宝”“折十”铜钱、宋三彩陶俑及其墓室建筑、石刻等均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价值及很高艺术价值,为南宋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民丰尼雅出土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问题,以丰饶角图像为线索,在梳理古希腊、古罗马与拜占庭以及贵霜王朝同类图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推断其为来自贵霜的物品。从古希腊罗马到贵霜,尽管丰饶角形态及其持有者的身份有所变化,但象征意涵始终没有多少改变,贵霜以古希腊罗马手持丰饶角女神为蓝本,吸收当地佛教造像因素,便形成蓝印花布女神图像。贵霜物品出现在尼雅遗址,意味着两地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  相似文献   

19.
金煜 《收藏家》2003,(11):28-30
明代书法承续元人之风,崇尚“二王”与“赵体”,大体上有早、中、晚期之分。其中地域书风似更为突出。明初之“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各有千秋:宋克与倪瓒、杨维桢相友善,书有“二王”意,章草尤佳,为“三宋”之首;宋璲兼善诸体,笔法沉雄而挺健;宋广则善草书,笔势连绵,书宗张旭、怀素。“二沈”兄弟(沈度、沈粲)之书风靡朝野,更由于明成祖朱棣将沈度誉为“我朝王羲之”,使“台阁体”逐渐成势,书风严整而婉丽,虽大有可观之处,而于丰富流派,个性竞起之势则不逮中期。而后吴门书派声势浩大,这是由于沈周,李应祯等承宋克(苏州人)余风,传至祝允明、文征明而蓬勃发展起来,其书法骨干亦是画坛精英,这种书画合流与  相似文献   

20.
传世有一种布币,布面有左右排列的阳文“分布”二字,平首平肩,首中皆有一孔,足尖趋于圆形。由于此布与桥足布类似,过去多列入桥足布。一般通长约60、肩宽29、足宽33mm左右,重在11.2—12g之问。这种“分布”最早见于清代晚期著录,但多为临摹线图。墨拓始见方若《药雨古化杂咏》,实物主要收藏于天津和上海博物馆。对其看法,学术界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