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每个社会形态,分为若干历史阶段,不只是为了研究方便的简单目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说明它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徵。关于原始社会史分期方法,资产阶级学者们,是采用考古学的分期法,换言之,是依照原始人制造工具的质料和技术来划分的,一八三六年一位丹麦考古学家C.J.汤姆生首先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叶代,以后资产阶级学者们在这个基础上,予以发展,更把石器时代分成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进而又将旧石器时代再细分出上期,中期和下期三个阶段,他们所写的「史前史」,一般均采用这种分期方法,而这种分期方法,有其优点,亦有其严重的缺点,优点在于明确和具体,缺点是只按工具的材料和制造技术来作为分期标准,这样会把历史发展过程过于简单化,同时还易于引起人们把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割裂起来,认为工具自身会转到另一个阶段,造成机械解释历史的错误观念,但是这却正  相似文献   

2.
历史分期的概念与历史编纂学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编纂学中对历史的分期有自然的或技术性的分期与理论性的分期两种。中国和西方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不注重运用历史的理论分期来编纂历史。对理论化的历史分期的热情是启蒙时代以来社会、自然和历史观念变化所激发起来的,对于中国历史学家说来是外来的。凡理论化的历史分期,其理论的根据都远远超出历史学之外,所以对于历史编纂学来说是无法从理论角度判断的,而只能从其对历史编纂学的实际产生怎样的作用来判断。任何理论模式都具有主观性。所以理论性的历史分期对于历史编纂学说来是假说、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古代罗马史若干理论问题的重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罗马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重新研究,本文着重就罗马史的分期、罗马国家的起源及罗马早期国家的性质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行。 一 揭示罗马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分期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般都把罗马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很显然,这种分期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决定这种分期法的基础不是社会经济的因  相似文献   

4.
世界体系思想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分析视角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思想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认为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分析模式与价值取向的意义、分析单位和历史逻辑起点重构的意义以及分析背景和历史分期重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颖 《黑龙江史志》2013,(15):67+69
本文分析了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分期的作用、意义。针对不同学者的分期标准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图书馆历史分期的划分一方面要以中国社会历史分期为依据,同时考虑到图书馆事业自身的特点。将中国社会历史分期与图书馆事业的特点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地志博物馆社会主义建设之部的陈列组织问题山东省博物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部的陈列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两个主题,有些博物馆的陈列计划也是这样处理的。这种分期的方法确有它的优点,因为这两个时期在某些方面确有其不同的历史任务和特点。但是,是不是可以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阶段来处理呢?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自从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胡同志提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以后,两年多的时间,不少的学者和专家们,都很注意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了帮助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进修和青年历史学习者的参考,现在把这个问题研究和讨篇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这问题首先是胡同志提出,他反对解放前一些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的分期办法,同时也不同意解放后那种放弃分期办法的类似于“纪事本末”的方法,主张非分期不可。分期的标准,他反对“拿帝国主义的侵略形态做划分时期的标准”,同时对“单纯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做划分时期的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的兴起-一个有关史学认识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世界历史》2003,3(1):74-85
本文考察了 1 8世纪以来“人文主义”概念的演变 ,认为这种变化恰恰反映出不同时代研究者各自的现实要求。文章指出 ,人们为了使历史便于理解 ,对历史现象进行分类、对历史时间进行分期而使用某些术语。以“人文主义”概念的演变作为例证 ,可以说明传统史学意义上那种客观历史是如何被不同时代的研究者赋予不同的面貌和意义 ,并藉此来解决研究者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大学的中国通史讲授,有一个从模仿西洋史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的分期体系,向断代体系逐步演变的过程,最通行的断代方法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六段。在前一种讲授体系下,由于分期标准难以确定,造成时期划分极端混乱,中西历史对照讲授的目的难以达到,而且由于受西方中心史观的影响,还出现了强分时代乃至割裂历史的弊端。因此,这种讲授体系逐渐被各大学所抛弃,而代之以后者。后一种讲授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分段问题上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结果。其问题主要在于各段历史在实际讲授过程当中,常常不能衔接,造成通史事实上不通。与通史讲授体系的演变相呼应,通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模仿西洋史分期,到依据本国历史发展特点构建本国通史著作体系的演变。这是中国史研究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的分期与国际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介绍、分析和批判西方学术界世界历史权威分期法的同时,从国际体系演变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从60,000年前分散的采猎群到今天全球经济政治高度一体化的新的历史分期法。作以一种全新博大的历史观对西方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两大领域的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本译自作《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一书。作认为正是由于历史研究的匮乏,致使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陷于只能孤芳自赏的境地。而只有融理论研究于历史探讨,建立一个超越现有诸种框架之上的新时空观,国际关系研究才能走出误区,真正对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什么是世界历史?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我国编写的各种世界史教材(包括通史和各种断代史)的体系都是按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历史分期,逐一叙述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历史。这实际上是一种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这种体系未能综览世界全局,不能从全局考察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按照这种体系写出的世界史只能是各地区各国各民族历史的汇编,它不可能成为反映客观历史过程的科学著作。因此,改变世界史学科中的旧体系,将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改变为综览世界全局、从全局考察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成为世界史学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关于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目前殷墟文化的分期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大司空村分期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在殷墟发掘和殷墟文化的研究中得到长期实践和理论分析的验证,但是,随着田野工作和研究的进展,这种分法已经囊括不了考古实践中新发现的考古资料。比较合理的殷墟文化分期应当综合现有殷墟出土陶器、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分期研究成果,建立一个新的综合分期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论点摘编中国藏学研究的历史分期问题桂华发表在《中国藏学》1995年第二期上的文章对藏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历史分期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个学科群体,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枝,但也包括自然科学的部分内容。其研究对象以西藏为主,并包...  相似文献   

14.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力图“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并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估”。笔者认为,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而且该书基本上也能做到“如实”。但是笔者发现,该书下卷中尚有若干史实不确,似应辨正。  相似文献   

15.
志书各部类均应坚持以类系事、类为一志、横排竖写、贯通古今的原则,因而政治部类也应横分门类,按历史分期将这一部类分成几大块的做法是不符合志体的。文章从史志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篇目设置和记述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认为史实应纵贯,记述政府职能机构也要横分门类,不能以社会性质加以横切。  相似文献   

16.
文建龙 《攀登》2023,(3):90-96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共党史研究。他积极倡导中共党史研究,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开展中共党史研究,需要明确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需要关注党的历史活动发生的社会背景,注重党史的分期,需要透过重大历史事件看本质,需要科学评价党史人物,需要有鲜明的中国立场。毛泽东倡导中共党史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视,对正迈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我们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历史主义”?什么是“史观”呢?历史主义,历史观点,是对历史的态度,观察历史的方法;“史观”則是以世界观观察社会发展现象所得的对历史的看法。二者都是受世界观支配的。对于历史事物、事件和现象,就象对于世界一切客观事物一洋,有的人看来,是孤立的,静止的,这是形而上学的看法,用这种观点观察社会历史,把历史看成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心所欲的东西,这是唯心史观。一切资产阶級的历史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反之,认为历史上的事物、事件和現象是彼此依賴、互相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辯证的看法,用这种观点观察历史,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合乎規律的。这是辯証唯物史观,就是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这种用互相联系,不断发展的方法看待历史的观点,就是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即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所有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都是正确体現了这种科  相似文献   

18.
在编写文学史时,文学史的分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为人们明确指出某一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它又能揭示出整个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必然规律。面对以口传文学为主的少数民族来说,文学史的分期不如依据文字考证的那么容易。那么,应该如何划分各自不同的文学时期呢?我觉得,文学史的分期不宜过细,应从各个民族自身历史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提倡大跨度的分期(或称粗略分期)。提倡文学时期的粗略划分,首先是考虑到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状况的实际特点。许多民族由于它们独自的社会条件所限,在其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陈元甫 《南方文物》2006,(2):84-87,80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吴越地区较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之分,而以后者为多,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一墩多墓的年代及其如何分期等问题尚持有不同看法。有少数学者认为同墩内的多座墓葬是在同一或相近时间内埋葬的,因此它们的年代应该是同一或相近的,分期研究应以每个墩为基本的考古单位,而不是墩内的各个墓葬,同墩内出现的叠压打破关系,不具有地层学上的意义。本文作者则同多数学者一样持有不同意见,文中列举较多的江、浙地区考古发掘的墩例,从一墩多墓其封土结构的不同和墩内各墓年代早晚悬殊等几个方面,并以同一地区的石室土墩墓材料为佐证,证明同墩内的多座墓葬是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大多数墓葬的年代存在着早晚关系和相隔时间久远,最后作者进而认为,对土墩墓的分期方法,应以墩内的各座墓葬为基本考古单位,而不应是整座土墩,再结合墩内发现的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排比和分期,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通篇论文结构严整,资料丰富,论证有力。通过一墩多墓中的封土结构及叠压或打破关系,再以各墓中出土遗物陶瓷器为依据,这种对士墩墓进行分期和断代的方法是科学的,也是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20.
论新中国的历史分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新中国的历史分期葛仁钧一、问题的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已昂然行进了40多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对新中国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期,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理论和史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