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文人多善书法,但书名往往为其文名所掩,即使号称“诗仙”、“诗圣”的李白,杜甫也不例外。如元人郑杓在《衍极》中说:“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刘有定注云:“杜甫善楷、隶、行、草”。清人叶昌炽《语石》中也说:“柳子厚工书,  相似文献   

2.
丁晨 《丝绸之路》2011,(19):46-49
一提起蜀道,人们首先会联想起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千古绝句。清代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三国文》诸葛亮名下收录的一篇《黄陵庙记》记述了诸葛亮“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说诸葛亮进军四川之事。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的注释中曾引《魏略》一书,已用“蜀道”一词。  相似文献   

3.
贾冰  郑有为 《神州》2011,(4X):42-43
李白沿袭乐府旧题创作《蜀道难》,以极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自此以后,对蜀道难主题的争论从未中断过。大都由片段字句推衍出多种主题论调,但结合史实大都难以立足。本文通过对《蜀道难》文本及作者处境的深入分析,研究其写作手法,对于这是一首写法独特的纯粹写景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描述蜀道开通的艰难不易时,曾这样写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句中“石栈”一词作何解,查《辞源》注为:“于山险之地,凿石架木为路。”同书在释“栈道”时又说:“在险绝的地方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琦认为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一为伪作。其辑注的《李太白集》于此诗条下注云:“贾之谪在岳阳,去罗浮甚远,而太白行迹亦未尝至广、惠间,何云‘徘徊苍梧野,十见罗浮秋’耶?又太白旅寓岳州约计只一二年,而贾至之谪在至德中,召还故宫在宝应初,约计首尾亦不至十年之久。所云十见,更指何人耶?恐是他人之作而误入集中,否则笔之讹欤。”王琦认为,《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一的内容,不合于李白的行踪和贾至被谪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的北部有一条古蜀道,当你沿着这条蜀道游览,你就会被蜀道的绮丽风光所陶醉而流连忘返,你就会被蜀道上似颗颗闪烁着明珠的文物古迹而赞叹不已,你就会对蜀道上的三国遗迹及其优美的故事无限神往,那悬崖峭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蜀道难》,是多么的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喜爱吟诵。这条蜀道,就是1983年国务院公布  相似文献   

7.
绵阳李杜祠     
绵阳李杜祠赵义元李杜祠位于绵阳市东郊沈家村。祠背依富乐山,前邻芙蓉溪东津古渡,隔涪江与绵阳市区相望。这里“人家几户傍江村,水绕池边竹掩门。满地黄花秋色早,一龛同俸两诗魂。”为国内外仅此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四川省人民政府1991年...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韩愈盛赞:“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赵翼评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近日,细读李杜二人的“求官信”,始觉二人求宫的急迫与酸楚,感叹中国文人对仕途的痴迷与艰辛.  相似文献   

9.
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天,我参加这次蜀道及石门石刻国际学术讨论会,不能不感慨万端.从我开始研究生活起,有过一段与贵国学者不能进行学术交流的时期,其困难确象“蜀道难”一样,“难于上青天”的.  相似文献   

10.
丘晖华 《神州》2020,(4):20-2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题记李白和杜甫是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郭沫若先生将他们称作“天上的双子星”,闻一多先生将他们视作“诗中的两矅”,而他们的友情,也不得不让人慨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与李白相比,杜甫年轻十余岁,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二人同游梁宋、齐鲁之地,寻仙访道,谈论诗文,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1.
李白《蜀道难》有“蚕从与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是说古蜀国的国王蚕丛与鱼凫时代久远,与北方的秦地没有交往关系。那么,与南方有无交往关系呢?李白没有说。《蜀王本纪》说“蜀之先蚕名蚕丛、柏灌、鱼凫、  相似文献   

12.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的确,古蜀人来自何方?如何进入成都平原?何时建都立国?它的政治面貌、经济规模、宗教化的情况怎样?与包括中原殷人在内的四邻关系如何?……这一连串的历史化之谜,在旧时人们眼里,同直上天际、云遮雾障的古蜀道一样,是神异诡谲,不可捉摸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出版的《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为海内外的唐诗研究者特别是李白研究者系统而全面地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省却了他们大量的翻检之劳,对于繁荣和推进李白研究,厥动甚伟。但由于所收资料涉及面较宽,有一定的校点难度,故千虑之失,亦在所难免。兹就浏览所及,择其要者,略举一二,聊供编者、读者参考。(一)元刘将激养吾斋集》卷二十一《栖碧山房记》:太白天游神纵,麾斥八极,何山河地,可著磊块?顾独有栖碧山之《问答》。将求太白于山乎?山者,不可知也。抑求之山之外乎?而太白固在是间也,其不可以他求也。…  相似文献   

14.
太白六月雪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渡峨眉巅”。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为古老的太白山蒙上了神秘色彩,曾令多少人望而生畏,也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如今,太白山的北麓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它的雄山秀水、古树奇珍、冰川古貌,在向世人展示它的雄姿丽容。  相似文献   

15.
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郭老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以为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炼铁工人的劳动情景。其实它写的是道家之流于月夜下烧炼丹药的事。 唐朝统治者推崇道教。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道教盛极一时,道士炼丹药者颇多。知识分子中也不乏其人。李白在诗中说:“仆卧香炉顶,餐霞嗽瑶泉。”他给自己的歌  相似文献   

16.
论诗绝句,滥觞于杜甫《戏为六绝句》,宋以后,大体分出两大流派。从南宋戴复古至清丘逢甲一派,重于阐说理论;而从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到清代陈衍一派,则专于品评作家作品。赵藩有属于前者之“论诗绝句”,而其《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简称“论滇诗”)却属于后者。“论滇诗”品评了云南从汉代起至清中叶有代表性的诗人共八十三位并三首古歌谣,俨然一部以绝句论诗的、自成一家的云南古代诗歌史。所以,研究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极言古蜀国踪迹难寻,历史难以考察:且因自然阻隔,天生山水险要闭塞。与外界、与中原地区难以交往.互通信息,故显得神秘。李白是四川江油人,一代诗仙,天资聪颖,学问之厚,可谓时人无可企及。他发出这种慨叹,可见古蜀国的确迷茫。  相似文献   

18.
饮酒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饮酒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充满悖论的心灵意蕴:他既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又是一个“清醒的醉饮客”;杜甫的饮酒诗呈现出中国诗酒文化的独特形态:穷愁清醒。这种文化形态不仅体现了杜甫心酸悲怆的内心世界,更展现了一种大地般的博大的人道关怀。杜甫创造了中国诗酒文化中继“天”、“人”境界之后的“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唐诗香飘海外。德国大诗人歌德曾把《梅妃诗》译成德文。据统计,日本有近五百多万人把吟诵唐诗看作是高雅的艺术享受。近年来,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唐诗研究会,并举办了李白专题学术讨论会,出版了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柳宗元、岑参等人的著作,十分热销。在苏联,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已被编写成名为《四川悲歌》的  相似文献   

20.
诗家夫子王昌龄历阳客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繁荣鼎盛时期。群星璀灿的诗坛,不仅产生了日丽中天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有独创性的杰出诗人,王昌龄就是其中一颗耀眼闪烁的明星。《唐才子传》称其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历代均誉其为李、杜之亚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