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子华 《文史天地》2022,(12):31-33
<正>他是德国人,却因为政治问题而无法在德国立足,他流亡他国,几乎成为“江湖郎中”。就是这位“流浪者”,不改初心,毅然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之中。他最后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他就是来自德国的“白求恩”——顾泰尔。“流亡”医生顾泰尔(1908—1993),原名卡尔·考泰勒(Carl Coutelle),1908年7月出生于德国埃尔贝菲尔德。1927年起先后在波恩、杜塞尔多夫、弗赖堡学习医学,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好朋友刘大姐,在德国生活多年,每次回来我们都要聚在一起聊国外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其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话题。最近刘大姐从德国回来,就讲了德国儿童教育的一些情况,听来感触颇深,也很受启迪。刘大姐说,德国人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视,从孩子一懂事就开始进行“善良教育”。他们根据小孩模仿力强、注重形象思维的特点,把爱护小动物作为对他们进行“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德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小时候连动物都不知道爱护,长大了心地也不会很善良。甚至认为:小时侯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缺少爱心,弄不好…  相似文献   

3.
阎明复 《炎黄春秋》2005,(12):10-16
抗战年代我还年幼,对父亲的工作情况知道 不多,特别是他当时是地下党员、又从事情报工 作,更是一无所知。说起来很惭愧,1947年在哈 尔滨外专“三查”运动中,我很认真地说我父亲 是“资本家”。建国后父亲也没有跟我讲过他过 去的经历,没有讲过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形。 即使1952年中央批准他在外交部公开了党员身 份后,他也没有专门和我们谈过,也没有公开向 社会说他是共产党员。据安全部的一位老同志回 忆,文革的时候,专案组的人找他外调,都不知道 阎宝老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说实话错了么?如果没错,为什么不允许我说实话?”3月1日,华远大厦6楼董事长办公室里,任志强言之凿凿,语气中没有半点委屈,摊开的双手只是在告诉你,我根本没错,我心里笃定得很。桌上那些堆得高高的,码得密密的,只有他才知道出处的中央文件、数据,随便抽出一张,都是他用来PK的有力武器。任志强说他不是自恋的人,自负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说话“冲”是因为他“比别人知道得更多”。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人知道 60年前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有一位手术台前的中国“辛德勒”他冒险救助了40多名处于生死边缘的犹太囚犯让他们重获新生他被犹太人称为“中国神医” 1985年德国政府授予他“国家大十字勋章”他就是曾留学德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  相似文献   

6.
凡是对“9&;#183;13”事件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林彪死党周字驰曾学习驾驶直升飞机,后来又因劫持直升飞机叛逃未遂而自杀身亡。周宇驰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驾驶直升飞机的,为什么没有学习驾驶更大更快的大飞机,为什么让我教他学习飞行,他的驾驶水平最后达到什么程度,我作为周字驰的带飞教员究竟受到哪些牵连等等,这些都是关心“9&;#183;13”事件的人很想知道的一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晓敏  张千里 《世界》2008,(4):78-81
就像到了寺庙一定要听听它的晨钟暮鼓,在欧洲小镇,不投宿在当地的家庭旅馆,夜里的美梦似乎都会打折扣。一路劳顿到了富森.我们的“主人”叫Lahdo.是个身材瘦小的中年人,深陷的大眼睛里一半忧郁一半害羞。总觉得不像德国人.后来一问才知道他是土耳其后裔。  相似文献   

8.
很少有人知道 60年前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 有一位手术台前的中国“辛德勒” 他冒险救助了40多名处于生死边缘的犹太囚犯 让他们重获新生 他被犹太人称为“中国神医” 1985年德国政府授予他“国家大十字勋章” 他就是曾留学德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     
《中国国家旅游》2021,(1):16-25
“飓风”舞台,德国人有多喜欢音乐?看看他们的音乐节就知道了。这是2013年我拍摄的德国ScheeBel的飓风音乐节。来自各地的狂热乐迷簇拥着舞台,随着DJ现场的调动和激动人心的表演舞动身体,沸腾狂欢。曾经被外界认为是严谨、无聊、沉闷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很嗨很狂放的一面!我采用黑白影像拍摄下这个令人激情澎湃的瞬间,让这时光...  相似文献   

10.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11.
凡是对“9·13”事件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林彪死党周宇驰曾学习驾驶直升飞机,后来又因劫持直升飞机叛逃未遂而自杀身亡。周宇驰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驾驶直升飞机的,为什么没有学习驾驶更大更快的大飞机,为什么让我教他学习飞行,他的驾驶水平最后达到什么程度,我作为周宇驰的带飞教员究竟受到哪些牵连等等,这些都是关心“9·13”事件的人很想知道的一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饮料之王     
果果  Gracle  钮坤 《世界》2009,(7):144-149
我对德国最初的向往是在若干年前,不知道听谁说起,德国人号称家里有根啤酒管子,就像我们的自来水龙头一样,拧开,就是新鲜清凉的啤酒……后来,等我真正去了德国,才知道这种啤酒管子并没有引入住户,倒是二十几岁身材曼妙的德国姑娘在酒吧豪饮啤酒的场面让我吓了一跳,看到她们平坦的小腹,我想知道:“那大杯装的2升啤酒跑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3.
张琦 《南京史志》2022,(12):81-82
<正>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中包括可爱的幼儿。他们知道冬奥会有两只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知道冬奥会有许多不同的比赛项目,知道参加冬奥会的每一位运动员都很优秀……关于“冬奥会”的话题数不尽,念不完,但幼儿依旧乐此不疲,且看他们如何表现。  相似文献   

14.
儿子在上学前,更多的时间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人对他是万般疼爱,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天生优越性,使得他身上有着很强的“惟我独尊”色彩:吃东西他要优先,不知道什么是谦让;玩玩具他要独占,根本不愿意  相似文献   

15.
他从小是“麻子”,后来做祛斑美容院发财;他喜欢扮演“毛泽东”,时常靠此走穴;连吴清源都不知道,居然敢参与投拍同名传记电影如果章飞没有投资400万参股拍摄电影《吴清源》,没有闹腾出其后的纷纷扰扰,他还会不会如此这般引人注目?“我每天都要接20多个记者的电话。”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宪政不?’在职工饭堂,我突发奇想问同事。10个人,只有一个学法律的说他听过,可不知道宪政是啥。我成天上微博,政改啊、宪政啊,很热闹,但跟现实生活不沾边,身边的干部和老百姓,谁关心?知识分子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就算真要政改,底下人怎么弄啊?我是副乡长,我忙着应付上级,我厌烦透了”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反比”,即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以他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例与之比较达到激发孩子上进的目的。应该说,适量地运用反比亦不是不可。但如果用得过量,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因为事实上“过量”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应引起警觉。有些家长在传媒上看到同龄孩子的优秀事迹,特别是介绍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是你的同龄人,可他已经这么好了,而你呢,找着你连他的一半都没有。”或者这样说:“你瞧,人家的条件那么差,可学习这样好,你呢.正好相反,条件不知道要比他好多少,可学习却一团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话语中,充满着埋怨和责备。应该说“反比”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因为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像他这样的有几  相似文献   

18.
杏子树下     
从前有个老阿妈,带着一个儿子过日子,日子不算富裕,却也勉强过得下去。只是儿子阿星很懒,一天只知道睡觉,从来不做一点活,是个名符其实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阿妈天天出去做活,回家来还要做饭给他吃。阿星一点也不体贴阿妈,洗脸都要阿妈帮他洗,要是阿妈忙不过来,他可以三天、五天不洗脸。他记得大人对娃娃说的:“小猫三天不洗脸。顿顿得肉吃”的话,他对阿妈说:“我十天不洗脸,得两顿肉吃就行了。”可是,尽管阿星经常不洗脸,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得吃上几  相似文献   

19.
肖桂芹 《东南文化》2003,(10):28-35
紫砂器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传说,宜必紫砂泥最早是由一个异僧先发现的.随后他便沿利边走边喊:“卖宝贵去”,见村里的人不理睬,又嘁:“不买贵.那买富怎样?”村人见奇.就跟着他走,而走到一个山洞.果然发现有五色斑斓的泥土,很适宜制陶.从而发现了紫砂泥。可惜的是,这个传说没有年代.我们不知道它是发现于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20.
于光远  韩钢 《炎黄春秋》2008,(12):61-63
齐燕铭同志的名字,我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知道的。1943年,延安上演过一出京剧《逼上梁山》,演出很轰动,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剧本是中央党校的研究员杨绍萱写的,编剧和导演就是齐燕铭。毛泽东特地致信杨、齐,称赞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高度评价:“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这“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我那时在延安,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但不熟悉他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