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志海 《近代史研究》2003,3(5):170-178
实践民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的重要政治目标。不管人们如何诠释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近代中国民主化  相似文献   

2.
许卫平先生方志学研究专著《中国近代方志学》新近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笔者有幸拜读,深感快慰。全书20万字,凡五章:导论,晚清时期的方志学,民国时期的方志学,近代方志学家及其成就择述,中国近代方志资料的研究与利用。祁龙威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评价道:该书“有背景,有理论,有事例,自立体系,成  相似文献   

3.
《近代史研究》2007,(1):F0003-F0003
在国际上现有的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内容的英刊物中,中国学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极为有限,中国学对本国历史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及时为国际学术界所知晓、所分享。为了将中国学的优秀成果更快捷地推向世界,为了加强中外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教育虽然只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却出现了清末民初、“五四”之后和80年代以来三次留学潮和五代留学生(即洋务运动、清末民初、30年代前后、50年代和80年代)。这批留学生,特别是留美生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2011年4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围绕近代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及诸多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9.
陈东辉 《安徽史学》2007,(1):125-128
在中国近代启幕前夕,出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可以称之为人杰的学者,他在当时虽未被引起注意,更谈不上受到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他愈益显现得光芒夺目,睿智逼人.此公就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安徽黟县人俞正燮.历史的车轮转到了21世纪的开端,我们实在可以肯定俞正燮确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如果他有幸生活在我们这个历经艰难正在崛起的盛世,恰可以大展英才、畅抒抱负.以前虽也知道俞正燮其人,知道他早为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诸名家所青睐,他们三位都撰有专文,对俞正燮给予极高评价,蔡元培将其与黄宗羲、戴东原并称为有清一代的三大思想家,这是很有见地的.其它则只是在阅读有关书刊时东鳞西爪地了解到一些,很遗憾,所知仅此而已.最近在通卷浏览了新近出版的《俞正燮全集》①(以下简称《全集》)三大册以后,又重点拜读了他的若干名篇力作,深为折服,知之恨晚.  相似文献   

10.
11.
章开沅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的突出特点,在于摆脱了西方研究理论的束缚,选取活跃于当时历史舞台上的几个重要社会群体,着重分析它们在近代的交错流变以及它们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窥视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转型的特征。故该书不论是在学术价值、理论建树方面,还是为现实提供借鉴方面,都不失为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过程中.对处于转型期中的近代中国文化,学术界虽然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从文化转型角度较为宏观、系统地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著作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贞正人心,昌明学术,重树规范,创新学术秩序,中国学界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学术规范大讨论。大致说来,这场讨论从80年代中后期的萌芽,到90年代全面展开,直至进入21世纪以来的制度化建设与落实,经历了逐渐深化的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术规范从开始时个别学空谷足音般的呼吁,蔚然而为“90年代的一大学案”,进而成为“两会”上的黄钟大吕;学术规范建设由“边缘”学人的学术主张与话语,发展成为主流学界的话语与主张,并进而成为政府“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湘籍著名史学家蒋廷黻早年留学美国,主攻历史学,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他的史学研究侧重于中国近代史、外交史,特别是他致力于近代中国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新的历史观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5,(4):96-100
新近出版的张晋藩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一书对中国近代法律的演变、移植、改革、转型和中华法系、中华法制文明的更新与再造等问题,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限于篇幅,形成本文的仅是笔者最主要的感受,即该书所体现的充分的学术积累、深刻的学术自觉和可贵的学术创新风格。  相似文献   

16.
耿云志先生主持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作为中国社科院的重大课题,历时7年,经课题组同人的共同努力,已分9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新近产生的一批重要成果,也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以来的一次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代史研究》2018,(1):159-159
2018年9月,《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将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合作举办第七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主题是“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多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区域史研究”。本次论坛将采取邀请和征文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兹诚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探讨近代中国区域史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无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积累。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于2013年9月13—14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史论坛"第3期"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  相似文献   

19.
黄俊华 《史学月刊》2015,(4):125-129
<正>为聚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史学月刊》编辑部于2014年8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20多所科研机构、国内高校以及《安徽史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理  相似文献   

20.
王云  崔建利 《民国档案》2007,(4):132-136
沈云龙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在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由他主持编纂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续编和三编系以汇集民国史料文献为主的大型丛书,呈现出极高的文献学价值,在中国丛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为民国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