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谜闹新春     
<正>春节的气氛是浓厚的,从初一到十五,浓浓的年味儿在中国人的情绪中弥漫着。每到正月十五,过年的气息开始渐渐消散,不过,在正月十五这天,却也是一年中除了除夕夜的另一个小高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总有灯会等热闹的集会,有灯会自然少不了猜灯谜。灯谜,是我国谜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灯谜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猜谜活动中,凝聚着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与对团圆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灯谜的来历     
灯谜的来历赵春明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相传,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谜这种活动。那么,猜谜怎么又变成了灯谜呢?传说在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人称"...  相似文献   

3.
正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都有观赏花灯的习俗。按照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4.
<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是,开平水口镇泮村的邝氏家族都要举办舞灯会。灯会之日,由各村选出的青壮年组成舞灯队伍,簇拥着用竹、木和各色彩纸制成的3米多高的精致华美大花灯,伴以瑞狮,游行到各个自然村,沿途锣鼓喧天,鞭炮不断。  相似文献   

6.
《华夏地理》2001,(4):110-116
广东五邑之一的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乡,有一招流传六百多年的"正月十三花灯会".  相似文献   

7.
一年中,按道教的叫法有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正月十五,谓“上元节”,传说这天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旧时为祈天宫赐福,民间多诵经持斋,不御荤酒。  相似文献   

8.
李绪洙 《民俗研究》2003,(3):178-183
2002年新春到来之际,古城济南红红火火举办了洋溢着“老济南”浓浓年味的民俗风情旅游节。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七,在大明湖庙会上,在趵突泉灯会上,在泉城广场游乐会上,旧时济南街头及“野场子”  相似文献   

9.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长芦寺庙会     
长芦寺庙会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庙会中心内容是神会和灯会。神会是“三茅菩萨神”和“观音菩萨神”出驾活动。灯会在正月十六,本地和四周的灯都赶到长芦寺朝拜,然后尽兴玩舞。长芦寺规模宏大,闻名遐迩,前来赶庙会的人除本县四乡八镇外,东有扬州、江都、仪征的,西有安徽滁州、芜湖、来安的,南有镇江、当涂、句容的,最盛时多达上10万人。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泮村地区,有一项延续了六百多年的盛大民间活动——正月十三花灯会。所谓花灯,就是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大糊纸彩球,彩球中间安装一根七米长的竹竿,球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新春到来之际,古城济南红红火火举办了洋溢着“老济南”浓浓年味的民俗风情旅游节。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七,在大明湖庙会上,在趵突泉灯会上,在泉城广场游乐会上,旧时济南街头及“野场子”上常见的皮影戏、拉洋片、捏面人、摔跤练把式等玩艺回来了,曾受少年们喜爱的推铁环、抽陀螺等玩头也回来了。尤其是笔者见到天真烂漫的孩童们手摇着那鲜艳玲珑的拨浪鼓时,听着那阵阵清脆的鼓点声,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脑海里不禁想起了自己50年前的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13.
元宵、七夕、中秋……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有关月神的节日,其中,元宵,又是保留了最纯粹民族精魂的民俗,值得我们去触摸它的生命底蕴。月圆“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宵节既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是春节结束的庆祝之日,在中华民族的节庆民俗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最早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年间,秦末已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代,刘恒平息吕氏家族叛乱,恰巧是在正月十五日。刘恒为了庆祝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相传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之为“灯节”。唐代玄宗时,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廷中用绢丝扎成二十节、高150丈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铮铮有声。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渐渐南移,元宵节的中原文化色彩之中日益融入了长江以南的许多民间文化元素,特别在今天的江苏地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情。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规定从正月初八挂灯,到正月十七收灯。当时王侯封地都扎制万盏“鳌山灯”,唯独南京在午门前扎制规模更加宏大的“鳌山万岁灯”,数万盏灯彩叠为山形,另有数百伶...  相似文献   

14.
<正>"正月十五雪打灯"。2007年的元宵节验证了这句老话。带着编纂《中华舞蹈志》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状调查》的任务,我们一行四人正月十五冒雪来到宁安市观看宁安市第二十四届秧歌比赛。比赛在大雪纷飞稍带着几分春雨的陪衬下,拉开了帷幕。这是宁安市委宣传部主办、农业银行独家赞助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09,(2):96-96
<正>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自从1期刊出春联和灯谜,我们收到很多热心读者的答案。其中有这样一位老者提到,每每元宵节他们那都会有猜灯谜的民俗,我们的谜语正好可以作为元宵节里给孩子们猜谜的谜题。  相似文献   

16.
<正>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元夕节简称元夕,春灯节简称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  相似文献   

17.
元宵     
农历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元宵,2016年的元宵为公历2月22日. 元月指农历的正月,古人称夜为“宵”,因此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在汉文帝时正式确立.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千年难得龙相会,百年难得岁朝春(年初一立春称"岁朝春")。正月初八穿星(满天星),月半夜来红灯(可张灯结彩闹元宵)。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此时有寒潮来临一定很猛)。正月十五天气好,当年虫子少。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正月廿五天穿(晴天),二月廿五地流(下雨),三月廿五海破(大潮汛)。正月半夜风飕飕,蚕豆菜籽都歉收。正月阴阴过好年,二月阴阴好种田。二月施肥,一钿换一钿;正月施肥,一钿换二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古时叫“元旦”。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及春节习俗很多,现就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略作介绍。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有时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是日,大地霞光万丈,万物生辉,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  相似文献   

20.
春节,俗称过年,川西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爆竹一声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从腊月初到除夕,谓“备年”;从除夕到正月初五,谓“过年”;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谓“贺年”。成都锦江、都江堰、崇州、邛崃、龙泉的一些乡镇接连唱几十本(天)大戏,要足足欢庆三四十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