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冯兵 《贵阳文史》2006,(6):36-38
贵阳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筹)会长蓝赞登,来贵州投资已快9年。从开始到现在,他时时感觉到自己在贵州投资、办事都十分顺利。在采访中,他不断地说,现在他手可以触摸到身边的一切,事业上每进一步的发展,都可把握其脉络。与此同时,他又感悟出很多像“天道酬勤”、“海纳百川”、“物竞天择”等大家都已熟知的道理。唯一所不同的是,每一个道理,他都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真正地找到了其精华所在。蓝赞登告诉记者,他在贵州投资的成功,得意于当地政府对他们台商的优惠政策以及当地人民的待人十分厚道和热情,再加上自己对贵州有剪不断的情。他自从1997…  相似文献   

2.
王刚 《神州》2011,(8):115-115,117
比亚兹莱是继王尔德之后唯美主义运动的突出人物,19世纪末英国“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插图画家。他让“恶”开花,一个做黑白画的艺术家直接影响到现代艺术,其艺术形式与理念甚至波及到设绘画、文学等领域,比亚兹莱的黑白画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斥了罪恶的激情和颓废格调的另类世界,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手法无法将他的作品简单的归入任何一个派列,而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也是任何其他画家所无法给予的,他对线条有无比的驾驭能力,“线条”基本是他的代名词。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比亚兹莱绘画的艺术特点。分别从绘画理念、题材、画面形式特点、作品的批判与讽刺、晚期转型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旨在展示一个以“恶”“颓废”“嘲讽”、“邪恶”甚至“色情”为艺术创作元素的“颓废主义”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生旅程的一个插曲,“五七干校”的生活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在干校的时间并不长,连同所谓“干校学习班”在内总共不过两年,但却留下了许多至今难忘的记忆。由于各人在当时所处的境况不同,感受也必然是各异的。我的感受回忆起来大体上可用“忧愤与苦乐”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既是独立的各有其内涵,同时也是互为因果的。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对有的同志来说,他一进干校住的就是“牛棚”,是“被专政对象”,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乐”,连苦中之乐也是沾不上边的。前途茫茫何所之?1968年的深秋,正当机关的“斗批改”如火如荼,社会上的武斗打…  相似文献   

4.
马敏 《史学理论研究》2022,(4):40-53+158
2021年5月辞世的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是新中国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史观和史学思想值得总结。除却具体的历史研究及其学术贡献,章开沅史学思想中有四个独特的观念和特质:“别识心裁”的史识、“贯穴融铸”的通识、“学者人格”的史德和“因诗悟史”的史感。这四个方面的观念与特质,是章开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融合中外古今史学思想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史观,也是释读章开沅丰硕史学成果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在公元2000年到来之际,回首20世纪,用思绪万千四字来形容现代人的感受,已显得过于“陈旧”、“老套”。然而,当世界变化如此迅急的今天,我们这个以历史悠久而自豪的民族,受历史因袭之累,“陈旧”、“老套”的东西,又怎样一再地拖着我们过去一百年追赶世界的脚步?这是一个令现代中国人感到特别沉重的话题──既感到历史负担的沉重,更感到历史责任的沉重。欢庆新中国光辉的50华诞之后,回顾百年来先人们走过怎样艰难蹒跚的脚步,或许也有助于思往追来,悟往知来。内忧外患百年前秋风落叶下长安整整一百年前的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  相似文献   

6.
曹会会 《神州》2012,(1):47-47
数学活动是让人的智力得以开发,技能得以锤炼,思维得以启迪,想象得以丰富,能力得以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个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从自悟到行动,这一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发过程。我们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并非拒绝间接经验,其实,学生学习的过程绝大多数接受的是古人的内接经验,而是加强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创新来培养自身的能力,开发出潜能。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带着他的紫砂壶藏品千里迢迢从北方赶来宜兴,想请我们帮他品鉴那些壶的真假与优劣。当我在宾馆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好奇地观赏着一把放置在宾馆大厅中的被保养得油黑光亮的大壶。见我进来,他用充满疑惑的眼神问道:“这也是宜兴紫砂做的吗?为何要在壶身上涂抹那么多的鞋油?……”我有点哭笑不得,每次和外地的朋友在谈论紫砂壶的时候,不少人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他们很难理解紫砂壶为什么有“油”感。于是,我决定给他来一次“恶补”。  相似文献   

8.
立祥的作品强调个人的生活感受,在作品中注入了强烈的情感,题材多样,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时静时动,给人以纯朴真切之感。佛学中讲明心见性与顿悟和渐修,艺术也是一样,需要悟出真谛,人生也要悟到真理,这样才会有所得。  相似文献   

9.
《贵阳文史》2013,(3):17-17
刚才张教授和顾教授都提到了阳明先生。正德年间,阳明先生被贬谪贵州,然后有了“龙场悟道”。后来他虽然离开了贵州,但他的思想学说在这里得到发展,可以说带出了贵州的一大批人才。阳明先生本人之所以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我认为与他的崇高之人格亦是密不可分的。人格的崇高,向我们揭示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今天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些个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张小芳  林俊 《神州》2014,(9):135-135
<正>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朝气,“舟遥遥以轻飏”的飘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灵性、“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清丽,不是人人都能细致感悟、诉诸笔端的。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成为我们写作教学中常思弥新的话题。川大附中熊雪老师执教的《写景要抓住特征》一课,充分引导学生以一颗真挚、敏感的心面对大自然,感受自然景观,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进行亲切交流。针对学生对什么  相似文献   

11.
应一平 《文博》2011,(4):65-66,2
蓝瑛与大师对话,感悟先贤;以笔墨“摹古”,接引心灵,摆脱客观自然的束缚,将目之所见化为心中之愿,把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图像,古意和生机同在,形色与境相共存。于今观之,依然能感受他的林泉理想与人性辉光。  相似文献   

12.
1988年4月19日在北京大学燕东园,我们拜访了周一良教授。整整一个上午,先生向我们谈了他治学的经历、治史的感受,也谈到对当前史学界状况的看法。解放前,周一良先生研究的主要领域是魏晋南北朝史。解放后,先生治史的重点看来是有所转移,转移到中外关系史、亚洲史上面来了。十年动乱以后,他一方面“整理旧业”,  相似文献   

13.
把自己称为“毛主席的老兵”的罗贵波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在罗老生命最后的五年,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为他服务。五年来,我与罗老朝夕相处,对这位老革命家、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有真切的感受;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也令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4.
林秀球 《神州》2012,(15):156-156
在长期教学中我们能够知道,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而语感训练是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语感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的理解,也包含对语言文字表现力的感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语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语言所阐明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读孙诒让的《札适》,可以看出孙氏学术视野的广阔和考据工夫的缜密。孙氏对乾嘉学派和考据学的认识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他是把“究其微惜,通其大例”作为乾嘉学派的主旨的.而天历箅之学他也作为考据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写好文章?一要练,二要悟。如何写好参赛文章?这就要取法上乘,多多读些好文章,多多悟些好作法。现借这里发表的一组金秋笔会的获奖作品,略说ABC。 A、构思要精巧,就是王蒙说的:“亏他想得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看就让人眼睛一亮。”这里的构思,包括立意,也包括谋篇。立意要深,有穿透力。据说宋徽宗选画评优,拟“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有的画绿草红花,有的画“绿松白鹤,唯鹤头顶一点红”,最后皇上看中的是万顷碧波中涌出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的画,就是看重它的立意不凡,意境高远,振奋人心。谋篇  相似文献   

17.
快乐学古诗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语言文化的精髓,蕴涵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从小让孩子接触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所感受、感悟,对他们情感的熏陶,思维的活跃,人文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幼儿快乐学古诗,领着他们与古诗进行一次次快乐的游戏……在快乐之中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融入他们的生命中。  相似文献   

18.
“妈妈,洗脚。”这声清脆、真挚的童声可曾打动你的心房?本文作者也通过一次家庭作业——为父母洗脚,不仅感受了每个家庭的亲惰,同时也感悟了每个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当与不当。  相似文献   

19.
关山 《炎黄春秋》2007,(10):64-64
任老生前常说:形势比人强。这话当然有道理,孙中山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事在人为,有些时候,英雄确实会创造历史。在任仲夷主政广东五年里,他至少有两次顶住巨大的压力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神州》2012,(15):363-364
随着家访的逐渐深入,我的感受越来越深,观点也渐渐发生改变。家访,苦中有乐,乐中有情,乐中有悟,让我乐此不疲。此次“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如春风,重新唤回了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如春雨,让我重新审视了受滋润的一双双渴求的、迷茫的幼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