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军燕 《神州》2013,(8):67-67,69
计算机教学的生活化,是让学生把计算机的知识应用和生活相互融合,通过生活的经验来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在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发现计算机的应用方法。在计算机的基础课教学之中,教师需要研究怎样创造设计出生活化情境,使生活中实际应用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联系起来。本文从寻找生活中知识的原形、生活学习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用性学习情境的创设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怎样在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指导下,由班内一部分学习水平较高而又对本学科学习抱有兴趣的同学自觉组成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它的存在就不会得到巩固和发展。)它的活动目的在于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正课学习的理解,并在进一步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历史课的内容,就其绝大部分来说都是间接知识,虽然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尽力的注意了历史形象的再建,和联系当前形势、学生生活实际,但对于处在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总会使他们感到:那是距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事。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掌握间接知识,就是要把别人经验的成果根自己的体验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变成自已思维  相似文献   

3.
1953年「历史教学」杂志第三期曾经发表过两篇供大家讨论的论文:扬科特里尼次卡娅作的『学习五年级「古代东方」一篇时如何研究「国家」概念』(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以及吉齐斯和茲纳民斯卡娅作的「论如何巩固学生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问题』(列宁格勒)。这两篇论文曾引起许多争论。编辑部曾收到一些论文,并在「历史教学」杂志以下各期上发表了。在1954年第二期上曾刊载了以下三篇论文:克鲁格利亚克作的「论如何研究『国家』概念」(湼  相似文献   

4.
世纪交替之际,上海将普及家用电脑。再过十年,信息技术必将影响教育,我们必须设想2010年之后的餐旅课堂教育:教师将怎样进行教学?学生将怎样学习?课本将会怎样?还用不用课本?教室将怎样设计建造?实验室、课桌将会怎样?计算机在教学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而且不保守,又有时代紧迫感,一定要回顾信息技术的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的信息技术。通过回忆信息技术的历史并面对目前实际运用的状况,预测我们的餐旅教育在下一世纪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5.
张建国 《神州》2011,(2X):175-175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看了本刊五月号刊登的南昌市第十六中学历史教研组写的“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一文后,受到很大的启发。也愿意把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与十六中共同处或者运用不经常的方法略写)写一写,向同行请教。一、阶级分析方法什么是历史?正如毛主席所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这就规定了历史的阶级性。我们讲历史时,必须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讲解。而且要把阶级分析的方法教会同学。如讲“抗日战争胜利后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相似文献   

7.
本刊三月份提出「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之后,各地来稿,甚为踊跃,有的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对于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和学生独立工作方面的意见很少,因限于篇幅,我们只从中选了一部分先发表,希望各地历史教师和研究历史教学的同志们,继续提出意见,把这个教学上的重要问题,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胡俊涛 《神州》2011,(3X):112-112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入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谈到如何培养青年一代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候写道:“人们看到他们的父母怎样在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下生活,亲自受到哪些反抗剥削者的人所受到的痛苦,看到为了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而继续斗争要经受多么大的牺牲,看到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如何凶恶的敌人——这种环境,就把他们培养成了共产主义者。”目前,我们初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解放后在五星紅旗下长大的,他们缺乏象列宁所说的那种直接生活经验。作为培养红色接班人的人民  相似文献   

10.
黄桂新 《神州》2011,(8S):67-67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本人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李翠玲 《神州》2013,(7):208-208
职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和服务社会,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更是职中物理教学应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呢?一、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在物理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由于习惯偏重于  相似文献   

12.
克服旁征博引教书不教人的教学态度:过去备课时只顾到钻研教材,集中全力考虑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学目的,但是忽略了另一面,就是没有考虑教学对象,只打算如何把问题说清,沒想到怎样把学生教懂。在组织教材时旁证博引力求富,至于学生能否接受,那就很少考虑。如讲世界近代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建设」(上册第十章第二节)课文本来很简要,我怕不能说明问  相似文献   

13.
郝玉莉 《神州》2012,(15):105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1、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穿插大量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事例,但又要注意不要搞成狗尾续貂式的外加。2、充分、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爱国主义事例更直观、现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又不能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3、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4、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史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爱家到爱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思考系指:他们在课堂上有从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中探询结论的兴趣,有将各种事实加以分析对比来验证教科书或教师所交代给他们的结论的兴趣,以及揭发各种历史现象的特征互相关系加以对比联想提出自己认识的兴趣等。这不仅对于学生透彻的理解历史事件从而达到牢固的记忆起着重大的作用;这种要求运用学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共产主义的新人”的重要品质之一。历史教师必须为自己在锻炼学生思想方法上所担负的责任具有光荣的自豪感,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作品的意义列宁教导我们说:「任何一个宣传者与任何一个鼓动者的艺术,就在于用最好形象影响一定的听从,对于听从说来,使真理可能成为更令人信服的,成为更容易掌握的,成为更明显、牢固而能铭记在心的东西。」文艺作品可以形象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真切的反映当时各阶级的动态及当时人民斗争的情况,因为文艺作品是社会的观念形态——表示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底产物(毛主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作品就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去理解社会现象、阶级斗  相似文献   

16.
白雅娟 《神州》2011,(1X):159-159,161
为激活教学,教活学生,教师要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增添趣味,使教学饱含真情味,贴近学生生活,融入生活味;在教学中点缀些艺术味,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使教学富有韵味,从而把语文课上得多滋多味。  相似文献   

17.
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早有明确扼要的原则性的指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新民主主义论)那么,在我们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庞大文化遗产中,究竟那些是「民主性的精华」,应该「吸收」;那些是「封建性的糟粕」,应该「剔除」呢?粗  相似文献   

18.
申利坤 《神州》2012,(15):148-14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广泛地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又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柴志强 《神州》2012,(15):331-33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能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者的活动。教师为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创设情境,切实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支配自己的学习,把更多认知力量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去,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使历史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成为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20.
张学升 《神州》2011,(6S):34-3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文言教学中,如何把学生最容易出错而又广泛运用的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如何把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是每一位教师都在钻研的问题。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推知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和意义,效果较好,学生也容易掌握。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这一语法是学生最熟悉的。既然许多学生早已掌握了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为何不让学生轻车熟路地把句子成分运用于他们认为最头疼的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析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