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南方的苗、瑶、彝、侗、僮、布依、仫佬、毛难等民族中,解放前后曾有“坐家”或称为“不落夫家”的习俗。所谓“坐家”和“不落夫家”,就是婚后新娘立即返回娘家,不与丈夫同居。在娘家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不等,待新娘怀孕后才正式迁至夫家生  相似文献   

2.
<正>"自梳女"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的一种女子群体相约不嫁的特殊现象,她们通过特有的仪式,自己把头发盘成与当时社会已婚妇女一样的发髻,来表示独身不嫁。这一群体在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最为鼎盛,人数最多。直至今日在珠三角一带仍有自梳女健在,均已年过花甲。历史来源"不落夫家"是岭南地区古越人的一种婚俗,又称为"坐家"或"不落家",是指女子婚后仍居住在娘家,不住夫家,等怀孕后才正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7):28-28
布朗族的两次婚礼是传统的“不落夫家”婚俗的一种表形式。在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种习俗流传。 “不落夫家”是指结婚的当天或第二天,新娘必须回娘居住。过几年或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再回婆家居住。新娘结束娘家生活回到婆家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于举行第二次婚礼。  相似文献   

4.
“自梳女”与“不落家”陈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与"不落家",曾盛行于粤中的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县,是封建制度下的畸形风俗。在旧社会里,未婚少女均蓄辫,婚后始束髻。唯上述地区许多妇女,却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譬,以示决心不嫁,以独身终老...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东"不落家"史料一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华 《民俗研究》2000,(2):191-192
关于福建惠安与广东顺德、南海和香山等地近代乡村中存在的“自梳女”和“不落家”习俗,自早期的林惠祥教授至七十年代的托普莱(Marjorie Topley)及近年的苏耀昌(So Alvin)、斯多卡(Janice  相似文献   

6.
改良风俗是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桂系树立其开明进步形象的需要.在改革和废除女子婚后不落夫家、早婚、买卖婚姻和童养媳、封建迷信、奢侈排场之风等方面,收到一定成效,使广西社会风气有所改观,但革除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石化“丑闻”不断:广东公司的天价酒事件余波未平,岳阳加油站的“问题油”又给上万台车辆造成损害:与此同时,该公司汽油在国际油价上下浮动的背景下只涨不落,也引起广大消费者普遍愤怒。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它的董事长傅成玉不是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8.
北海蛋家的衣食住风俗特点,与陆居有明显区别。 衣着方面,上衣多短身窄袖,男裤偏短,女裤多宽。是为适应亚热带气候和船上操作之故。史书说“蛋民衣不盖肤”是有所指的。蛋家妇女头包更为特别,多用红黄两色间格布夹层浆硬,正方斜角突出额上,状似猪嘴巴,故蛋家人称头包为“猪嘴”。发髻多簪珥饰物,光耀夺目。此种装扮,至今仅见于广东珠海渔民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书《山海经·海外切经》(毕沅新校正本,光绪丁酉年)中曾记述了“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麓东持弓矢,凿齿持盾……”。另外,在桂筱所著的《黔南苗蛮族图说》(光绪七年)一书中也记述了“挞牙(?)狫男子蓄发挽髻以青布缠头,妇女挽髻赤足织青羊毛布,男女以一幅横围腰间谓之楠裙。女子将嫁必折去门牙二齿以遗夫家,谓恐害夫家,即古所谓凿齿之民……”这样的历史记述,表明我国古代曾居住过凿齿民。随着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发展,人们对凿齿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就有关凿齿民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莉娟 《神州》2011,(11):214-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农村汉族社会,女性在其生长的血缘亲属体系中被看作“外人”,其最突出的显示语境是春节期间的祖先祭典活动,“外人”禁忌使这种身份被极端强化。绝大多数妇女通过婚姻完成从自己血缘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亲属体系中的地位。血缘家族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使得女性的家族身份因失去先赋性而带有被动色彩,影响其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地位的确立。榆钱村的调查可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个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时间     
萧放 《山茶》2009,(1):102-121
在我的老家湖北英山,举行传统婚礼的规矩是,嫁妆在下午抬到新郎家,新娘由娘家人送到半路,然后由新郎家派人打着灯笼迎接。新娘到达新郎家时,一定已是太阳下山之后。据说这是周礼遗风,今天当然被时人视为奇风异俗。其实“夜嫁”习俗源于古人的阴阳观念:下午是阴气到来之时,女性属阴,女性顺从阴性时间到来夫家,这是顺应天时的正确举动。  相似文献   

13.
《岭南文史》2007,(4):F0003
冼玉清(1895—1965)别署“琅玕馆主”、“西樵女士”、“西樵山人”,原籍广东南海西樵简村,出生于澳门。中国现代著名教授、文献学家、诗人、书画家,有“不栉进上”、“岭南才女”之誉。  相似文献   

14.
贾艳红 《史学月刊》2003,(7):123-126
一提起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妇女的社会地位。人们往往一言以蔽之日“男尊女卑”。这种提法太笼统、太含糊,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片面的。因为人们往往只看到“三纲”对妇女的压制,而忽视了“孝亲”、“敬长”对年长妇女的保护。在“家无二尊”的父家长制社会中,夫是一家之长,妻则居于从属地位,夫为妻纲,妻要顺从丈夫。  相似文献   

15.
吴春梅  吴斌 《百年潮》2001,(6):72-75
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受到关注的问题,从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到近代的妇女解放问题的提出,乃至时下出现的“妇女回家论”或“阶段就业论”,它实际上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女性课题的改变,以及隐藏在其后面的女性地位的变化。回顾百余年来中国妇女的解放历程,分析其演变轨迹,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今妇女问题的有关论点。  相似文献   

16.
潘洪钢 《文史天地》2009,(12):64-66
清人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讲到直隶永平府婚俗,女子出嫁之日,其家往往要派人到夫家打探消息,如果次日一早,夫家鼓乐喧天,宾客杂至,则大喜。否则“女家为之丧气”。何以如此?原来,当地风俗,新婚之夜,要查看新娘是不是处女,如果是,  相似文献   

17.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0,(28):10-10
被割鼻的阿富汗妇女 本期《时代》封面的阿富汗少妇叫艾莎,18岁。去年,她不堪被夫家当成奴隶长期虐待,决定离家出走,不久就被警方逮捕,并判刑5个月。事后,她丈夫又向塔利班指控她的行为“让家族蒙羞”,竟然亲手行刑,割掉了她的鼻子与双耳。这样的遭遇在阿富汗并不罕见。塔利班严格规定女性必须戴面罩,而且没有兄弟或丈夫陪同就不得踏出家门。目前,  相似文献   

18.
子孙大了,女婿当家了,伦珠措姆的闲暇时间较以前大幅增加。由于患有比较严重的白内障,她不怎么看电视。更喜爱去别人家串门,村里的多数妇女闲暇时就编织“柳”、“珠楚”和头巾等一些织品,  相似文献   

19.
关键是增高     
有位妇女长得十分肥胖,走两步喘三口气,后来有位朋友委婉地建议她去减肥。“减肥?我才不去干那号傻事呢!”“难道你觉得自己还是很苗条的吗?”“那也未必,不过如果哪项运动能增高的话,我倒是乐意参加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释“别”     
(唐五代书仪研究》内(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徵引斯1725号写本书仪有云:“妇人亲迎入室,即是与夫党相识。若有吉凶觐间,日即作书也。近代之人多不亲迎入室,即是遂就妇家成礼,累积寒暑,不向夫家。或逢诞育男女,非止一二。道途或远,不可日别[?]通参舅姑,其有吉凶,理须书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