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是养老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中国农村单身老人而言,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以及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均难以满足老人精神需求。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再婚养老的提出具有一定意义。但是,再婚养老的实行面临至少五方面的障碍。障碍的消除需要国家等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施汴彬 《神州》2012,(17):264-266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本文通过调查东阳市城区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和基本情况,探求这部分人群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现在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使空巢老人享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值得社会探讨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郝晓兰 《神州》2014,(3):272-272
失独者是指养育一个子女,然而这个唯一子女却先于其死亡的一类群体。失独老人就是达到老年人年龄规定的失独者。2014年4月25日,法制晚报的一则消息"240名失独者进京申请国家补偿,称无力承担计生风险"引人深思。在我国,失独这个特殊群体已经大量存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保障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和精神安抚相关制度比较缺乏,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注,改善对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完善对失独老人的养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留守老人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依靠土地的家庭养老模式、分而不离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但现有的三种模式不能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照顾,理想的模式应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同时兼顾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养老立法,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家庭成员为老人提供养老的全方位支持以及重视社区在农民养老中的作用,以保障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使留守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5.
浅析城镇地区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精神自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凌波 《神州》2013,(6):257-258
随着名为《活着》的中国失独老人调查视频的播出,失独家庭的境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失独老人不仅面临着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困境,更面临着难以走出的精神困境。因此,文章将从精神自养入手,先介绍失独老人现状,再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主要精神困境,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申珂瑜 《神州》2014,(17):264-264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失独家庭这一特殊家庭形式的出现并逐渐壮大。而失独家庭中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也面临着与同龄人一样的养老问题,但由于其家庭的有特殊性使得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多重的困境。本文将分析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并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对策,促使失独老人个人优势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使其走出养老困境,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7.
郭倩倩 《神州》2014,(14):225-226
受社会养老需求、政府大力扶持以及民间资本注入等因素的影响,张家口市高新区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较好,但通过对入住老人及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养老机构存在各档次服务发展不均衡和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统一规范,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养老机构自身应完善用人机制,规范培训制度,创新销售渠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35):18-19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99.6%的受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另外,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资质可靠、值得信任,口碑”  相似文献   

9.
李海峰 《史学集刊》2016,(1):96-104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不仅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巴比伦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核心家庭的老人依靠子女或继子女来养老,无亲生子女的老人则主要采取收养的方式,依靠养子女得以养老。妻子则常常依靠丈夫赠予的财产或继承丈夫的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恒”的楼可以给老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环境,却无法解决老人对亲情关怀的需求。在今天,居住区已替代街坊里弄形成中国现代化城市主要居住规划空间结构,而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在规划设计中的配比标准却远远地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不仅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巴比伦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核心家庭的老人依靠子女或继子女来养老,无亲生子女的老人则主要采取收养的方式,依靠养子女得以养老。妻子则常常依靠丈夫赠予的财产或继承丈夫的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区有老人家庭居住需求与居住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褚劲风  唐燕  王文华 《人文地理》2003,18(2):45-48,44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状况的变化,老人对住宅的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居住状况直接影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以老人与子女居住空间距离为标准,可分为共居型、网络型和分离型三种居住类型。受经济、社会、文化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上海市区有老人家庭存在居住地段、住宅类型、住宅环境、社区为老服务等方面的分异。  相似文献   

13.
雷蕾 《黑龙江史志》2013,(15):243-24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快是当前人口发展的态势,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建立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体系是老年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而老年社区工作的一个层面是全面发展老人的社区支持网络,以照顾老年人的社区生活。本文正是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阐述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优越性、现状及问题,以及提出了社区养老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迅速上升,在本世纪初终于迎来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社会,由此也引起了全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老人会面临怎样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经济支援问题,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使空巢老人安度祥和的晚年,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社区、双重养老保险等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张海琳 《攀登》2012,(6):50-52
中国人口已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亿万老人养老的双重压力,但压力面前也有机遇,只要我们积极应对,老龄化速度可减缓。本文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是最佳养老模式,政府应将老人身后的抚恤金逐渐转化为养老预付金,并相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改变421家庭结构,适度调高失独家庭的养老标准。  相似文献   

16.
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云 《史学月刊》2007,(8):120-123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先秦时期得到发展,其措施包括致仕、学校养老、减免赋役、减轻刑罚、赐杖等内容。(甄尽忠:《先秦养老制度论析》,载《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汉代每年仲秋依旧于辟雍行躬养“三老”、“五更”大典,奖赏孝事老人者。汉代养老的具体措施是给老人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赐王杖。  相似文献   

17.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适当的方式赡养老人。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人用"退休"协议的方式,规定了老人获得赡养的条件。老人的赡养呈现出与大多数传统社会不同的情形。退休协议是老年人与其财产继承人兼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它既意味着财产的让渡,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生活安排。与老人签署协议的人不一定限于老人的子女,老人也可以与非亲族关系的人订立协议。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他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这种养老方式与历史上欧洲人独特的婚姻和家庭制度有关,也影响到人们对生育、财产积累的愿望和态度,有利于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炜  陈娟 《神州》2014,(3):235-236
本文针对成都市的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件和质量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政府资助力度在逐渐扩大,但经营成本、养老服务功能的健全程度、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是否吻合等一些问题,依然是影响这类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董婉愉  江明 《环球人物》2013,(28):66-67
金融机构为保护自己利益,出台的产品让老人觉得不划算如今,"以房养老"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文称《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是"以房养老"的一种方式,就是老年人将住房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定期领取贷款补贴养老;金融机构在老人去世后将房屋拍卖,收回贷款本息。有消息称,由民政部牵头,相关部门已经研讨了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尊老、养老传统悠久,在先秦典籍中屡屡提到,古代开明的君主,都能够“善养老者”。传说在西周文王姬昌的时代,统治区域内没有发现忍饥受冻的老人。《诗经》颂赞“寿考且宁”,《周礼》倡导“孝行以亲父母”;孔子祈盼“老者安之”,孟子向往“老者衣帛食肉”。古代的圣贤,更是推己及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有人将诸侯对待老人的态度与纳贤兴邦的“国之大事”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敬养老人、尊重贤者,国家就有喜庆;遗弃老人,任用不贤者,国家就有灾祸。类似的记载,不绝于书。推测我国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养老制度与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