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的防卫过当将防卫行为规定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防卫过当只有具备犯罪构成要件,才负刑事责任。法律用简洁的语言或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防卫过当成立的客观方面,主体要件以及处罚原则,却唯独对防卫过当成立的犯罪主观方面只字不提。对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目前在理论界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我们认为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主要包括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但当不法侵害人对防卫人实施连续侵害的场合应当包括直接故意这一罪过形式。  相似文献   

2.
张伟 《神州》2013,(18):204-204
故意杀人罪在刑法理论上按照主观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在一些案件中区分上述两种主观罪过情形,有助于正确认定罪与非罪。而对犯罪主观方面的正确判断应当全面综合当时与案件事实相关的所有客观因素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3.
犯罪故意,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本文将列举大陆刑法与港、澳、台刑法的相关规定,对“犯罪故意”的相关规定做对比研究,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希望为相关法律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的故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意,而是以意思联络为特征的共同故意。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不包括故意,因而不存在共同犯罪形态。  相似文献   

5.
宋斯文 《区域治理》2022,(16):92-95
商标权帮助侵权的过错要件应服从《民法典》的规定,其仅包含故意而不包括过失.行为人过失实施帮助侵害商标权的行为与直接侵权人的行为之间没有主观意思联络,二者不存在共谋,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人过失实施帮助侵害商标权的行为虽不构成帮助侵权,但并非豁免其任何责任.可以考虑引入物理环境中已成熟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在行为人未尽到相应...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已经成为新时期腐败犯罪的稳定形式,与腐败的“高压”、“高发”有直接关系。引进《反腐败法》第二十八条,推定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故意,有利于强化反腐败法律的预防功能,有利于强化长效反腐机制,有利于强化依法反腐机制,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但不会导致我国现行刑法原则和刑事政策的变更。  相似文献   

7.
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分中“必要限度”这一要素的理解,理论界的分歧一直都存在,实践中也难免存在一些混乱。对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理解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行为无价值的角度,即应当根据行为的特征来判断,另一种是从结果无价值的角度,即应当侧重于防卫行为造成的结果,但两种观点各有利弊。基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本质和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利弊分析,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应当以结果无价值为基础,以行为无价值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有关规定并参考唐朝法律,对西夏法律中的盗窃罪及处罚原则进行了探研,内容包括西夏法律关于盗窃罪成立的规定、处罚盗窃罪的基本原则、盗窃罪的加重处罚因素和盗窃罪的减轻处罚因素等。  相似文献   

9.
李朝阳 《神州》2012,(18):116-116
写作是一个人将内心情感或自己的主张、见解用书面的形式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人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的能力表现,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应出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主观的判断。因此,学生作文文本是最直接反应学生内心的一面镜子,文如其人,很客观的折射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拿破仑身材矮小,人类从猿进化而来,这些都是我们从教科书学到的知识。但国外知名男性杂志《Manolith》日前宣称,上述结论都有认识谬误,是当时社会出于某种原因故意为之。比如拿破仑在当时的法国算是中等个头,只不过出于宣传目的,英国人故意将拿破仑“贬低”。以下便是该报道列出的教科书中十大谬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第13条对我国公证赔偿制度作了框架性的规定,但这条原则性的规定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理论界对公证赔偿的诸多问题,亦众说纷纭。文章对公证赔偿的法律属性、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赫赫 《神州》2013,(21):198-198
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三阶层”体系,即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即采用该模式;二是“双层”体系,即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行与犯意,然后讨论抗辩事由,如美国即采用该模式;三是“四要件”体系,即将犯罪构成条件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13.
江腾蛟 《神州》2012,(28):141-141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是公民在符合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所行使的防卫权,从根本上讲,特殊防卫权是正当防卫权的一种。而非与之相并列的概念,特殊防卫权的实现也应该受必要限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拿破仑身材矮小,人类从猿进化而来,这些都是我们从教科书学到的知识。但国外知名男性杂志《Manolith》日前宣称,上述结论都有认识谬误,是当时社会出于某种原因故意为之。比如拿破仑在当时的法国算是中等个头,只不过出于宣传目的,英国人故意将拿破仑"贬低"。以下便是该报道列出的教科书中十大谬误。谬误一:爱因斯坦学习成绩差同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爱因斯坦其实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  相似文献   

15.
清代修志活动的“加法”与“减法”,是指纂修者基于主观考虑而对方志类目和内容进行的筛选和取舍。“加法”表现为故意的夸张、粉饰或增量性的描述,“减法”则表现为有意贬抑、淡化甚至删除。造成如此“加”、“减”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方志本身具有的教化功能;纂修者的主观偏好、认知程度;不同派别的纂修思想;社会变迁对修志活动的客观要求;政治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刘汉厚黑学     
《南方人物周刊》2014,(6):46-49
2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原四川汊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刘维(曾用名刘勇)等36人,因涉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17.
潘桂新 《神州》2012,(18):55-55
渎职罪主要区分为徇私刑渎职罪与非徇私刑渎职罪关于“徇私”是否是徇私刑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是”,那它到底是犯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理论界存在众多分歧。笔者将结合刑法理论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子昀  王志民 《沧桑》2011,(2):205-206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越来越多,却对其例外停止执行制度关注不多。现代语境下的不停止执行原则并不是一味庇护公共利益,而是对"公益"与"私益"的兼顾,在此前提下,具有私益保障功能的停止执行制度颇显重要。本文拟从停止执行制度的独立性、审查要件与模式、对象与效力、撤销程序与救济途径等方面,简要论述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下停止执行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仲成 《旅游纵览》2013,(7):312-313
环境犯罪由于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型的犯罪,因而其构成要件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尝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在环境犯罪中,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其次,多数环境犯罪是故意犯罪。其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来确定: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会造成损害是否有所认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来尽量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有,应认定故意成立。再次,环境犯罪之客观要件主要指环境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联系。由于人类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避免和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而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仍必须忍受一定程度的环境危害并依民事救济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六礼"的内容及其沿革;其次分析了"六礼"中最重要的"纳征"礼与中国传统婚约的关系,认为"纳征"就是订婚(1),是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最后,通过考察中国历代婚律对婚约的规定,得出婚律源于"六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