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花调是山西省左权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这种民歌的每一首都是以××开花作为歌曲的开始,这也形成了开花调的特性。本文从开花调的歌词、音乐结构、旋律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入手,从而解析开花调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满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通过对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反复辩析之后,我认为当前最能代表满族民间风格特点的音乐是满族“萨满”(即察玛)搞祭祀活动和烧“旗香”或举行跳神仪式时所“喝嘞”的祭祀调,跳神调,即可统称为“满族民间萨满神调歌曲音乐”。这类音乐就其特点实属满族民间“原生”音乐的基本腔调,它是当前唯一能保持满族传统风格特点和基本上没有和其他民族音乐相混杂的宝贵民族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3.
朱元勋 《神州》2012,(9):342-343
歌词是一门以语言为材料的特殊的文学创作形式,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美国作家苏珊·朗格曾说过,歌词是一种“放弃了文学的地位,而担负起纯粹的音乐功能”的特殊艺术形式。“流行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盛行、传播很广的大众歌曲,其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与氛围,与音乐旋律的内涵、结构、节奏、音调、韵律吻合,再加上配器精美的伴奏,共同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4.
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并在全国建立96个驻防点。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广州是当时的驻防点之一。康乾年间,清廷又从京津两地抽调“满洲劲兵”,分十批挈眷来粤。这就是广州满族的主要来源。 二三百年来,广州满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相互学习,不断融合,巳失去了若干固有的民族特色。但在某些方面,仍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基于上述情况和历史上的其他原因,广州的满族歌曲大多已失传,有的与其他兄弟民族歌曲相融合,但也有的仍传承下来,并从内容到形式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本民族特色。1957年广东省举办了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组织搜集、整理满族歌曲。目前所收集到的满族歌曲有《灯盏于花》、《太平年调》、《跑白马》、《边关调》、《十二重楼》、《走阵》等。  相似文献   

5.
何蜀 《文史精华》2003,(1):18-31
●利用艺术为政治斗争服务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扼杀了“封资修”的歌曲后,“文革”中出现的语录歌、诗词歌、造反歌等无一不是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并进而发展成为整人害人的一种手段。在本期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一文中,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这些歌曲产生的背景、作用、影响及消亡等情况,再现了当时那种怪异的难以理喻的现象,至今令人深恩。  相似文献   

6.
汪毅 《巴蜀史志》2011,(5):35-37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这是歌曲《心雨》词曲作者及其与之共鸣者对思念的诠释。而我的思念。没有矫情和臆想,直率得近乎有一些另类,那便是:“可触摸的网”、“决堤的海”。  相似文献   

7.
李晓玉 《丝绸之路》2013,(12):52-53
《包楞调》是一首山东民歌的代表,出自成武县的一种民俗活动——担经,魏传经老人发现后对其进行了整理,使歌曲在短时间内响誉全国。《包楞调》也是一首记谱最完整的民间小调,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民间花腔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在这众多的知青歌曲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1969年9月,它被定为反动歌曲,因为它“说出了帝修反想说的话,唱出了帝修反想唱的声音”。1970年2月,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  相似文献   

9.
“花生夜间开花”奇闻,是“文革”期间“四人帮”炮制出来的一场荒唐闹剧,目的是借工农兵学毛著、搞科研之名,贬低、打击知识分子。闹剧的主要人物是“花生大王”、农民学毛著积极分子姚士昌。  相似文献   

10.
歌曲本来应该是一种十分美好的艺术作品,但是,在“文革”那个荒诞岁月里,却出现过十分恶劣、丑陋、闻之令人作呕的所谓歌曲,其中有一首是不应被后人遗忘的,而应陈列于巴金老人倡建的“文革博物馆”里,供人研究,催人警醒。这首歌,是“文化大革命”中专供“牛鬼蛇神”唱的《嚎歌》。《嚎歌》在流传中有的叫《认罪嚎歌》,有的叫《牛鬼蛇神队队歌》。这是“文化大革命”所煽动起来的人类劣根性登峰造极的“杰作”。这是中国音乐史上最耻辱的一笔。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集中营里,法西斯匪徒们也只有过在留声机播放的古典音…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三章 死不瞑目的“西水东调” 闻名于世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是陈永贵主政昔阳的一件杰作,一篇绝笔,也是一份未了愿,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2.
1939年6月,在新四军军部做统战工作的上海青年周中,曾创议用我国古俗女哭夫调创作反映日本妇女思念被征参加侵华战争的丈夫,悲叹自己命运的反战歌曲。于是在日本友人的协同下,借用吴语地区民歌《哭七七》调,重新填写了一支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歌曲——《东洋女人(军妓)哭七七》,歌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租调征收方法和“输籍定样”——与李燕捷先生商榷郑佩欣读过李燕捷先生《隋代的输籍定样法》①一文之后,颇有收获,但对文中的主要观点不敢苟同。“输籍定样”是为了征收赋税,为说清问题,有必要先把均田制度下的租调征收方法作概括叙述。大家知道,北魏推行均田以前的...  相似文献   

14.
这不是传说,就笔者的见闻来说,乃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常以“找马角”、“找广菜籽”来比喻人世间找不到的东西吗?因为马不长角,广菜不会开花结籽。今年我栽的广菜却开花结籽了,谁见了都说稀奇。我告老家居十多年了,为了锻炼身体,种了约三分菜园地,由于精心管理,园里终年四季常青,产的蔬菜吃不完,我在墙边、树阴下,栽了许多魔芋和广菜。广菜繁殖力很强,只要栽了一年,以后每年都会发出新苗。土质肥沃.都长得技壮叶茂。今年6月底一株最大的广菜心里,伸出五技并排的“骨朵”来,从左至右,一枝比一枝高…  相似文献   

15.
老歌的记忆     
孔昭琪 《百年潮》2010,(2):68-72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革命战争中,歌曲属于革命者,属于人民。对立面的窘态之一是无歌可唱。自古中国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的遭遇就叫做‘四面楚歌’。”“无怪乎据说一些老解放区的歌唱家聚会的时候,在酒过三巡以后,他们宣告:革命的胜利是从他们的唱歌儿的胜利上开始的。”我出生在胶东革命根据地,自幼学会了许多革命歌曲,至今一些歌曲仍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6.
长歌是结构长大的抒情叙事歌谣。主要包括两类。其一为“长杂歌”;有一定故事情节,题材多来源于说唱,一般由专业歌手演唱。如《小春香歌》、《执杖歌》、《游山歌》、《楚汉歌》、《孔明歌》等;其二为“短歌”。“短”是相对而言。“短歌”比普通歌谣长,比“板味哩”的(一种说唱艺术)短,常用作“板味哩”的“序唱”.以渲染气氛,又称为“虚头歌”,多赞美自然风光及自然与人生关系。如:《竹杖芒鞋》、《万古江山》、《湖南歌》等。“长歌”是抒情、叙事相结合的民谣形式,是处于歌曲、说唱之间的中间状态、过渡形式。其中的“长杂…  相似文献   

17.
合唱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被网络命名为“神曲”后,“不能不火”。 “不能不火”,是这歌里的词。对化学的用途,这词可以算是描述,但应验在歌曲本身,却是怪异的。化学在现代世界广泛运用,确实是火:《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能不火”呢?  相似文献   

18.
大使,调典解释是“由一国派驻在他国的最高一级的外交代表”,历来颇有神秘性。我国驻阿尔巴亚大使范承祚,正好经历了两国关系的“春夏秋冬”,了解范大使,正好可以重温那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苏夏在他的《歌曲写作导读》里说:“诗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歌曲是美化加工了的语言”。[1]由此可见,语言因素对歌曲曲调有重要的影响。“民歌同一切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2]“民歌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演唱、流传过程是不可分割的”。[3]传统民歌的传承主要靠口头世代流传,与方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语言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和风格不一的传统民歌。  相似文献   

20.
近期.乐坛实力唱将阿佳组合推出最新单曲《爱是一束光》.用心灵感悟“爱是一束光”的真谛。歌曲表达了阿佳组合对家乡的热爱.曲风欢快节奏感强.成为“加分们”又一期待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