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勃律地势险要,唐蕃两国先后围绕此地爆发多次战争。在唐人的观念中,小勃律一直作为“唐之西门”存在。随着开元二年和天宝六载唐军两次征讨的胜利,小勃律先后设置镇军,由“西门”转变为唐朝掌控的边州,完成了自身的内化。唐军征讨小勃律的行动不仅与其边土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而且同以小勃律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小勃律与突骑施和大食等政权的关系、唐蕃战略形势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2.
1986年春在修筑辽宁朝阳市重型机器厂与柴油机厂之间的红旗路时,出土墓志一盒,当时被弃于朝阳市北郊肥料公司垃圾场。后由肥料公司会计孔庆信收存,并送交朝阳市博物馆。墓志长42、宽41厘米,盝顶盖,上面楷书阴刻"杨公墓志"4字,四杀线刻十二生肖图与花卉(图一)。志石镌字粗劣,凡14行。各行字数不等,计282字(图二)。志题"太子家令杨公铭并叙"9字。志文称杨公名涛,字执珪,弘农人。先任安东大都护府户曹参军兼平卢军司马,秩满迁太子家令充节度判官,死后葬于南临狼水、北枕紫蒙的营丘。属款"顺天三年岁次辛丑月倨丙辰丙寅之日"。此志是目前朝阳市所见唐代墓志中  相似文献   

3.
在华夏史册上,帝尧是上古五帝之一,千古传颂的圣贤名主。由于帝尧活动的年代距今久远,加之有关史书记载寥寥,因而其故里何在,至今也是一个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河北顺平县的同志,查阅典籍,搜集传说,勘查旧址,认为今顺平县即为帝尧的出生地。现将他们撰写的《唐尧帝故里考》发表,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1972年1月,在辽宁省朝阳市珍珠岩厂附近唐墓中出土了杨律墓志(现藏于朝阳市博物馆),志文明确记载杨律及其夫人"垂拱元年十月十三日合葬于威州西北三里平原".唐代时朝阳称营州、柳城,对于威州的提法甚是少见.其实威州是唐政府在契丹族地区所设的17个羁縻州之一.本文由杨律墓志入手,查阅史料,结合现代考古发现,对唐时威州设置的具体情况以及威州在今朝阳城的大致位置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5.
唐刘氏墓志,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西窑村北岭上,2001年由孟州市博物馆收藏。墓志为青石质,方形,边长47、厚8厘米,无盖。正书17行,满行18字,计295字(图一)。除个别字不清晰外,余均可辨。录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折冲府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全唐文补遗》第一至八辑及最近新出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的记载,在前人研究唐代折冲府的基础上,新增补了19个折冲府,并对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重复、错讹现象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细致考证,认为原为南海郡附郭县的番禺县在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曾被省并,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又在广州重置番禺县,但唐代新的番禺县治已南迁至今广州海珠区珠江南岸一带,故而已不是广州的附郭县,并指出唐代广州地区行政建置的相关调整,大致是为了适应广州城以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江南洲的经济开发与行政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三原唐碑考     
李慧 《文博》2000,(4):72-73,,80,
陕西省三原县现存有七通唐碑,分别是:永徽元年(650)的《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兴碑》、麟德元年(664)的《大唐故越州都督于德芳碑》、乾封元年(666)的《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志宁碑》、咸亨元年(670)的《大唐故左武卫大将军淄川公李孝同碑》、圣历三年(700)的《唐明堂令于大猷碑》、大历五年(770)的《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将军赠扬州大都督臧希晏碑》、贞元二十年(804)的《唐故剑州长史赠太仆少卿汝州刺史陇西李广业碑》。七通唐碑中署撰、书者姓名的分别是:《于德芳碑》由于志宁撰、…  相似文献   

9.
天宝时关中农民上交丁粮考陈国生唐代租庸调制据《通鉴》卷187记载,“每了租二石,(调)绢二匹,绵三两”。到唐中宗神龙年间,由于“公私窘迫,贷义合支用”,以致“义仓费用向尽”(《通典》卷12《租税》)。于是义仓失去了“赈济”的作用,变成了正式的赋税,其...  相似文献   

10.
1970年2月,邗江县汊河公社六洲大队于庄生产队所在地域发现一座古墓(图一)。据墓志,墓主是解少卿及其妻蔡氏,死于唐大和九年(835年)和大中四年(850)年。先后葬于"扬子县之西风亭坊之南原"。这就为研究唐代扬子县行政区划的西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蔡氏墓志又称"没于扬子县通寰坊之私第"。过去有人设想,扬子县治所可能和江都、江阳两县治所同在郡城。这个记载推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唐琼州的地望 ,文献记载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今琼山市府城镇”。事实上 ,这种观点是不可靠的。本文从八个方面对唐琼州城址进行了考证 ,认为该城位于今琼山市南部的新民乡白石村。到北宋开宝年间 ,琼州治所才迁到今琼山市府城镇  相似文献   

12.
唐章怀太子墓,在今巴中县城南二里。该墓始建于唐文明初年,大约扩建于宋、明和清初。原墓前修有寝庙,到清道光以前还可见到神道精严,翁仲陈列,墓地开阔,樵苏禁厉,松揪无恙的风貌。后经兵火,仅存墓冢。到了道光八年,县人曾进行修葺划出保护范围,建立保护界碑。今日所见的墓冢和“唐章怀太子李贤墓”碑,是1984年重建。(图一) 太子李贤,由谪贬入巴,到后来逼令自杀于巴,安葬于巴的史事,历来为信史。近年孙迟同志在《则天女皇易储宣告了武周政权的不可延续》一文中说:李贤于“开耀元年(681年)徒巴州在今四川奉节县境”。继后,就有人以“李贤系帝王之子,即或犯罪  相似文献   

13.
唐后期长江下游户口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后期长江下游户口考陈勇刘秀兰一、元和时期两浙、宣歙三道的户口升降本文所说的长江下游,主要是指唐后期政府财赋倚重地东南八道中的浙西、浙东、淮南、宣歙4道23州之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是唐代人口增长的极点,史载当年国家所控制的编户为891470...  相似文献   

14.
正唐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二十四日,温麻县更名为长溪县,是以现福建省宁德市境内"长溪"名县,此应无疑义。然而,为何以"长溪"命名长溪县,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唐长溪县县南四十五里入海之长溪,即现霞浦县长春镇之长溪是唐长溪县取名之据;另一种认为交溪即"长  相似文献   

15.
唐轮台城位置考苏北海一两汉时期,由于长时间和匈奴争夺西域,因而首先打通西域丝绸道的是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两条道路。魏晋南北朝时并未形成全国大一统局面,因而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虽通行,却常在互相争夺之中。直到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命侯君集等...  相似文献   

16.
穆兴平 《文博》2013,(6):54-58
本文对"唐乾陵外城周八十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通过与文献所载其他唐陵数据对比,说明此"周八十里"非外垣周长,而是封域之周长并且对乾陵外城垣的走向做了预测性标示,根据卫星影像图对陵园城垣的位置、长度、占地面积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7.
关于唐临潭县的治所,或说在今甘肃临潭县,或说在今甘肃卓尼县境的洮河南岸。论文充分肯定了樊维华先生的唐临潭县在今甘肃卓尼县卡车乡羊巴古城说,并提出新的证据,作了进一步的论证,说明北周和隋代的美相县,唐代的临潭县,治所都在故洮阳城。论文还提供证据证明,洮阳故城并不在洮河北岸,而是在洮河南岸的今羊巴古城,从而否定了洮阳故城在洮河之北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张沛 《文博》2002,(5):51-58,64
府兵制度开创于西魏大统年问(公元535-551),废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前后历经四个期代,二百余年,在中国兵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人陈傅良于其所著《历代兵制》中说:“其制虽始于周、齐,而其效则渐见于隋,彰灼于唐。”初唐到盛唐时期,配合均田制的实施,府兵作为中央直辖的基本武装力量。组织严密,制度完备,或番上宿卫,  相似文献   

19.
<正> 继劳泾原《唐折冲府考》,又有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唐折冲府考补拾遗》及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唐折冲府之名目庶几乎大备,然非谓于斯已尽矣。今见近年出土之唐代碑志,复检得“辅贤”、“汾阳”二府可补《新唐书·地理志》并劳、罗、谷三文之阙,更有“善训府”可确知其属州,兹考而补之。  相似文献   

20.
昭陵碑石中的唐折冲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陵博物馆现存唐太宗昭陵陪葬墓神道碑和墓志铭八十余种,这些珍贵石刻不只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笔者在整理这些碑石文献时,陆续记录了22个唐折冲府名,其中17个为《新唐书·地理志》所无,一个名称与《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虽同,但州属相异.现一并简介如下,并作些考释.乐游府《段志立碑》云:武德中 段志玄从秦王李世民讨薛举、刘武周,“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旧唐书》本传与碑同,而《新唐书》本传谓“授乐游府车骑将军”,与碑不合,当以碑为是.乐游府《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