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富汗地处“亚洲的十字路口”。因此历史上的阿富汗地区先后被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希腊人(亚历山大帝国、印度-希腊王朝),塞种人(帕提亚王朝、印度-塞克王朝),大月氏人(贵霜王朝),白匈奴人(哒王朝),突厥人(西突厥王朝、伽兹尼王朝),塔吉克人(萨曼王朝),阿拉伯人(倭马亚王朝、阿巴斯王朝),蒙古人(察合台汗国、帖木儿王朝、莫卧儿王朝)等统治或部分统治。①真正的阿富汗王国始于1747年的阿赫马德沙(Ahmadshah,1722-1772,1747-1772在位),独立发行的阿富汗钱币也应从此算起。初期阿富汗钱币主要模仿印度莫卧儿王朝卢比银币,并…  相似文献   

2.
“西域”一词,始见于汉,其包括的地域,历代屡变,本文所述主要指西域诸大国如焉耆、龟兹、大月氏、安息、于阗、康居、疏勒等国。西域各国,自汉时与华夏通往来,于是中国文明传播西域,西域所接受的西方文明与宗教亦转播东土。中西文化交流,以汉唐为最盛,丽西域本身的文明亦奠基于斯日。故本文所述从公元前二世纪之初期至十世纪之末。伊斯兰教东侵,佛教在西域消亡为止。下分几点来谈大月氏之佛教。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138年,当张骞步出陇西,踏上通往西域的漫漫征程时,他肩负着联络大月氏(zhī音支)夹攻匈奴的使命。大月氏是怎样一个民族?为什么汉朝要联络他们? 大月氏是古羌族的一支,即月氏羌,原住敦煌、祁连间。王国维认为月氏就是战国时的禺氏。月氏是有名的行国,月氏人长期过着游牧生活,擅长养马,历史上有“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之说,从秦到汉初,月氏力量相当强大,控弦之士十余万,骑乘数十万匹,和东胡一起,构成对匈奴东西两翼的严重威胁。匈奴单于头曼曾以长子冒顿质于月氏。那时,月氏人自己也因此“轻匈奴”。但当冒顿继任匈奴单于以后,形势迅速变化。冒顿先破东胡,接着便派右贤王大破月氏。其时大约是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前元四年)或稍早。两年后,冒顿死,其子继位,是为老上单于。这以后,匈奴  相似文献   

4.
关于陕西发现波斯萨珊金、银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波斯萨珊币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许多钱币学专家从钱币的形状、材质、单位、重量、纹饰、文字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近些年来,在西安及其周围发现了多种波斯萨珊币,由于丝绸之路的纽带联结,这些制作于公元4-8世纪的波斯萨珊金、银币在隋唐的都城长安及其周围出土和发现,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些萨珊币是否具有流通货币的功能,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东西方钱币文化的重要差异作一概述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统治时期力量最为强盛,后来由于内乱导致分裂,开始衰落。贵霜帝国的衰落与其强盛时期的各种文化、宗教形态并存所导致的潜在矛盾有关。贵霜帝国分裂后,民众不得不踏上归籍故乡、逆丝绸之路东归的漫漫长路。回归的大月氏人及其后裔从事文化建设、翻译佛经和传教等活动,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极大。其遗迹在于阗、鄯善、敦煌、西安、洛阳等地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6.
贵霜帝国是丝绸之路上与同时代的中国 汉朝、西亚安息帕提亚帝国、欧洲罗马帝国并称的“四大 帝国”之一,有广泛的历史影响。由于该帝国文字史料匮 乏,其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钱币就成为研究它最为全面 的实物资料。本文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详尽 地对贵霜帝国历代钱币的规格、特征和铸造背景进行了 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并生产丝绸的国家,美国东方学家劳费尔(Berthold Laufer)曾考证,在萨珊王朝(224-651)后期,中国桑蚕养殖技术传入伊朗.本文以伊朗神话和历史文献中哈弗特瓦德之虫故事为着眼点,考察该故事的发生地凯加让的地理位置,并从考古学角度论证拉施塔城堡镇的历史遗迹和文明年代,从而将伊朗从中国引进蚕养殖业的年代提前到帕提亚王朝(前247-公元224)晚期至萨珊王朝早期,至于传播的路线,本文也作了两种推断.这一新发现和研究,对于探索中西物质文明交流具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民丰尼雅出土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问题,以丰饶角图像为线索,在梳理古希腊、古罗马与拜占庭以及贵霜王朝同类图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推断其为来自贵霜的物品。从古希腊罗马到贵霜,尽管丰饶角形态及其持有者的身份有所变化,但象征意涵始终没有多少改变,贵霜以古希腊罗马手持丰饶角女神为蓝本,吸收当地佛教造像因素,便形成蓝印花布女神图像。贵霜物品出现在尼雅遗址,意味着两地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  相似文献   

9.
杨谨 《文博》2004,(3):90-96
“后萨珊”一词的字面意思是萨珊王朝(226——636年)以后,这一名称虽然已经使用了六十余年,但确切定义仍不很清楚,解释得也不够全面。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以Oleg Grabar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指不属于传统萨珊系统的任何金银器皿,Prudence Harper和Ralph Pirlde1-Wilson。等人则指出从萨珊到伊斯兰,中间有一个变化过程,他们认为这种转变的早朗阶段才叫  相似文献   

10.
秦人服饰资料从春秋时期至秦末皆有发现.本文以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为基础,结合考古出土与服饰相关的资料,梳理出秦人服饰的一些特点.交领右衽的窄袖曳地长袍贯穿始终,适用人群亦最为广泛;露足长袍数量较少,应为特定身份人群的专有服饰;襦服是武士的统一服饰.与东周时期齐鲁、三晋及楚地服饰相比,秦服在部分款式、形制上与三晋地区较为接近,但在具体穿着搭配与服色、纹饰上与其他三个区域又差异明显,尚素、尚白、实用性第一、系带等是秦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服饰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继承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礼仪性表现、标志性特点、流行的体现等四个方面;满族服饰其发展的文化特征主要有阶级等级的消除、中西结合的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自西汉武帝经略西域以来,于阗国成为汉王朝的属国,称臣纳贡。但公元7世纪初,玄奘在游历中亚、印度后撰写的《大唐西域记》则说贵霜伽腻色伽"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葱岭东,河西番维,畏威送质。"~①对此,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塔里木盆地诸国有可能同时向东汉和贵霜称臣纳贡,派遣质子,即同时隶属于东汉与贵霜。~②而有学者更是将明显模仿贵霜钱币打制的汉佉二体钱及出土于和田的贵霜钱币视为贵霜国曾短暂占领过于阗国的一个实物例证。~③以下,笔者尝试从汉怯二体钱上怯卢文铭文考证于阗国与东汉、贵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的具体路径是学界在中外交流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张骞凿空之时,正是帕提亚帝国疆域大扩张时期,从两河流域到中亚的道路基本在其控制之下.从西到东,帕提亚帝国的领土可分为三大区域:亚述一巴比伦尼亚地区、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腹地以及赫卡尼亚以东的不稳定控制地域.自亚历山大东征至四大帝国并立时的1-2世纪,帕提亚帝国境内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帕提亚人是古典作家对阿尔萨息斯王朝缔造者的统称。就文化渊源而言,他们是源出于斯基泰草原的游牧者。帕提亚人入侵希腊化世界的塞琉古王国并创建政权,以此为标志开始了其希腊化进程。他们的希腊化表现在对希腊化钱币、希腊语、希腊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接受,以及与希腊人联姻和争取与帝国内部希腊人保持友好关系等方面。帕提亚人的希腊化不仅有客观的历史背景层面的原因,同时也出于统治者对自身政治利益和文化审美等的主观考量。与当时其他希腊化国家不同,帕提亚人的希腊化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以及上层化和表象化等特点。理解帕提亚人自身的文化属性,是考察其希腊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黎轩、条支和大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 1 39年 ,张骞出使西域。他历经艰险 ,“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 ,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史记·大宛列传》)。这些得自“传闻”的国家主要有安息、黎轩和条支等。在公元 3世纪的《魏略·西戎传》以及公元 5世纪的《后汉书·西域传》中 ,又出现了大秦这一新国名 ,两书都说大秦其实就是汉代所说的黎轩 (“大秦国一名犁”)。现在可以肯定的是 ,安息就是伊朗高原的帕提亚 ,安息之名得自其创立者Arsaces(此名后又用作王朝的称号 )。但黎轩、条支和大秦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国内外对此问题聚讼已久 ,至今没有定论。本文…  相似文献   

16.
古代波斯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时期为居鲁士大帝建立的阿黑门尼德王朝( 550BC— 330BC) ,定都苏萨。史界常称为波斯帝国 ;第二时期是帕提亚王朝 ( 2 4 7BC—AD2 2 6 ) ,我国史称“安息”。帕提亚亦算是波斯裔民族 ,但钱币界常把前 1 80年左右兴起的位于两河流域南端 ,和埃兰相近的一个不大的波西斯王朝(PERSIS ,即波斯。为区别起见 ,作“波西斯”)作为波斯的延续。实际上它仅是帕提亚的附庸之一。这个小国到公元 2世纪后 ,逐渐壮大发展成萨桑王朝。所以承前启后 ,从钱币角度来说 ,有相当重要性 ;萨桑王朝(AD2 2 6—AD6 51 )是波…  相似文献   

17.
杜佩红 《民俗研究》2016,(3):136-145
旗袍是二十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民国时尚女性最主要的服饰种类之一。辛亥革命后,满清的旗装曾经一度因为排满之风盛行而遭社会排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民族主义、女性解放及商业文化的推动下,旗袍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到1926年后,旗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开来,成为各阶层女性竞相追逐的服饰潮流,甚至在海外成为东方女性服饰的象征。从社会史视角出发,在满与汉、中与西、女性解放以及商业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复杂互动中解读旗袍的兴起、流行与形象演变,使我们可以从旗袍最终成为"民国范儿"代表这一历史现象中,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人对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的考察中,发现几个洞窟内的胁侍菩萨或交脚、半跏思惟菩萨的宝冠上装饰有仰月,这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冠饰,在5世纪时影响到了中国的佛教造像.麦积山的这种冠饰可能受到云冈石窟反传的影响,不是直接来自于西域或中亚.本文即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展开,对这一冠饰的演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双对靴王二和车三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二人打伙拼钱买了一双对靴,商量定哪个有事哪个穿。这时候,偏偏王二的事情怪多,今天要到这里做客,明天又去那里会友,又还忙于赶街行市,所以常得穿着对靴出去。车三没有什么事情,很少有机会穿对靴,想想实在太吃亏了,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他就穿起对靴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直累得汗流夹背方才罢休。后来,对靴快烂了,王二找车三商量,重新买双新的,车三说:“算了算了,再买一双新的,晚上我可就苦不赢了。”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发现一批早期波斯银币1989年4月,笔者了解到吐鲁番农民发现一批波斯银币。钱币装在容器内,共百余枚,除个别略有锈蚀,大都品相极佳,有些甚至光亮如新。这批银币为我国发现的萨珊王朝中最早的三个王的铸币,有沙卜尔二世(310—379)40余枚、阿尔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