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花石文化与红楼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经典名著,多年来研究一直盛行不衰。民国时期,鲁迅就曾谈起读《红楼梦》的不同读法;毛泽东主席对《红楼梦》颇为喜爱,多年释读不倦。蔡元培、胡适等人则先后展开对《红楼梦》的研究,影响极大,终于在人文学科领域产生了红学这一专门的学问,终至于红学家辈出,代不乏人。前人从索隐、政治、文学、政治等角度对《红楼梦》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雨花石文化与《红楼梦》关系上试作剖析。  相似文献   

2.
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原名俞铭衡。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他的学术研究以红学为主,《红楼梦辨》是"新红学"的经典作品,后易名《红楼梦研究》,有关论著辑成《俞平伯论红楼梦》两册。  相似文献   

3.
论文探讨了旅美华人在海外红学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学者及其各自的学生、亲友在美国及中国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人数众多的红学研究圈。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对西方理论的吸收借鉴,以夏志清、周策纵、唐德刚、赵冈、余英时、余国藩等为代表的美国华人学者,对红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反思,他们采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信息技术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引入红学研究,深入探究了《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出了"红学革命"和新典范,力求将红学研究重心放在文本研究上,还红学以文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华人学者还通过组社、办刊、任教、办会和学术争鸣等方法促进了《红楼梦》在美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有幸先后搜集到解放初期出版的俞平伯著《红楼梦研究》、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和俞平伯辑《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再来阅读这几部红学著作,不禁感慨系之。作为《红楼梦》研究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影响了其后的红学发展,而且对广大读者也有重要的帮助。由于这套丛书是王耳先生(即文怀沙先生)主编的,且文先生先后为这三部著作,写有跋、代序和出版者说明,这就不能不重视文怀沙对《红楼梦》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原中国俗文学会副会长路工先生因病于1996年10月25日在北京辞世,享年76岁。我和他交谊甚笃,他一生勤奋笔耕,著述颇多,出版过5本诗集,编著出版过10余本民间文学专著,他还喜好古典文学研究、摄影、文物收藏。几年前的一天,我去看望他,他拿出深藏三十多年的毛泽东批阅过的《红楼梦》抄录本给我翻读,我一页页仔细阅读,字里行间注入了毛泽东对红学研究的思想精华。我曾关切地询问这手抄本从何处抄来?毛泽东亲笔批阅那本《红楼梦》现在何处?路工对我说,他是1957年在康生家中偶尔翻阅到的,他说,毛泽东是用蓝笔批注在全书的前八十回…  相似文献   

6.
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主要著作有《周思源看红楼》、《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等。一本《红楼梦》,成就了一门"红学"。从饮食到服饰、从建筑到诗词……红学专家们从《红楼梦》中读出了几乎涵盖社会所有领域的内容。然而"管理"在红学领域,还是个新鲜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何蜀 《文史精华》2007,(12):26-35
著名学者吴宓年逾古稀之时孤身在重庆执教,自"四清"始由家务女工唐昌敏照料他的生活。文革期间吴宓身心均受到极大的冲击和迫害,然而唐昌敏不离不弃,依然悉心照顾;同时吴宓对唐昌敏一家的不幸遭遇也予以极大的帮助。大学者与平凡的家务女工结成了难得的患难之交。吴宓在日记中记载了非常年代的经历,留下了珍贵史料。详见《吴宓和他的家务女工》一文。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封建社会知识百科全书.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和进步的思想倾向,丰富的社会内容耸立于世界小说之巅,中外学者对她的研究构成了一门专门学问————红学,这在中外小说史中是十分罕见的.最近深圳大学中文系和电脑心协作完成了《红楼梦》电脑检索系统(下简称《红》系统)通过国家鉴定,引起了国内外古典文学界,新闻界、计算机界以及古籍整理研究界的重视.笔者有幸先睹鉴赏  相似文献   

9.
1 红学前辈王昆仑同志在四十年代写就的《红楼梦人物论》里,有一句关于凤姐的名言,道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实在是《红楼梦》的任何普通读者都会产生的真实感受,也是启示着《红楼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深长思之的有趣课题。人们恨凤姐,骂凤姐,为什么不见凤姐还要想凤姐呢?原因可以说出多种多样。如果仅仅对人物进行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恐怕是难以完满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只有对人物进行审美评价,才能进一步探索其中奥秘。红学史上有位评点者曾经发过颇有见地的议论:“吾读《红楼  相似文献   

10.
烟雨朦胧 峥嵘若现——曹雪芹身世与族属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学”研究二百多年来,很少有人从民族文学角度研究《红楼梦》,很少有人旗帜鲜明地说《红楼梦》是满族文学的不朽名著。 关于《红楼梦》的题材,“红学”界的认识大体可分二类。 一类,不承认《红楼梦》写的是清代中期的社会,认为只是写个别人的闲帐。于是就产生“明珠”说、“纳兰”说、“顺治”说、“傅恒”说、“张勇”说、“和珅”说,总之是写一家之事。这一类之中有另一极端,认为《红楼梦》就是写雍乾时期的政局史,全书主干是“排满思汉”的民族思想。于是用猜谜的方法,猜测那些所谓影射,抨击《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红楼梦》中的人和事是实有所指,更有站在排满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蒋金星 《清史研究》2003,(4):111-114
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顶峰的《红楼梦》 ,是我国古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又名《金玉缘》 ,共一百二十回 ,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撰 ,续补后四十回者一般被认为是高鹗。长期困扰红学研究学者们的难题之一———高鹗的籍贯在今天的沈阳还是铁岭 ,学术界存有较大的分歧。 1 999年第 4期《清史研究》上《新发现高鹗会试履历中的籍贯与生年》 (以下简称《新》)一文认为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今天沈阳北陵公园之北的三台子地方 ,即为高鹗的祖居地。”① 其根据是《清代朱卷集成》中的高鹗…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部不朽的伟大巨著。多年来探索、考证、评注、续者不乏其人。特别是近百年来,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红楼梦》更是风靡一时,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专门学科——“红学”。作者曹雪芹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无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分析和研究也由来已久,包括索隐派、评点派、新红学的自传性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的阶级方法等在内的几大研究方向各有千秋,每种评价的方式都有利弊,我们应当在时代背景下研究更为恰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俞平伯先生因所著《红楼梦研究》被毛泽东点名而遭受批判,这是当代文学史上无法抹去的一笔。政治干预学术也许将永远成为历史,但前车之鉴却不可忘记,本文介绍了《红楼梦研究》及另外一本红学专著出版的幕后故事,也让我们认识了推动红学研究的幕后人物文怀沙。  相似文献   

15.
戴孝良 《神州》2011,(5X):17-18
《红楼梦》这部千古传奇,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入学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以论红、评红为时尚,它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红学”。本文对主要红学派别进行了综合概括,并针对索隐派、考证派的谬误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传记,也不是历史。作为文学作品的研究,重在研究作品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成就,而不是去探佚、猜谜或毫无意义的考证。  相似文献   

16.
张晓晶 《神州》2013,(7):13-13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的整体就是以上层的贵族为中心思想,然后以真实、很鲜活的描述了十八世纪我国末期的生活,这段生活的记录就是对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崩溃巅峰真是的记录,然而这不小说真正的能够成为我国小说文学的最高顶峰,难以超越,不单单是因为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也是非比寻常的,因此,本文阐述了在此部小说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重要人物进行分析,仅供参阅。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所提倡的"问题小说"观,对"五四"乃至以后的文学理论建设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联着周氏"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等重要的文学主张,而且表达了当时《红楼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与胡适、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共同构建了红学研究的生态景观,现代红学史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周汝昌一生痴迷红学,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被红学家梁归智称为“红楼风雨梦中人”,是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红学考证派集大成者。张伯驹被国学大家启功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是近现代词坛大家、书画大家,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周汝昌比张伯驹年轻整整二十岁,但两人却因《红楼梦》而结缘,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知音。  相似文献   

19.
俞平伯《红楼梦辨》是"新红学"史上的第一部研究专著。关于该书的版本问题,该书于1923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52年修订为《红楼梦研究》,是比较清楚的事实。但该书是否再版发行,红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而1929年版本《红楼梦辨》的"发现",为这一问题的解答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话。  相似文献   

20.
寻找陈铨     
“学衡派”的新文学作家陈铨是现代文学史、现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多方面建树的作家、学者。作为作家, 他有诗集、小说、剧本;作为学者,他有中德文学比较的论著、有专门的戏剧理论著作和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家的传记、专著。把陈铨视为“学衡派”成员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作为《学衡》的作者,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属于吴宓所说的“凡为《学衡》杂志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