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实行食盐专卖,粤东盐务管理局遵循盐专卖政策并结合自身特点,对食盐运销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从而维持了盐运畅通,并保障了本区及湘、赣邻省的军需民食,还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盐价,对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莹 《民国档案》2000,(2):101-106
民国时期盐务组织机构与近代海关组织机构一样,同时存在着两个组织系统,这种畸形的组织形式都是由于洋人插手中国事务造成的。加之盐务机构名称变更频繁,翻来复去,令人眼花缭乱。什么盐务局、盐政处、盐政局、盐务署、盐务总局、盐务管理局、盐税局、收税局、榷运局、督销局、官运局、盐运使署、盐运副使署、盐务稽核造报总所、盐务稽核总所、盐务稽核所、盐务稽核分所,等等。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1937年前后,面对有可能爆发的大规模中日战争,国民政府未雨绸缪,展开财政动员。其中,在关涉战争所需资金这一最表面也最核心的部分,做了大量工作。大规模的现金内运和外运,使中国金融在全面战争爆发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损失,形成战争初期财政坚固和外汇稳定的状态。这些无形中为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政府信誉和社会信心的树立奠定了基础。不过国民政府抢运钞券现银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又是被动的。钞券内移与现银外运、不同地区存银外运的缓急,基本上取决于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下一个具体目标,国民政府未能作出一个整体规划的移运方案。  相似文献   

4.
《民国档案》2012,(2):48-59
抗战后期,云南地区食盐黑市愈演愈烈,引发社会各方关注。云南省参议会、省物价管理委员会、昆明市参议会、当地报纸等纷纷对盐务当局盐管制度提出质询,建议改革滇省盐政,变更销盐制度,开放食盐统制。本组史料集中反映了云南地方当局与中央盐务机关争夺地方盐政的经过情形。  相似文献   

5.
抗战后期,云南地区食盐黑市愈演愈烈,引发社会各方关注.云南省参议会、省物价管理委员会、昆明市参议会、当地报纸等纷纷对盐务当局盐管制度提出质询,建议改革滇省盐政,变更销盐制度,开放食盐统制.本组史料集中反映了云南地方当局与中央盐务机关争夺地方盐政的经过情形.  相似文献   

6.
何世庸  何达 《百年潮》2004,(6):63-65
1940年抗战在相持中日显艰苦.由于沿海盐区相继沦陷,芦(长芦)盐、淮(两淮)盐运道断绝,特别是晋南解池盐场被日军攻占后,陕中、豫西、川北的食盐供应大为紧张.战争是全方位的,日寇有目的地控制盐产区,是因为盐是人人必需又没有代用品的"政治商品".时任国民政府盐务总局总办的缪秋杰是一位严谨干练的业务官员.缪有鲜明的爱国思想,他深知一旦闹起盐荒对军事和民情将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前期,国民政府试图在盐务上“改制废岸”,但因战争等因素,至1939年5月四川才在国民政府指令下改行官收、官运、先行招商代运的制度。消息一经公布,便遭到盐商激烈抵制,并引起地方势力声援,新盐制施行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除国民政府与川商的利益冲突、四川官商对外来势力的排斥外,还与国民政府借施行新盐制从财权上整合四川地方势力,以加速国家化进程的政治意图相关。国民政府为了稳固四川,坚持抗战,采取了一些破解困局之举。最终,在国民政府软硬兼施下,四川官商被迫接受新盐制。这反映了国民政府中央内迁四川后,在坚持抗战与统整地方上所面临的困难,呈现了战时中央与地方政治生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正知道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大批抗战物资事迹的人很多,却鲜有人知南侨机工与广西也有颇多渊源。柳州一度成为南洋华侨集散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沿海重要城市和港口大多沦陷,中国与外部海路交通几近中断。1938年底,连接昆明和缅甸仰光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联系中国和外界的"抗战输血管"。得知祖国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南侨总会于1939年2月7日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驾机人员回国服务》的通告,共有3192名南  相似文献   

9.
盐务道员是明清政府为管理食盐产销设立的重要职官。万历末年,明廷为催征盐课以供辽饷,先后创设整饬、疏理两淮盐法道。天启以后,党争剧烈,道臣清理盐法成效不彰,崇祯朝致力恢复运司专管盐法的旧制。清代重新调整盐官制度,合并运使、盐道为“管盐法道运使”,又新设监管场产的“分巡盐务道”和职司岸销的“通省盐法道”。盐务道员由朝廷差遣官变为地方盐务机构,与专管盐课钱粮的运司衙门共同成为包衣盐差的直属办事机构。皇帝为独揽两淮利权,又令两江总督兼总理盐法,与包衣盐差相互制约。道光年间,盐差因整顿不力奉裁,盐政改归总督管理。咸同军兴以后,运司、盐道的职权被招商、督销等局侵夺,两淮利权遂归总督,成为晚清督臣专权的财政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丁宝桢,清光绪年间贵州织金县人,他不仅因沫慈掉太后的宠监安德海而出名,他还在调任四川总督期间,为了解决贵州人民吃盐的困难,首先改革了当时不合理的盐务制度,还惩罚了贪官和好商,发动集资捐款,重新修治了运盐到贵州的航道。当时贵州的盐全靠四川供应,由于战乱和地方政府的腐败,川盐一时难以通过水路运进贵州。一方面四川积压大量的盐,一方面贵州严重缺盐。丁宝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深入实地调查了解之后,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大胆地推行了盐务制度的改革,变“官督商运”为“官运商销”,并且设置了盐务总局,具体负责经办…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起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40年夏基本结束,在后方形成八个新工业区。沿海沿江地区的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建设后方工业基地,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云南盐务关系大后方军民食需及库收饷源至巨.云南盐务管理局自1938年接办当地盐政后,复于1939年加以整理,并拟撰报告呈送盐务总局,详述云南盐务办理之经过情形.  相似文献   

13.
《民国档案》2011,(1):29-54
1940年9月日军强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一时间成为抗战物资输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国内各机关单位进出口物资均集中于此.本组史料集中反映1940年至1941年间滇缅路战时物资运输情形,以及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军委会运输统制局等机构应对该路禁运后存缅物资抢运与开禁后运输供不应求等情各举措.  相似文献   

14.
金代的盐使司与分司体制——《金史·食货志》“盐法”补正郭正忠金代的盐务机构,包括盐务专司和兼理衙署两大统系。盐务专司,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统管产销的诸盐使司、分司及其下属场务;二是负责运销或征税的盐运司、盐税院、盐钱局等;三是缉查私鹾的巡捕司。兼理盐...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盐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盐务变革经历了盐统制、盐专卖与恢复征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盐税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同,效果也有明显区别。抗战期间的盐税政策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对此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在1941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内,国民政府的盐税政策还是比较注重民食的,实行的盐税税率有升有降,但起伏幅度不大;而在1942年以后,其盐税政策的财政功能越来越强化,由于意外损失准备金、专卖管理费、战时食盐附税、国军副食费的陆续开征,盐项税率有大幅度抬升的趋势,国统区通货膨胀更加强了这一趋势。国民政府对抗战准备的缺失以及其内部的腐败影响了战时盐税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华侨支援滇缅抗战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支援滇缅抗战的一些情况田玄滇缅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东南亚华侨为支援滇缅抗战作出了贡献,本文介绍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情况。1,华侨机工在滇缅公路抢运物资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为了确保中国战时运输量最大并且最为安全的生命线滇缅路...  相似文献   

17.
盐务双轨制是指民国初年盐务运行中同时存在盐运司和稽核分所两套机构和制度。双轨制最初的目的是通过盐运司牵制稽核分所,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使盐运司体制演变为地方截留盐税和与中央争夺财源的工具。南北对峙中,广东地方政府通过拉拢控制盐运使一职,或威胁干涉稽核制度,以此与中央展开博弈并套利。北京政府和稽核总所则为了维持自由贸易政策以保障盐务改革的成果,不断与地方大员和盐运司讨价还价。直到广东军政府控制盐税支配权,双轨体制终流于形式。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盐务双轨制在广东的运作不仅影响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走向,同时央地关系也左右着盐务双轨制的实际运作,由此影响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盐税体制。  相似文献   

18.
<正>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两淮盐务自身的管理漏洞以及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从而导致仪征淮盐总栈重新选址和内部整顿。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在综合此前数任官员的两淮盐务治理经验,重新整合盐法、设立盐务章程、改建淮盐总栈,最终淮盐总栈移到仪征东南的十二圩普新洲,改“瓜洲淮盐总栈”为“仪征淮盐总栈”。本文将晚清时期淮盐总栈的选址问题和南京—镇江河段的河道变迁相联系,希冀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探求晚清时期区域环境变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经济史上,食盐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古代史籍只是就盐荒景象作一些一般描绘,对食盐主要来源的川盐进口数字并无具体记载。清中叶以后,在某些地方志里间或有一点零星资料,但又大都以“引”(即盐务机关发给盐商购运食盐的凭证)计,很难给人以清晰的概念,特别是对“引斤”(即每一盐引所规定的单位重量)数量的注释,又往往互不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后,贵州人口增加,为保证全省军民食盐供应,贵州省在实行食盐统制的同时,执行运盐工人缓服兵役制度,发动民众赶运川盐,同时,对盐运工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保证津贴发放的同时,适时调整运价,以保证抗战时期川盐运输与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