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其兄早年远走南洋,从事土地经营。由于务农有方,所以事业颇为发达,在兄长的资助下,中山先生于1892年毕业于香港中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经济的主张。建言失败后,横渡太平洋到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向海外华侨宣传中国要想独立富强,必须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的革命主张。清廷视孙中山为洪水猛兽,除明令通缉外,还指令各驻外使馆对孙中山进行绑架和暗杀。当孙中山到英国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时,清政府驻英公使派特务将其诱骗到公使馆后门,然后采用暴力手段强…  相似文献   

2.
自1875年起,中国开始向国外相关国家陆续派出驻外公使。为及时沟通政府与驻外公使的联络和文函传递,驻英公使郭嵩焘上书要求设立文报局。1876年12月,清廷批准文报局在沪成立。局址在外滩招商局(现中山东一路9号),专事传递驻英公使公文及其人员的信函和物件与国内的往来。  相似文献   

3.
1912年1月1日 上午10时,孙中山乘沪宁铁路专用花车起程离沪。下午5时,车抵南京下关。各省代表和驻南京的各国领事均至迎接。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晚11时,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受任典礼。同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历,并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湖南文史》2009,(1):61-61
1912年1月1日 上午10时,孙中山乘沪宁铁路专用花车起程离沪。下午5时,车抵南京下关。各省代表和驻南京的各国领事均至迎接。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晚11时,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受任典礼。同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历,并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潘卫东 《中华遗产》2013,(4):152-157
国民党正史中,有一桩被称之为“六·一六”的事件,它指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炯明炮轰孙中山总统府一书。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命令驻广州的粤军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并以大炮进行轰击。孙中山。扛先得到消息,登上永丰舰,率海军讨逆,并电令北伐军同师靖乱。粤军炮轰总统府,成为陈炯明叛变革命的凿凿铁证,写入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6.
少年的爱国理想孔墉,原名继才,字逖父,一字德辅,孔子67世孙。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浙江宁海缑城塘头,从少秉性刚毅,敏而好学,“遇人一以自信”,“慨然有用世之志”。塾师华雅堂尝称“此子资质非凡,前途无量”。1904年自柏屏学堂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在街坊设摊营生,一面刻苦自砺。1907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在学成绩优异,“每试辄第一”。这时,孙中山奔走革命,在海外发表演说的文稿,不时寄发到国内各学校,孔墉得之,如获至宝,孜孜研习,拳拳服膺,在家书中常言清廷对外奴颜婢膝,于内荼毒苍生,庸奴误国,政事日非,势如破屋漏舟,非革命不可…  相似文献   

7.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哺育下,在革命先辈、志士仁人抛头颅撒热血、长期浴血奋斗的影响下,在武汉地区各革命团体的大力宣传和组织发动下,驻武昌清军新军中部分基层革命官兵们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果敢地担当了推翻反动腐朽清王朝的历史重任。当天夜晚,革命士兵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以区区数百之众的队伍,毅然向封建堡垒发起了进攻,对准清廷南国最高统治中心的湖广总督署开炮,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吴稚晖是一对革命的挚友,终身致力于中国的自由平等。但一开始,举人出身、自以为是读书之人的吴稚晖并没有把自小喝洋水、读洋书长大的孙中山放在眼里。从吴稚晖来说,对孙中山的认识经历了从不愿相识到相识、相知并终身追随的过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则完全在于孙中山伟大的人格魅力。在吴稚晖看来,孙中山的伟大是不能形容之伟大,称作“自然伟大”最为适当。是伟人绅士还是“绿林好汉”吴稚晖出身于清朝科举,参加过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曾以维新党自许,游学日本时因不满清廷曾愤而投水,至而转向鼓吹革命,组织爱国学社,于上海倡言革…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要闻     
《文史春秋》2003,(8):64-64
1日孙中山在《江苏》杂志第六期发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2日考取经济特科者,一等为袁嘉谷等9名,二等为冯善徵等18名。是日清廷予考取者“升叙有差”。3日日外相小村再训令驻俄日使,要求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利益,日亦承认俄在满洲有铁路特殊利益。4日梵蒂冈:十分正统的萨尔托当选为教皇庇护十世。5日日本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讨论中国满洲问题。9日梵蒂冈:教皇庇护十世在7万人面前接受加冕。12日驻俄日本公使再次与俄外交大臣谈判,要求其承认各国在满洲利益均等则及条约权利。12日哥伦比亚参议院拒绝接受于3月签订的海约翰———埃尔兰…  相似文献   

10.
汪精卫其人汪精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其政治生涯中,前半生跟随孙中山革命,当他还是一位热血青年时曾拼着一死去策划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事泄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因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  相似文献   

11.
田日隆 《广西地方志》2001,(5):17-19,F003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派出大批同盟会骨干到梧州开展革命活动,使梧州成为武昌起义成功之后率先在广西举起义旗,脱离清廷,宣告独立的城市。为扫除官僚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督师北伐,为北伐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孙中山还关心梧州的经济建设,提出以梧州为中心,全面开发整治西江的宏伟设想,解放后,他的宿愿逐步得以实现。孙中山伟大爱国思想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给梧州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梧州人民永远崇敬他,缅怀他。  相似文献   

12.
一黎庶昌(1837~1898)是清代末叶也即日本明治时期中国和日本国正式建交互派公使后的早期驻日公使。他在先后两任驻日公使的6个年头中,在外交事务之外,以中国学者文人的特长,开展了大量的“文字之交”,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他的革命活动与日本密切相关,在其长达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驻留9年6个月。其在日时间占孙中山整个革命生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或以日本为革命活动的基地,或以日本为流亡之地,与当时的日本政界、财界、军部、大陆浪人、民间人士结成了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如何理解和解释孙中山与日本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成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热…  相似文献   

14.
孙霄 《岭南文史》2011,(3):15-2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一生中,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共和之理想,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起义。其中,1895年策划的乙未广州起义由于组织工作不严密而流产了。但孙中山认为“此为中国革命军举义之始”。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流亡海外,他们一面鼓吹中国革命,一面等待时机发动和策划新的起义。  相似文献   

15.
宜州市中山公园的一面方碑所刻孙中山年谱未曾为学界关注,1998年编纂的《宜州市志》也没有著录。该石刻年谱以民国纪年编年,在众多的孙中山年谱中独树一帜,凸显了年谱编撰者的革命情怀。年谱的內容虽然简短,却可以补令人所作《孙中山年谱》之缺,是值得关注和保护的一件革命文物。  相似文献   

16.
革命斗争固然离不开阵前的刀光剑影、惨烈厮杀,但打入敌人心脏,从内部来分化瓦解敌人,却也往往能奏出奇制胜之效,尤其是在革命力量相对弱小的时候。具体采用什么手段,需要革命者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孙中山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就曾纵横捭阖,寻求与各种势力合作,来实现其振兴中华的愿望。这其间有成功的欣悦,但更多的是被欺骗后的愤懑。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曾利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方、清廷身陷严重危机的时机,策动两广总督李鸿章宣布两广独立,但因李鸿章首鼠两端,合作终告失败。这件事已久为学界熟知,但孙中山谋求与另一位清廷要员——肃亲王善耆合作的事却鲜有人知。台湾学者丁中江在其所著《北洋军阀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一书中披露了此事。丁书中说,宣统年间,孙中山曾致函善耆,一方面劝善耆敦请清廷让权,返回东北立国。另一方面请善耆认清形势,加入革命党。  相似文献   

17.
张静江(1877~1950),名人杰,增澄,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的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巨富之一的张家。张静江故居的大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任为一等参赞,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赴欧途中,结识孙中山,向孙中山提供三万两白银作为反清革命经...  相似文献   

18.
摩尔 《文史月刊》2009,(9):65-6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朝政府奔走呼号。但他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利用军阀与清廷作斗争。后来虽然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共和,但由于军阀的部队不听调遣,共和政权还是灭亡了。因而,孙中山很想建立自己的军队。  相似文献   

19.
正自孙中山先生、黄克强先生两个革命领导者,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织革命同盟会以后,孙先生号召国外华侨及留学生反对康梁保皇运动,赞助革命。黄先生团结国内革命党派,同时将东京同盟会内的陆军学生另成一严密的军事组织,称为丈夫团,相约回国后加入新军,作为革命先锋队。当1911年3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之后,全国爱国人士都极悲愤,是年10月遂有武昌新军起义,与清廷南下大军,在阳夏关鏖战甚烈。斯时各省加入新军  相似文献   

20.
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脏会议。列强拿中国的主权作交易,议决日本继承德国在我山东的一切权利。消息传至北京,群情激愤,由此掀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近代历史也从此展开新篇章。在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力挫日本代表,与美、英、法三国首脑进行抗辩等种种往事,值得回顾。1918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月1日,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启程赴欧,行前命驻美公使顾维钧迅赴巴黎。同时电告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法公使胡维德、驻德兼驻丹麦公使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