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俊文 《神州》2014,(9):282-2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也面临着重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之中,对城乡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有效贯彻,从而取得了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突破性创新,目前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主要呈现出多个方面的积极发展趋向。对这些发展趋向加以分析和掌握,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对于城乡一体化问题国外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有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早期城市学家对城乡趋向一体化的建设性见解以及关于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科学地预测了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实现的必然性,而其他西方学者主要强调城乡一体或城乡融合实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论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曾菊新  祝影 《人文地理》2002,17(4):6-11
本文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指出城市化应是城乡关联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城乡文化的整合。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对城乡关联发展研究的理论动态作了详细的评析,并指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城乡网络化关联发展研究。城乡关联发展是城市化不可回避的发展态势,这为城乡之间的文化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城乡文化整合是城市化在城乡关联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共享文明的根本目标。本文还对城乡文化和城乡文化整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姜作培 《攀登》2003,22(6):41-46
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包括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等科学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辩证分析、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若干矛盾关系,方能顺利、健康地实现这一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的理念为依托,横向思考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理想生活诉求层面的异同,着力探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原理及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指出经济空间互动、生活空间延展、社会文化空间更新、城乡交通空间链接及田园生态景观空间表征是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不同阶段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基本原理,故农业生产空间规划、农村社区居住空间规划、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农村社区交通空间规划、农田与绿地空间规划构成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的确立必将对城乡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乡融合系统被认为是全新认识和理解现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为深入理解城乡融合发展的复杂过程机理及其组织规律,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对城乡融合系统进行了理论阐释、结构解析及运行机制分析。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城乡融合系统设计基本思想,对城乡融合系统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在可持续性科学的整体框架下,对城乡融合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解析;最后,以“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设计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并对城乡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及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初步构建了基于城乡融合系统的城乡关系分析理论框架,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展现有城乡地域系统理论,对城乡融合理论发展和新时代城乡融合的有序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文化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兰勇  陈忠祥 《人文地理》2006,21(6):45-48,39
早期的城乡隔离制度造成了我国现存的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必须进行城乡文化整合。本文就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城乡文化整合的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各因子对城乡文化整合进度的影响强弱排序;并且提出了通过加强小城镇的建设来推进我国的城乡文化整合,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大小城镇文化教育及科技投入。第二,立足提高小城镇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加文化整合的底蕴。第三,建立城市帮扶小城镇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文化的扩容和普及。第四,拓宽融资渠道,建设小城镇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孙延永 《攀登》2005,24(12):114-116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统筹海西州城乡协调发展进而构建和谐海西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晓宇 《沧桑》2010,(5):62-63
城乡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由于投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城乡生态建设的非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形成城乡环境公正的制度保障,建立生态村镇建设的物质基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城乡一体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进程与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家友 《攀登》2003,22(4):54-57
我国工业化初期的所谓“城乡协调发展”,实际上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状态下对工农业发展速度  的暂时性调整 ,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 ,城乡协调发展已到了最佳时期。城乡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 :解除束缚农民的枷锁 ;打通城乡壁垒 ;保护农业发展 ;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乡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苏俏云 《人文地理》2002,17(2):78-81
21世纪,知识、技术的竞相发展,使社会范式发生转变,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社会中,封闭、地区性社会向开放、全球性社会递进,城乡间公平享受社会公共资源。城市与乡村加速发展,城乡关系由传统的对立、两极化向新的协调、一体化发展,市场型城乡关系形成。本文在分析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关系是城乡关系的主体,城乡社会关系趋于复杂化,城乡生态环境日益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城乡政治关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夏安桃  许学强  薛德升 《人文地理》2003,18(5):56-60,33
通过长期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起源出发,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综述,探究这些研究的贡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试图通过这项工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及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乡村社区可持续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出现,乡村地区成为可持续性转型研究的新焦点。乡村社区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历程,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可以划分为起步、拓展和逐步深化三大阶段。可持续性、脆弱性、韧性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演变的不同研究主题,是当前城乡发展研究的三大热点议题。乡村发展多功能、多维度、多主体等趋势下,乡村社区可持续性包含社区生态、社区产业、社区空间、社区规划、社区治理等多维度实施路径。未来的乡村社区可持续性研究,要重视多维度综合的乡村社区可持续性评定、乡村社区风险识别与监测、乡村社区可持续性转型、乡村社区生活质量与乡村吸引力提升和现代化治理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实现中国乡村社区可持续性,应综合考虑较优越的政治背景、较大的地域环境差异等基本特征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指数,对中国2000-2008年31个省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整体变化及在大区上的空间差异进行了评价和原因探讨。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城乡增长率差异系数的降低,说明我国近些年的支农惠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发展逐步协调,而中部和东北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下降。东部城市和农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而西部是较低水平上的协调。东北地区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中部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度目前是最低的,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省区间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早已存在,但目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大都是从全国的角度出发,从省区的角度进行的定量对比研究很少。而现实中省区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对于我们进行具体的成因分析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城乡居民收入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利用1978- 2000年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变化两个方面对省区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东向西逐渐扩大的空间布局以及时间序列变化上的不同步性,同时,还对形成这种空间不平衡和时间变化不同步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的成因分析及城乡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杨山  陈升 《人文地理》2011,26(6):77-82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乡系统耦合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不断变化,测度城乡系统耦合(以耦合度表示)旨在揭示不同时期城乡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调控城乡互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无锡市为案例,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测度模型,对无锡市1979至2008年8个时期的城乡系统耦合程度进行测度,并分析耦合度变化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度变化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呈现拉平"S"型。在1990s初期以前耦合度较低,反映城乡系统较为独立发展;1990s初期以后耦合度快速提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进入21世纪耦合度缓慢上升趋于停滞,城市系统在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系统发展趋缓并呈下降趋势。伴随乡村系统发展速度的下降,城乡系统潜伏着二者不协调的危机,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以促进城乡系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评价教育、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省辖市的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区域分异明显;②不同类型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城乡差距各不相同,基础教育服务城乡差距明显,医疗卫生服务乡村远落后于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基础设施服务城乡差距位居中等;③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城乡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服务领域发展水平差距是影响多数省辖市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国内旅游一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拉动内需、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国内旅游消费意义重大。本文依据2001-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的路径:提高城乡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合理制定景区门票价格、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消费引导。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江苏省样本地市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权重,构造重要性与满意度矩阵等方法,本文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体服务、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北地区的城乡差异较大,苏中和苏南地区较小;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好于农村;城市与农村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尤其表现在文体服务与公共服务设施上;多数地市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度偏低。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