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倡议和主持下,44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但美国认为,仅此尚有所不足,各国还应在国际贸易领域寻求合作途径,达成相应协议。为此,美国相继提出了一系列计划和建议,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促...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对外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和政治演进受到对外关系的极大制约,晚清以降的历届中国政府无不在对外政策上煞费周章。因此,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分析与探讨颇具重要性。本文重点考察南京政府建立初期的对外政策,对其渊源、表现、得失及影响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3.
一、从美国参议院《意识形态与外交事务》报告谈起 在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政府对外政策的诸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宗教文化的、传统的、经验的、公众情绪、意识形态等及国际政治、经济各种因素之中,经济的动因无疑往往是最基本的因素。但意识形态因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自开国以来就一向重视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欧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关系为切入点,概括性地阐述遗产诠释行动的意义,并由此论述欧洲共同体和UNESCO在遗产保护与管理层面的内在联系。遗产管理规划作为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应用受到遗产诠释的影响。反之亦然,虽然欧洲遗产诠释是一项自下而上的活动,但仍需要从UNESCO和欧盟两级加以考虑,以保证地方社区在这两个层面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杨绪 《史学集刊》2012,(3):123-128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该报告将石油利益确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将大西洋宪章的"机会均等"原则运用于战后美国对外石油资源的争夺中;提出了美国对外石油供应的"半球"石油政策,即"东半球"的石油主要由中东地区供应,"西半球"的石油由美洲地区供应。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目标是攫取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保护美国国内的石油资源储备。考察《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过程,揭示美国战后对外石油政策的本质,有益于全面认识美国构建战后石油安全战略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王慧英 《世界历史》2006,6(2):12-20
内容自20世纪20年代起,农产品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二战后初期,这一问题危及美国的农业安全。为处理剩余粮食,美国制定了《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即480公法,以无偿与有偿援助等方式对外提供粮食,从而开启了制度化的对外粮食援助计划。50年代末,美国将该计划命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以突出利用粮食援助拉拢第三世界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功能。处理剩余农产品和为冷战遏制战略服务,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的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7.
林晓光 《百年潮》2003,(11):72-77
苏联对外政策的决策一直是严格保密的。苏联党、政、军、警各自在其中占有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维持何种关系,尤其是苏共中央国际部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更加鲜为人知。有的学者认为:苏共中央国际部掌握着苏联对外政策的决定权,外交部只是执行决定的行政机构。也有的学者认为:苏联外交部在对外事务中具有特殊地位,直接向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还有的学者在访问了前苏联外交官以后认为:苏共中央国际部与政府系统的外交部既有权力竞争,也有互相合作,是一种“竞合关系”。随着俄罗斯政府逐步公开前苏联的秘密档案,研究者才逐  相似文献   

8.
“新的政治思维”一词最早是由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1月15日关于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中提出来的。并在27大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尔后,戈尔巴乔夫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又接连不断地提到新思维。1987年11月,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轰动国际社会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新思维的内容也不断拓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但最初,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对外政策领域。  相似文献   

9.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传统,其内部蕴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并在二战结束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中突出地表现出来,预示着美国在华政策失败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沈坚 《史学集刊》2002,(2):59-64
诺曼人是在11、12世纪南意列强争峙、奔突交锋的逐鹿场上,凭借其冒险性、意志力和机巧善变的权谋而勃然兴起的,然而到头来其政权也同样是在这纷繁迷离的外交风云中悄然失却的。诚可谓,兴也外交,衰也外交。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陈尚胜明成祖的对外政策,虽然人们在研究郑和下西洋问题时每有论及,但却缺乏全面的考察。人们比较注目于明成祖对于东南亚以及西洋地区的政策,而对明成祖对外政策的研究又完全局限于对郑和下西洋的有限内容进行求索,因而近时学术界不少学者都将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遗产》2008,(4):111-111
美国恢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信托基金,以继续支持2008年和200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法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权变革与对外政策走向李阁楠1993年8月9日,以日本新党领袖细川为首相的八党派联合政权启航,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历史宣告结束,战后日本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政权变革将对日本外交政策产生什么影响,未来日本对外政策的走向如何,这是人们所...  相似文献   

14.
晚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与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近代国际关系秩序观以武力为背景进入中国以后逐渐挤压着支撑中国传统对外体制的中华世界观.其直接后果是造成诸条约国对清朝直属领地以及属邦之主权的侵蚀.清政府的对策是藉现有传统制度并西方国际法来竭力维护上述权益.本论文所指出的中外外模式即是在上述背景下清政府所推出的一个既包括中国传统对外体制元素,又涵盖近代国际法条例的新对外体制.清政府于19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朝鲜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便是上述中外外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明朝代元而立,庞大的封建帝国,从十几年战乱后苏醒过来,神采奕奕地傲视着四周世界。如果我们将明代历史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应当剖析这种整体文化现象的各个层面。分析明初对外方针政策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方面去探讨明初的对外政策,将会对明初对外政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然而,对此至今尚鲜有人加以论述,本文试图以自己粗浅的看法,见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17.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政府对教科文组织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要求教科文组织为联合国的干涉行动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政策遭到了该组织的部分抵制,美国官员降低了参与该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内反共事态的发展加剧了政府对教科文组织的怀疑,进一步削弱了该组织在美国国内的合法性。政府与公众对组织态度的变化为日后双方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着重探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其某些特征。这一研究的结果不仅有助于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全貌,并将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广州国民政府(1925.7-1926.12)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较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虽然仅仅存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史学界关于民国史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少,但关于广州国民政府方面研究的文章、论著则不多。下面笔者拟就广州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作简要论述。一、外交方针上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广州国民政府的对外方针是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依据孙中山遗嘱制定的。广州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遗嘱与国民党“一大”制定的对外政策,把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外交政策的总方针。在如何对待帝国主…  相似文献   

20.
李政 《世界历史》2007,19(2):37-46
赫梯国王是在与近东各国的统治者们的抗争中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使他们的国家建立、发展和强大起来的。赫梯国王针对复杂和多变的地区形势,审时度势,采取了积极主动和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无论是对同等国家的政策还是对附属国的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表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和倾斜性,这也正是赫梯国王对外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