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此消彼长,是20世纪伊朗历史的突出现象。巴列维时代世俗政治的膨胀无疑是伊朗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霍梅尼时代现代宗教政治的滥觞则是巴列维时代世俗政治日趋膨胀的逻辑结果。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矛盾运动,即巴列维时代什叶派传统宗教势力的衰落、世俗政治的强化与霍梅尼时代现代宗教政治的广泛发展以及后霍梅尼时代非伊斯兰化的初步政治倾向,构成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模式。巴列维王朝的覆灭,为伊朗现代政治模式的走向成熟和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开辟了道路。所谓的“头巾取代王冠“,标志着伊朗的政治现代化进入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城市边缘群体与伊朗伊斯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巴列维国王发动白色革命,自上而下地推行一揽子经济改革计划,包括土地改革、工业化、扫盲、扩大世俗教育、限制宗教势力等。此后的伊朗,在石油繁荣的带动下,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迅猛推进导致伊朗阶级结构嬗变。一方面,两大传统精英阶层乌里玛和巴扎商人的中心地位丧失而渐趋边缘化;另一方面,两大新生阶层即城市新移民和现代知识分子由于政治排斥而被边缘化。传统精英阶层因为利益受损对现实不满,新生阶层则受制度排斥而反对政府。随着伊朗政治生态的恶化,四大阶层走向联合,最终推翻了巴列维王朝。  相似文献   

3.
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巴列维王朝推进社会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妇女问题仍未获妥善解决。本文主要从教育、就业和参政权三个方面对巴列维王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革命有两支主力军,一支是以霍梅尼为核心的宗教势力,另一支是伊朗左翼知识分子和它领导的左翼运动.如果说,1953年的"8·19"政变导致知识分子的不满和愤怒主要限于国王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无耻依赖,出卖国家尊严的卖国行径,从而使知识分子开始放弃对巴列维王朝的忠诚的话,那么,1963年的"库姆事件"对知识分子造成的影响是使大批知识分子对国家的疏离感进一步加深,特别是青年学生进一步向"左"转,进一步激进化,进一步强化对巴列维王朝敌对情绪,加速他们走上武装反抗巴列维王朝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爆发和伊朗神权共和体制的确立,巴列维王朝在伊朗的统治被永久的终结,其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白色革命"似乎也作为一种不成功的探索模式而被历史封印了。但是,笔者认为,巴列维伊朗的"白色革命"还是成就斐然的,尽管土地改革是核心内容,但它还是所涉及了政治、医疗、卫生、教育等诸多的领域,从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伊朗向现代化的转型。然而,由于国王自身的好大喜功及其改革的主观目的满足是维护王权专制统治和地区争霸的需要,也未能很好的协调与传统文化尤其是伊斯兰宗教界的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色革命"还是以失败告终。深刻反思和借鉴这种昔日的现代化模式,如何选择一条真正适合当代伊朗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仍然是当今伊朗决策者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覆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难解之谜1 978年元旦 ,正在德黑兰访问的美国总统卡特称赞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动荡的中东地区创建了一个“稳定之岛”①。可卡特刚离开伊朗 ,这个“稳定之岛”立即陷入伊斯兰革命的狂潮之中。翌年二三月间 ,不但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王冠落地 ,而且巴列维王朝也寿终正寝 ,在伊朗延续了 2 50 0多年的君主制的历史随之终结。伊朗伊斯兰革命震惊世界 ,部分原因在于仅用口号和传单武装起来的反对派竟然在短期内推翻了拥有强大国家机器和颇多国内外有利条件的统治者 ,埋葬了巴列维王朝。在国王手中 ,有 4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 …  相似文献   

7.
论伊朗现代化的失误及其原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伊朗现代化的失误及其原因钱乘旦我对伊朗历史知之甚少,最近因做现代化研究,接触了一些伊朗历史,结果感触很深。伊朗在二战后制定了雄伟的现代化方案,曾取得惊人的成就。但倾刻之间,整个现代化计划与巴列维王朝都覆灭了,伊朗提供了现代化不成功的最典型例子。伊朗...  相似文献   

8.
《炎黄春秋》2009,(1):88-88
学界新论 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改革、战争与革命 金雁 伊朗巴列维国王改革失败的教训 雷颐  相似文献   

9.
一、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与影响 伊朗在1935年前被西方称为“波斯”。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9世纪,伊朗的地理区域南抵幼发拉底河,北靠高加索山脉,东北直达阿姆河,西南靠近印度河流域。进入20世纪,伊朗包括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和伊斯兰共和国三个时期,可见,伊朗既指现实中的伊朗,也指历史上的伊朗。因此伊朗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既包括历史上的关系也包括现实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伊朗现代伊斯兰政治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伊斯兰革命后 ,以霍梅尼为首的激进派教士集团在伊朗建立了奇特的伊斯兰神权共和制 ,它迥异于现代的东西方政治制度。伊朗现代伊斯兰政治模式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既带有鲜明的传统主义特征 ,又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 ,它将似乎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政治价值取向———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奇异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在政治实践中 ,两者固有的矛盾不断发展 ,使得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步履蹒跚的伊朗再次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李向振 《民俗研究》2024,(2):16-29+157
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之初,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实践领域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读书人,既包括“士大夫性”读书人,也包括“庶民性”读书人。因此,洪武礼制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借此重塑国家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期获得读书人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此外,两宋时期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士绅阶层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势力,洪武礼制改革也可以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争夺权势的手段和策略。明初洪武礼制改革,开启了王朝国家走向民间社会的新局面,亦成为明中后期礼俗互动机制和礼教社会形成的政治渊薮。  相似文献   

12.
哈梅内伊的号召力、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武器”,都为他抗衡美国提供了条件从23岁起,哈梅内伊就追随他的精神导师、伊斯兰革命领导人霍梅尼,旗帜鲜明地同世俗君主政权作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哈梅内伊深得霍梅尼的信任。1979年1月,哈梅内伊被霍梅尼派往德黑兰,参与发动伊斯兰革命。1月16日,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革  相似文献   

13.
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广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们组织了地方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广东军政府。广东军政府在民国初年政治风云变幻和新旧势力急剧争斗的政坛上,奋斗了近21个月时间,为在广东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新秩  相似文献   

14.
(一)革命的社会根源及直接起因一八三○年七月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代表大地主贵族利益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在路易、菲立普时代,握住统治权的,并不是法国资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底一部份,银行家、交易所大王、铁路大王、煤矿铁矿森林底所有主、与他们相勾结的一部份的地主——即所谓金融贵族。」(注一)它「……是榨取法国国富的股份公司,它底股息,是分配于阁员、议院议员,二十四万选举人及其同党。「(注二)这个王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准备了一八四八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月王朝时期,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高涨:  相似文献   

15.
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伊朗现代化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革命摧毁了伊朗乡村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进而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 ,导致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抗争。伊斯兰革命作为多元结构的民主运动和宗教形式的政治革命 ,否定了伊朗传统的君主制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胜利 ,标志着伊朗现代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自上而下的经济运动与自下而上的政治运动两者之间的结合 ,是伊朗现代化模式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亚"天下"的范围、政权建构与族群凝聚的主要形态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来自域外势力的影响,近代以前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形成和演变基本是在传统王朝尤其是以中国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王朝主导下进行,在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上呈现区域内自然凝聚的状态。近代以后,兴起于西方的近现代民族国家理论传入东亚地区,在将东亚地区的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引向主权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了东亚"天下"格局的演变,东亚地区完成了由传统王朝政治格局向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亚“天下”的范围、政权建构与族群凝聚的主要形态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来自域外势力的影响,近代以前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形成和演变基本是在传统王朝尤其是以中国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王朝主导下进行,在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上呈现区域内自然凝聚的状态.近代以后,兴起于西方的近现代民族国家理论传入东亚地区,在将东亚地区的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引向主权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了东亚“天下”格局的演变,东亚地区完成了由传统王朝政治格局向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1889—1892年伊朗恺加王朝统治后期暴发了一次全国性的传染病疫情。这次疫情表现出输入型与本土型多种烈性疫病相互交替、叠加暴发的特点,造成了极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此次疫情全国性大流行是伊朗对外商贸及人员往来密切、恺加王朝治疫举措成效不显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及其生存环境恶劣、对瘟疫缺乏科学认知等多重因素的结果。疫情期间伊朗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这并非是历史的巧合,伊朗民族主义者将殖民者和宗教少数派污名为瘟疫传播者,进而为其发动抗议运动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契机。在抗议运动中不仅神职人员和世俗知识分子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高,而且伊朗社会也形成了反对恺加王朝和外国殖民势力的民族觉醒氛围,从而为1906年宪政革命的爆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何志龙 《世界历史》2007,(4):92-100
本文认为,巴列维时期伊朗与以色列结成“外围联盟”,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和激进阿拉伯国家的挑战。伊朗伊斯兰教革命后,尽管霍梅尼从意识形态出发强烈反对以色列,但因各自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两伊战争期间伊以仍然保持着秘密武器交易。随着冷战后苏联的解体和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被削弱,共同的敌人消失了,伊以为争夺在中东地缘政治中的优势地位展开了激烈竞争甚至对抗,伊朗以反对中东和平进程和支持阿拉伯激进组织来对付以色列;而以色列则竭力把伊朗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大力渲染伊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伊核计划对中东稳定及世界和平的威胁,以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关注、制裁,甚至军事打击,保持以色列在中东的强国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朝云 《史学月刊》2003,1(11):17-21
早商时期是商王朝势力开始迅速扩展的时期。早商政权的迅速扩张可以从商文化取代二里头文化及其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侵略得以展示。跟随二里头文化的推进步伐,早商文化迅速把势力扩张到湖北、江西北部和湖南北部,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拓展王朝势力和觊觎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使盘龙城商城得以在商王朝建立后迅速兴建。盘龙城商城可能就是商王朝把中国南方与中原早商核心地区连接起来的一个交通枢纽,是商王朝赐封诸侯的王国之都及军事据点。中商时期,由于商王室王位更迭引发了政治动乱,导致盘龙城商城这一地区中心聚落的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