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朐县豹子崮摩崖造像、石佛堂磐石造像、外头崮摩崖造像。分别代表了唐、宋、金三个时期的造像风格,这些造像对研究唐代及宋、金佛教造像艺术,宗教信仰题材等,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晓捷 《考古与文物》2012,(3):78-86,113,114,1
2008年我们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部的小坵镇和照金镇调查了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其中柳家湾摩崖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此前都有记载,其余4处为新发现。柳家湾摩崖造像和前咀子摩崖造像以前被认为是北朝时期的作品,此次根据发愿文及相关特征判断,认为柳家湾摩崖造像为唐代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为北宋造像。新发现的4处均为金代造像。另外还对这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方城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一处摩崖造像.从摩崖刻十二臂观音造像可知,这是河南除龙门石窟外仅见的一处唐代中晚期密宗摩崖造像,是研究密宗在中原的传播和密宗造像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宜君县秦家河摩崖造像共4龛。其中1、3、4号龛为佛教造像,2号龛为道教造像。1、2号龛造于西魏,3、4号龛造于唐代,是研究这一时期造像艺术和宗教信仰及民族融合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位于四川中江县苍山镇的大旺摩崖石刻造像,是一处重要的唐代摩崖造像。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对露出地面的20龛造像进行了编号、测绘,并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阳,唐代为绵州、巴西郡,隶剑南道,经济文化十分发达,至今绵阳境内尚存有丰富的唐代遗迹。其中,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当是佛教造象。这些造象计有16处,总计大小龛有上千龛,造像数千尊。有关这些造像,在色伽兰先生《中国西部考古记》一书和郑励佺、杨曾威先生《三台县千佛崖造像及赴岩之考察》一文中均有提及。1987年文物普查,我们查勘了这些造像,现将资料整理出来,并对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9年6、7月,考古工作者对陕西宜君县东部的雷塬乡沟门、官地坪、苜蓿沟,西村乡咀头以及城关镇牛家庄、后桥等6处石窟和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可知,沟门、咀头、苜蓿沟及牛家庄4处石窟及摩崖造像为北朝时期,官地坪摩崖造像属于唐代,后桥石窟为宋代石窟.宜君东部的这6处石窟和摩崖造像为研究北朝至唐宋时期关中北部的民族融合、佛教及道教信仰、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桂林处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国内地通往南海的主要交通道口.这里,早在隋代就建有佛寺,唐代的佛事活动已很兴盛,直至宋代,仍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佛教中心.在桂林西山、骝马山、伏波山、叠彩山等地,镌刻了大量的摩崖造像.据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测绘和1988年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的再次复查,得知现存造像160多龛近600尊,并有造像题记10余处、灯龛30余处.这些摩崖造像的风格与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不同,代表了中国岭南的石窟艺术,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加强对桂林摩崖造像的调查研究,将会填补中国佛教史和石窟艺术在岭南地区的空白,对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吴美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191+193
涞滩摩崖造像的产生,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用的结果。宋代思想文化的繁荣,要求禅宗有宏扬教义的平台;与其他宗教和佛教其他宗派竞争信众,禅宗需要塑造自己的神祗;而禅宗思想内涵和传导方式的不断发展,为涞滩禅宗摩崖造像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麟游县是该省佛教石窟造像地点相对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隋唐皇室夏宫九成宫周围.分布着一些唐代的石窟造像。以慈善寺石窟与麟溪桥摩崖造像为代表。是我们分析唐代长安佛教造像样式的重要参考资料。慈善寺石窟包括3所大窟与10个造像龛。麟溪桥则有18个造  相似文献   

11.
江南石窟通天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赣州城的西北郊,距城区约12公里,是著名的通天岩风景区,这里发育着较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内岩深谷邃,古木参天,丹崖绝壁,石穴玲珑,因“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名为通天岩,自唐代末年以来,这里便被开创为石窟寺,历时千余年,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通天岩现存有唐宋时期的窟龛315处,共计造像359躯,造像主要分布于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和翠微岩四处。 通天岩现存的摩崖造像,可划分为四组,一是位于通天岩与翠微岩相交接处的8尊菩萨造像,这8尊造像开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其中两…  相似文献   

12.
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共发现11尊造像,通过比较造像特征,确认其中10尊佛教造像具有显著的吐蕃佛教造像风格。这些造像既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罕见的内容题材,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吐蕃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艺术传承及思想传播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又推动了唐代汉藏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巴中水宁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县县城东37公里的清江、斯连、花溪三乡交界处。这里古为巴蜀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现为达县、平昌到巴中及巴中到通江的交通要道。著名的唐代巴中南龛造像即位于巴中县城内。一、水宁寺造像概况水宁寺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清江乡水宁河两岸的始宁山和龙骨山麓,依山崖开龛,龛外形多为方形,内凿成圆拱形。现存二十七龛,造像三百余身。保存较好的唐代造像  相似文献   

14.
上文村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盂县上文村南2.5公里的石佛山近山顶处。现存唐高宗时期摩崖造像13组24龛,以及题记十品。造像以单体佛造像为主。应当属于净土宗信仰的遗迹。该摩崖造像虽规模不大,但题记较多,特别是有明确纪年,非常珍贵,对唐代早期佛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西北斑鸠店镇的六工山西峰南麓,是唐代古弥陀院所在,山脚至今还有建福寺遗址。值得注意的是此地附近有相当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古代文化遗迹(图一)。如二洪顶与云翠山、翠屏山的北朝摩崖刻经,洪范池的隋代舍利石函与宋代造像,司里山的北朝至唐宋造像与刻经,六工古山的现存遗迹和东平湖畔的石刻,等等。使这个不大的区域内文化古迹密布,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以“石秀”名闻蜀中的安岳,有丰富的古代摩崖造像。卧佛院的唐代释迦涅槃像,堪称国宝;昆卢洞精美绝纶的北宋紫竹观音,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安岳石刻与邻近的大足石刻有密切联系,在艺术上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安岳石刻造像的数量与始造年代,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安岳石刻的造像数量问题安岳石刻,确切地说,应是安岳摩崖造像,从广义上讲,它还应当包括圆雕造像、岩墓雕刻及其它石雕品。  相似文献   

17.
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是成都市境内唐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最丰富的县,其境内沿长秋山分布着数十处古代摩崖造像,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准备与北京大学博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县境内的佛教摩崖石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利于当地物部门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促进我省乃至全国佛教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研究,促进中外化交流。因此,2002年1月,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蒲江县管所联合先期对该县境内的摩崖石刻造像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实施"四川散见唐宋佛道龛窟总录考古调查", 2017年至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四川剑阁县境内小型道教造像群进行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5处隋唐时期小型道教摩崖造像,开凿时代基本早于鹤鸣山道教摩崖造像,为研究川北地区隋唐时期道教历史、文化、造像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除了唐代前后的佛教造像外,有少数为道教与世俗内容者,其雕造时代与佛教遗像有别。本文所要提出讨论的是摩崖中三尊最大的石刻造像。 这三尊大型大刻,曾有数文进行过论证,但由于考察方法不同,对其内容尚未统一认识。《文物》一九八一年第七期《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只是笼统地将其与周围佛教造像混为一淡;同期发表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年代考察》一文,俞伟超、信力祥同志根据《东海庙碑》认为是道教造像;步连生同志在《文物》第九期《孔望山东汉摩崖佛教造像初探》中又认为是佛教造像;同期上,李洪甫问志在《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题材的考订》中,则论为世俗内容,并进而考证为“西王母”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良 《四川文物》2001,(4):49-55
四川佛教艺术发展的兴盛时期是中晚唐、五代、两宋时代.早期四川石窟、摩崖造像受北方、中原影响很大,密教的传入,密宗的流行为四川石窟造像注入了新的活力.晚唐以后,四川石窟、摩崖造像以民族化、世俗化、地方化的特色,自成一体,弥足了很多密宗造像题材,是中国石窟、摩崖造像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