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总统萨科齐是一位性格复杂的人物,国人对这位法国人没有多少好感。对于这位总统的政治、外交举措,这里暂且不做评价。我所感慨和思索的,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平凡小事:2008  相似文献   

2.
汉晋胡俑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出土胡俑综述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南方出土了大批汉晋时期的胡俑.这些胡俑有铜质,陶质和瓷质的.汉代胡俑主要出土于广西、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三国西晋胡俑则在浙江、江苏两省出土较多,并以浙江东北部最为密集.现依时代早晚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之旅     
<正>50年前,我小时候就生活在俄罗斯风情浓郁的哈尔滨,住在俄侨居住集中的秋林公司附近,我家院里就住着一位慈祥的俄罗斯老奶奶,非常喜欢我们这些中国小孩子,而这一时候恰是中苏蜜月年代,耳濡目染,使我对苏联产生兴趣,幻想有一天能去苏联,亲眼目睹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相似文献   

4.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是电脑界的一位奇才,是“人机交互”领域里的大师,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在人机交互方面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而这位“鼠标之父”却仍默默无闻。恩格尔巴特在PC方面的贡献卓越,全世界每天有上亿的人在使用他发明的鼠标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21,(4)
正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早年曾留学苏联,当时使用的名字为王松。笔者在研究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的档案时发现,20世纪20年代留苏人员中还有另一位中国人王勋,当年使用的名字也是王松,且两个"王松"日后竟产生过"交集",成为空中对手。  相似文献   

6.
雒长安  杨天民 《文博》2006,(1):76-77
仵德厚,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雒仵村的一位普通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食其力,在关中农村象这样的人家,是再普通不过的了。2004年春季,香港一家大型媒体报道了仵德厚这位平凡老人不平凡的人生之后,海内外的中国人才发现了嵯峨山下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发现了这位值得全民族尊敬的抗日英雄。仵德厚在卢沟桥事变时任30师  相似文献   

7.
到海参崴去     
在向我们开放的世界里,俄罗斯占据着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中年以上的人甚至对苏联怀着一种梦幻般的感情。我常发现很多中老年知识分子至今最喜欢的还是苏联歌曲,每当唱起那雄浑悠扬的曲调,他们会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美好和充满理想的年华。前不久上海爱乐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演唱苏联歌曲,不少人动情地流下眼泪,那感情是真切而复杂的。很多人有礼貌又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西门宗华的一生,不能算作传奇的一生,但却是不平凡的一生。父亲是现代中国第一位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学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以撰写有关文章和著作而闻名于知识界和学术界。他辛勤笔耕,硕果累累;后半生却历尽坎坷,饱受磨难。但面对多舛的命运,他没有沉沦,心中  相似文献   

9.
江春泽 《炎黄春秋》2002,(12):16-21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我先后被借调到中央所属的几个单位去临时工作。那正是我们党和国家风云变化、历史大转折的时期。我有幸在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与走上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见识到一些不平凡的人和经历过一些不平常的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1969年3月16日,同仁医院内科病区一间极为普通的病房里,静静地躺着一位50余岁奄奄一息、已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这位病人就是曾以她卓越的表演才能,令30年代上海影剧界为之一震,并在后来活跃于我国电影和话剧界,特别是以其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  相似文献   

11.
从娃娃抓起     
苏济民 《旅游纵览》2008,(10):54-54
<正>每年酷夏,都会有许多俄罗斯的朋友到旅游胜地北戴河消夏避暑。在北戴河中海滩浴场,我看到一位俄罗斯妇女,正在教孩子学游泳。她一会儿把孩子轻轻地放到海水里,一会儿又慢慢地把孩子举起来,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我被这位母亲培养孩子不畏艰险、不怕风浪、勇敢坚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于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7,(5)
苏联托尔斯泰博物馆成立于1920年,现在收藏有十六万五千页手稿,五十万页信札、回忆录和其他有关这位俄罗斯伟大作家生活与著作的文件  相似文献   

13.
"地铁里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再读书,而且还出现了站着的老人,皮丘什金怎会不出现呢?"——一位俄罗斯网友的留言  相似文献   

14.
深切怀念我的老师苏秉琦先生杨富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季刊编辑部)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一位不平凡的长者——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悄然离开人世,长眠于九泉之下。我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怀念着这位88岁的老人——我敬爱的老师。苏老是一位十分...  相似文献   

15.
孙立众 《百年潮》2014,(4):74-74
正20世纪20年代,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安排下,中国有许多革命者到苏联学习和工作。在他们的回忆文章中常出现对自己或苏联教官、其他领导的职务标志误以为军衔的现象。一位老同志回忆1925年到莫斯科后:"苏联一位少校"来接他们并送他们到基辅,在基辅军校"我的军衔是少尉","工程兵科的总顾问西蒙诺夫上将……工程兵科的主任教官加耶夫斯基中将",他们的教官德国人施拉木"已是苏联上校军官","1928年春,苏联红  相似文献   

16.
苏联成立后,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具有非本土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本土多、俄罗斯族女性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男性多、族际婚姻的稳固性程度不高、混合家庭的后代一般选择俄罗斯族为其族属等主要特点。俄罗斯人的族际婚姻不仅扩大了俄罗斯民族语言和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曲哀婉的爱情颂歌《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形象何茂正,王冰冰获诺尔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肖洛堆夫,其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所创造的世界声誉,超过了苏联时期其它文学大师的任何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长期吸引着俄罗斯和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三省,但来源各有不同。黑龙江中上游的俄罗斯族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自然灾害时期嫁给中国沿江农民的俄罗斯女性留下的混血后代,二是中东铁路事件后回国的在苏华工带回的俄罗斯配偶及混血后代。同时,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俄罗斯族,其俄罗斯血缘主要来自于女性祖先。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与布哈林鲜为人知的友谊张达明1993年3月28日,是苏联文学奠基人高尔基诞辰125周年。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一些人对高尔基颇多非议,但俄罗斯报刊在这个日子前后还是发表了不少纪念文章。其中虽有对高尔基贬抑之词,但持论较为公正者更多。一位作家说:“高尔...  相似文献   

20.
正扎米亚京(1884—1937年)是驰骋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坛的著名作家、反乌托邦小说的奠基人。他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驾驭语言的杰出才能,被誉为"俄罗斯苏维埃文学的一代宗师"和"语言艺术大师"。但在20年代苏联那个独特的历史转型时期,以及文学界复杂混乱的环境中,他的文学创作为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所不容,因而动辄得咎,经常遭到攻击、非难和贬斥。最后,扎米亚京在舆论和组织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离开苏联,侨居异国,客死他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